劉山玉
摘 要:創新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將其應用于體育產業,可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在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融合的大環境下,探討數字經濟對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分析其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助于更好地探索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數字經濟;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G812.7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003-5168(2022)5-0136-04
DOI:10.19968/j.cnki.hnkj.1003-5168.2022.05.031
The Practice Path of Digital Economy Dri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LIU Shanyu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Xinzheng 451100,China)
Abstract: Innovation i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sports industry can provide new impetu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s industry.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econom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role of digital economy i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ill help us explore the new pat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better.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sports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0 引言
2021年8月9日,國務院頒布《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凸顯了我國對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視,同時也是我國經濟增長由量向質轉化的具體體現。2021年9月,中國數字體育發展高峰論壇成功召開,給我國未來階段體育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重點提出了體育產業發展中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助力體育產業線上賽事活動以及體育場館智慧化建設,通過體育發展數字化轉型實現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等內容。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我國傳統的體育產業發展方式受到沖擊,數字經濟正在通過改變體育產業發展運營形式,以產業數字化推動體育產業創新發展。
當前,我國處于體育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前期階段,數字經濟融合于體育產業發展形勢逐漸明朗。國內相關學者目前對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發展研究范圍相對全面,觀點也頗為創新,在此基礎上探討并研究數字經濟驅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通過宏觀、中觀及微觀三個層面分析其實現的邏輯機理,以便更加全面地對數字經濟驅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體現、發展困境及實踐路徑等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
1 邏輯機理
從宏觀層面來看,數字經濟增加了體育產業生產要素的投入及優化資源配置,其邏輯機理來源于索洛經濟增長模型,即在產能恒定的情況下,產業要素投入的增加和資源配置的優化均可促進經濟增長。數字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產業形態,數據可作為其核心要素,數據的發展延伸更多的技術經濟特征。就體育產業而言,通過對體育產業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分類、整合、應用,實現體育產業的數字化賦能要素供給及體育資源配置的優化。
從微觀層面來看,數字經濟轉變了傳統的價格傳遞機制,為體育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驅動力。首先是數字經濟有助于幫助體育企業實現規模經濟。數字經濟轉變了傳統經濟環境下獨角獸企業的壟斷特性,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實現產業競爭提供幫助。在數字經濟環境下,非對稱成本分攤更加明顯,例如一些數字技術產品依托于信息技術的便捷分享能力,可在原成本不變的情況下實現規模經濟的顯著增長,通過邊際成本的不斷降低實現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數字經濟可幫助企業在線上發展中實現更加科學的供需匹配,將節省下來的資源投入到衍生業務中,形成產品服務創新和營銷創新,便于體育企業更加充分地利用大數據優勢發展范圍經濟。
2 作用體現
2.1 有助于體育產業資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在數字經濟背景下,企業競爭更加注重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即質量型發展,具有資源投入少、資源配置高、環境污染小等特點。全要素生產驅動是提升體育產業資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可調整體育產業結構,增加體育產業供給。
2.2 有助于體育產業結構優化
我國傳統體育產業覆蓋面較窄,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在與區域結構、城鄉結構發展的過程中缺乏協同性。借助數字經濟發展優勢,能有效提升體育產業與二者的協同效應,實現質量效益共同增長。
2.3 有助于體育產業可持續性發展
從傳統的總量發展向可持續的綠色發展過渡,在產業結構和消費體系上進行轉變和優化,同樣離不開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現代化的體育賽事舉辦、體育場館建設均遵循綠色環保理念,通過“體育+”充分釋放產業活力,促進體育產業持續性發展[1]。
2.4 為體育產業創新發展提供驅動
在疫情防控與產業發展的復雜背景下,企業要想得到發展,必須重視創新能力。體育產業的創新發展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拓展體育產業范圍,創新體育產業服務,通過新材料、新技術的投入實現生產效率的整體提升。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配套政策薄弱,數字經濟與體育產業的融合度不足
數字經濟對產業發展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國家也在相關政策上鼓勵數字經濟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具體的“數字經濟+體育”的配套政策上仍然是較為薄弱的,主要表現在政策意見和規章制度層面對體育產業新業態的監管不夠全面,知識產權保護存在較大的完善空間。在實踐中主要表現在涉體育網絡詐騙犯罪多發、泛體育產業發展問題多、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足等。除此之外,由于數字經濟與體育產業的融合度不足,在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還面臨著體育信息與資源共享、體育成果保護與開發、體育產業數據保護與消費者隱私保護等問題。
3.2 服務能力單一,數字信息資源整合與利用效率低下
隨著我國體育產業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愈加明顯,但是在數字化平臺建設過程中,數字信息在服務能力上發揮的作用較弱,特別是對資源和技術的整合能力不足,導致整體利用效率不高。首先,“數字經濟+體育”整合服務平臺缺失,無法便捷有效地辦理相關服務;其次,涉體育的數字信息資源整合能力不足,數字信息在體育產業中的應用與其特點密切關聯,二者只有協同才能實現整合的深度發展,但是目前數字信息在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并未發揮其專業優勢;最后,體育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對數字信息的利用率不足,雖然我國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層面積累了相當豐富的技術底蘊,但是在涉及體育產業的發展過程中的應用明顯不足。
3.3 技術資源投入不足,體育產業數字發展能力偏低
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必須重視體育企業之間以及體育產業與數字技術的協同發展,但是目前來看,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在技術資源層面的投入是不足的,數字化產業發展也并沒有達到預期,體育企業之間、體育產業與技術資源之間的協同性發展不足。首先,體育數據價值的開發和挖掘不充分,大數據技術目前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各行各業都依托大數據技術構建了相對完善的標準化平臺,但是體育產業由于對大數據的應用不足,導致體育資源價值無法得到有效發揮,數據壁壘短期內難以破除[2]。其次,區域間體育產業數字技術發展不均衡。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區域的技術水平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沿海地區的技術水平較高,體育產業數字化信息水平要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整體推動受區域因素影響較為困難。最后,體育產業數據規范統一程度較低,如上文所述,區域間技術資源的投入差異導致不同地區的數字信息化建設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映射到體育產業發展層面普遍存在經營成本高、創業融資困難、創新能力不足等現象較為嚴重。
3.4 體育企業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供給與體育需求脫節
體育產業創新型人才的不足、學校培育與體育需求的脫節是抑制當前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首先,體育產業方面的科技創新人才總體不足,導致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驅動能力較低。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迅速,急需一大批體育產業創新型、實用型和復合型人才,但是前期相關人才的培育力度有限,導致目前人才供應緊張。受當前特殊經濟環境影響,部分體育產業人才難以穩定發展,傳統體育人才難以滿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種種因素導致體育產業的持續數字化發展受挫。其次,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傳統的體育人才培育亟須變革。目前我國部分院校對體育人才的培育難以學以致用,整體培養方案與當前體育產業需求存在脫節現象,導致體育產業數字化人才應用能力較弱。在數字經濟背景下,行業集成度越來越高,體育產業發展也面臨著大企業壟斷的問題,優秀人才被獨角獸企業吸納,中小型企業越來越難以招聘到優秀的體育產業數字化人才。
4 實踐路徑
4.1 注重體育產業創新驅動,促進數字經濟與體育產業的深度融合
4.1.1 要堅持“數字經濟+體育”的創新理念,推動體育企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在體育新業態發展過程中,應做好政策保障工作,保障體育產業在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減少負面因素影響,規避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認識體育產業創新的含義,堅持體育需求的基礎上鼓勵體育企業創新發展,并做好完善的政策保障。
4.1.2 通過加大對體育技術層面的投入,助力創新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對傳統體育產業及其周邊進行升級,從體育產業的制造向智造有效轉變,充分挖掘體育產業的價值和潛力,以數字經濟推動體育產業在服務、信息以及效率上的有效提升,通過產業鏈的優化與再造,提振體育產業創新動力。
4.1.3 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體育+”發揮數字經濟的賦能優勢。可充分開發體育產業在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場景,將數字技術嵌入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過程,讓人們更多地感受到現代化體育產業的魅力,助推其高質量發展。
4.2 優化體育消費結構,推動政府引導效應
4.2.1 優化體育消費結構,推動體育產業供給側改革與需求側管理的動態平衡。消費結構的合理化是決定體育產業走向的重要因素,如何實現體育產業的技術、服務、管理與制度的創新是實現體育產業消費結構合理化的重要步驟。在互聯網背景下,從供給層面優化體育產業的改革應與需求層面的改革協同并進,以實現供給端和需求端的平衡發展。在現階段,面對國內外特殊環境,體育產業發展應以疫情防控為基本,結合國內經濟大循環的整體需求,以雙循環為基礎滿足需求結構升級要求,產業布局應凸出內需,通過體育消費結構的優化帶動體育產業健康發展。
4.2.2 構建數字政府,推動政府引導作用,著力從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互聯網時代,數字化作為政府治理的重要抓手,依托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通過放管服,依托大數據動態監管,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政府服務層面。在“數字經濟+體育”的產業新業態發展過程中,地方政府的工作職能應更多地轉向服務層面,通過數字政府建設,充分利用數字信息技術構建體育產業數字化標準平臺,鼓勵企業勇于拓展,敢于創新,充分利用平臺進行資源整合與優化。在體育產業的頂層設計上,通過金融服務、政策扶持、數據監管等形式保障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順利開展[3]。
4.3 強化數字人才建設,充分發揮數字經濟賦能效應
4.3.1 構建人才強體戰略,通過體育產業數字化人才建設優化產業結構。人才建設是數字經濟和產業發展的基礎,體育產業要想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得到有效發展,數字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必須得到有效保障。隨著體育產業數字化標準平臺建設的不斷深入,在相關內容人才的構建上可通過培訓及人才引進共同實施,通過優化人才培養環境,結合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探索現代化體育產業人才的引進策略,將更多數字化人才引入到體育產業中去。
4.3.2 加大資源投入,以智庫建設夯實體育產業發展新途徑。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想充分發揮數字經濟的賦能效應,必須重視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資源投入。除了要保障體育產業現代化數字人才建設以外,還要促進產業創新研發,努力推動研發成果的轉化,使其真正成為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引擎。除了加大資源投入以外,體育產業的智庫建設同樣重要。政府做好引導和服務作用,帶動信息科技企業、體育企業、文化企業、旅游企業等共同構建文體旅服務平臺,也可以與健康產業深度融合,構建體育健康智庫,引領體育產業新業態健康發展[4]。
4.3.3 強化校企合作,為體育產業培育更多體育數字經濟現代化人才。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所需人才體系應從基礎做起,體育企業可通過與高等院校深入合作,通過訂單式人才等方式培育更多體育產業現代化發展所需的緊缺型人才,助力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提升。例如,首體與青創智慧集團的S2B2C型校企合作商業模式,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為體育人才創新創業提供新途徑。
4.4 推動數字化轉型,幫助體育企業高質量發展
4.4.1 要充分認識數字經濟對產業發展的積極效應。體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看到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對自身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及早布局,通過數字化人才轉型,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實現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體育企業應把握政策機遇和技術機遇,做到全面化的戰略部署,產業驅動從傳統要素向數字化要素轉變。
4.4.2 要構建數字化思維能力,發揮數字化要素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信息時代下,數字化資源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要素,體育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數字化資源的推動作用,構建良好的數字化思維能力,將其與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核心部門融合,提升企業發展效率,減少企業運營風險。
4.4.3 要利用數字經濟賦能優勢提升體育產業供給和需求能力。數字技術的發展為現代化經濟高速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如何探索體育產業發展的新途徑是體育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體育企業可通過資源投入和技術投入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優勢,加速體育產業全鏈條的智能制造,有效提升產業供給。同時也可以利用數字技術創新體育發展形勢,在電子競技、智能穿戴等領域深入拓展,滿足更多人群的體育需求,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
5 結語
強化數字經濟與體育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結構優化、數字經濟人才建設、研究成果轉化以及產業融合是體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發展中數字經濟轉型仍不夠深入,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只有協同政府、企業、社會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才能助力體育強國建設,實現體育產業高質量現代化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宇昕,李書娟,沈克印.體育競賽表演業的數字化革命:電子競技職業化的時代困境和未來展望[J].中國體育科技,2021,57(3):5.
[2] 相馨,史曙生.后疫情時代體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24):43-44.
[3] 魏源,程傳銀,韓雪.數字經濟驅動體育產業結構升級的內在作用、現實困境與破解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21(9):73-78,85.
[4] 沈克印,曾玉蘭,董芹芹,等.數字經濟驅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闡釋與實踐路徑[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1,55(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