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伯梅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學體制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對學生的基本素養進行全面的提高。高中語文教學不是只有語文表達、寫作技巧這些與高考成績相掛鉤的部分,要注重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肩負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責任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任務。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具有豐富的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更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是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加大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力度,通過高中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將我國傳統文化繼承發揚,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優秀的文化品格,挖掘語文教材資源,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在表達實踐中鍛煉思辨能力,實現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從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傳統文化;滲透;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的傳承,新課程標準要求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教師要加大對此關注力度,增強高中生的傳統文化底蘊、文化素養,將傳統文化更好地滲透進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本文闡述了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及如何更好地將傳統文化滲透進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以實現傳統文化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
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養成
高中生正處于正確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時期,作為承擔樹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重要載體,高中語文學科要積極行動起來,利用學科中的教育資源大力開展本項教學內容。傳統文化無疑是最具教育價值的載體,教師通過在高中語文日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讓學生接觸到古代品行高尚者的所行所思,學習到成為一名品行高尚者所需要具備的條件,這樣學生就有了坐標和努力的方向,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有助于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
在高中語文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課堂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運用能力、寫作能力、文化修養、感悟素質、審美素養等,這些素養的培養需要教師以合適的教學內容為載體,以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切入點,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傳統文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一個良好的媒介,教師通過古詩詞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通過古代小說閱讀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等。只要教師運用得當、傳授有力,就一定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三)有助于學生文化自信的建立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歷史,其中誕生了無數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就是杰出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詩詞曲賦、琴棋書畫等,這些文化是中國人的精神寄托,是新時期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源泉。為此,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傳承,高中語文學科更要承擔起其中的責任,加強傳統文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滲透,讓學生認識到光輝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具有的魅力與價值,從而在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時候更加自信,更加積極。
二、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
(一)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完成對傳統文化的滲透
高中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許多優秀的文章,是經過反復推敲才選入的,其包含的內容都具有豐富的文化知識以及豐富的精神底蘊,大多都是一些極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經典。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挖掘教材文章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蘊以及精神情感,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元素,為學生展現出文章中所具有的傳統文化魅力。在講解文言文或古詩文時,可以先講解作者的生平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更深入地了解當時的背景、歷史、文化現象,學生有了大致的了解后,進行詳細的文章解說,學生體會到文章中的精神底蘊和作者高尚的品質,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以及文人所具有的高尚情懷,讓學生在學習文章的同時增強精神底蘊。高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應該注重挖掘教材本身,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增強學生精神底蘊。
(二)創新語文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一個復雜且艱難的過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這種情況下,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首先要提升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師要考慮語文課程自身的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教學方法創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例如,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創設情境,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活躍課堂氛圍,從視覺、聽覺多角度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可以設計一些參與性強的活動,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語文本身是一門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文化,教師應該注重情感的滲透,使學生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開展一些傳統文化課外拓展活動
高中語文課堂滲透傳統文化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同時,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最重要的是想要在此基礎上,促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因此,我們不應該把傳統文化的傳承途徑片面地放在教學上,應該注重傳統文化活動的開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傳統文化活動。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其中具有很多的傳統文化活動,例如:吃粽子、劃龍舟等。高中語文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后開展一些傳統文化課外拓展活動,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產生深入的了解,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影響,幫助學生培養文化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語文高考改革的不斷深入,加上素質教育要求的越來越高,教師需要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高中語文教學體系,尤其要能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作用,來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孔志群.淺談高中語文教學如何滲透傳統文化教育[J].語文課內外,2020(19):64.
[2]孟翔燕.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J].散文百家,2020(1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