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功獻 吳艷林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大力發揚“三?!本?,在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的過程中爭當孺子牛,在進入新發展階段克服新挑戰迎接新任務的過程中爭當拓荒牛,在實現民族復興偉大夢想的歷史進程中爭當老黃牛,以實際行動踐行“三?!本?,創造新的歷史輝煌。新中國成立72 周年前夕,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三?!本衩衅渲?。孺子牛、拓荒牛、老黃?!叭!本袷莻ゴ蠼h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傳承和弘揚,它是黨領導人民在波瀾壯闊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鍛造形成的,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闊步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
“三?!本褚詾槊穹铡撔掳l展和艱苦奮斗為精神內核。為民服務是黨的性質宗旨的集中體現,創新發展是中國共產黨充滿生機活力的內在動力,艱苦奮斗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叭!本裉N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導向、發展理念和優良傳統,是對中國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生動詮釋。大力發揚“三?!本瘢l揮其價值引領作用,可以為現代化強國建設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廣大的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和力量之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將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貫之地貫穿于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之中。為民服務的價值導向,在黨百年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得到了最有力的體現。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把為人民服務寫入黨章,一批又一批共產黨員為了維護和實現人民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在“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1](P138)的過程中,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政治路線,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黨員干部始終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P624)的實踐中,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尊重人民的改革訴求,維護和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使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更加富裕,精神生活更加豐富。
進入新時代,為實現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飛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繼續秉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堅持為民服務的價值導向,時刻關心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文化強國、保障和改善民生及建設美麗中國等領域,廣大黨員干部為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人民擁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強的幸福感和更大的安全感,一心當好為民服務的孺子牛,努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創造歷史,創新引領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3](P7)在百年輝煌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一直高度重視創新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創新自始至終貫穿于黨和國家的工作之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治國理政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創新發展,在各種場合的講話中多次反復強調“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內容涵蓋了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理論創新、社會治理創新等諸多領域,高屋建瓴,視野宏大。創新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中位居核心地位,缺乏創新驅動,現代化建設就會止步不前。牽住了科技創新的“牛鼻子”,就能搶占發展先機,贏得比較優勢。培養、吸引、用好高質量人才既是創新的根基,也是創新的核心要素。黨和政府加強制度建設,為創新提供了強大的體制機制保障。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中,統籌推進“五位一體”需要創新,協調推進“四個全面”也需要創新,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更需要在創新中尋找路徑,在開拓中構建新局。面對“兩個大局”,面對當前我國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挑戰,只有通過發揚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精神,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勇立時代潮頭,不斷突破自我,以大無畏的精神姿態做奮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拓荒牛,才能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
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黨的政治本色。干革命、搞建設,離不開艱苦奮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續奮斗、接力探索的結果”[4],“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5](P69-70)。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輝煌,是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發揚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老黃牛精神,一代接一代接續披荊斬棘、艱苦奮斗的結果。
艱苦是成事之本,奮斗是勝利之基。我們黨靠艱苦奮斗起家,靠艱苦奮斗發展,也要靠艱苦奮斗創造未來。然而,任何事業都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如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夢想,離不開持之以恒的艱苦奮斗,也必然要求我們繼續發揚老黃牛精神,永遠保持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作風,埋頭苦干,擔當責任,敢于迎難而上,不向困難低頭,腳踏實地,提振精神,練就真本領。要以艱苦奮斗的精神凝聚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攻堅克難的合力,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以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行動書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老黃牛精神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基因,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為民初心和全體中華兒女的奮斗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傳承與弘揚?!叭!本裼衅湄S富的內涵:孺子?!獮槊穹?、無私奉獻;拓荒?!獎撔掳l展、攻堅克難;老黃牛——艱苦奮斗、吃苦耐勞。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國共產黨堅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以人民為中心”深刻彰顯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民之所望,黨努力之所向。黨帶領人民群眾推動經濟社會長足發展,積極開展社會主義各項建設,歸根結底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當好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一方面,要緊扣民心這個最大的政治,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努力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讓群眾上得起學,買得起房,看得起病,找得到工作?!懊裰鶓n,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6]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做人民之所需,始終保證人民是改革發展成果的享受者,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真實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要切實將贏得民心民意、匯聚民智民力作為黨員干部實際工作的著力點,了解人民的迫切需求,虛心向人民請教、學習,認真接納群眾針對工作提出的寶貴意見和建議,提高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效率,在鞏固脫貧戰場、抗疫斗爭一線、鄉村振興陣地,沖在前、干在前、拼在前,持之以恒,以實際行動當好為人民服務的孺子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中國共產黨在創新中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創新中確立了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加需要開拓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7](P101)前進道路上必定會遇到許多艱難險阻,這個時候,我們越要攻堅克難,越要創新發展。一要樹立敢于創新、敢于攻堅的意識,保持革命戰爭年代和改革開放初期的那股“闖”的精神,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闖勁,“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勇氣,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沒有一股韌勁,一股干勁,就很難取得工作上的新突破。二要提升善于創新、善于攻堅的能力,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學習,結合自身內在優勢,把握科學規律,沖破經驗、迷信和權威的束縛,在制約國家發展的關鍵領域、短板環節不斷探索新思路、提出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在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中開創工作新局面,讓創新成為中國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鮮明底色,使創新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助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盵8]要創造美好生活、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艱苦奮斗。我們已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現在正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站在新起點上,我們只有提振精氣神,錨定新目標,保持奮斗姿態,兢兢業業,踏實進取,學習老黃牛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讓老黃牛精神代代相傳,才能創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書寫現代化建設的輝煌篇章。
做好老黃牛,既要求我們堅定政治信仰,在自己平凡的本職崗位上埋頭苦干,勤奮工作,腳踏實地,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吃苦耐勞,樂于奉獻,在建設偉大祖國中實現人生的理想抱負;又要求我們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勤儉節約,不論是在惡劣的環境下還是在艱苦樸素的生活中都能夠“穩坐釣魚臺”,牢固樹立“打鐵還需自身硬”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同時還要求我們要甘當綠葉,當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根釘”“一塊磚”,強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與使命擔當,一步一個腳印,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美好愿景書寫在中國的廣袤大地上。
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勁牛力,不用揚鞭自奮蹄,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歷史輝煌!”[9]為此,要找準以“三牛”精神助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路徑,加強“三?!本竦男麄鹘逃?,建立“三牛”精神的實踐機制,樹立“三?!本竦哪7栋駱樱埂叭!本裨谏鐣髁x現代化建設中得到全面發揚。
加強“三?!本竦男麄鹘逃菫榱嗽谌鐣I造學習“三牛”精神、踐行“三?!本竦牧己梅諊?,引導廣大人民群眾以“三?!本褡鳛樾聲r代接續奮斗的精神航標。要通過宣傳教育,使“三?!本裆钊肴诵摹?/p>
首先,要積極拓展宣傳教育的內容,以黨的百年華誕為契機,系統梳理黨百年探索征程中為民服務、創新發展和艱苦奮斗的豐富內容,深入研究黨的百年歷史所培育形成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紅色基因,為人民群眾學習“三牛”精神提供豐富的“營養劑”。其次,要積極創新宣傳教育的形式,通過具有中國風格、時代特色、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傳播速度快、范圍廣的宣傳特點,講好“三?!惫适?,傳承“三?!本瘢瑸槿嗣袢罕妼W習“三牛”精神提供途徑。最后,要建立常態化的宣傳教育模式,時時講、處處講、常年講,長期持久地宣傳;講得有系統、講得有規律、講得有水平,通過深入有效的宣傳,使學習、踐行“三?!本裨谌鐣等怀娠L。
弘揚與踐行“三?!本?,既要靠人民的自覺,也要靠制度的保障。傳承發揚“三牛”精神,必須把建立健全實踐機制作為基礎性環節,在建立機制、執行機制、檢查機制上著力。
一要建立健全踐行“三?!本竦募詈娃D化機制,形成科學合理的實踐績效評價制度,把對“三?!本竦膶W習創造性運用于實際工作之中,使其從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激發全社會成員學習和實踐的動力。二要嚴格落實“三?!本竦膱绦辛Χ?,通過約束和督導,讓“三牛”精神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等領域全面執行,使孺子牛精神、拓荒牛精神和老黃牛精神成為人民自覺的行為方式。三要創新“三?!本褊`行的檢查機制,以理論闡釋與實踐檢驗相結合的方式,對踐行“三?!本竦某尚нM行全方位考察,充分重視人民群眾的評價,促使“三牛”精神的踐行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弘揚和踐行“三牛”精神,離不開榜樣的示范帶頭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10](P121)在學習和弘揚“三?!本竦倪^程中,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多種方式聆聽學習和踐行“三牛”精神的模范榜樣人物的故事,感受他們為民服務、創新發展和艱苦奮斗的境界,是保證“三牛”精神貫徹落到實處的一個有效途徑。
可以在全社會開展學習和弘揚“三牛”精神模范榜樣的評選和表彰活動,將他們在學習和弘揚“三?!本裰械母腥耸论E、典型事例等通過電視廣播媒介、報紙書刊媒介及思想政治課、宣傳標語、宣傳圖片等多種形式傳達給全體人民,提高其感染力和影響力,讓學習和弘揚“三牛”精神的模范成為全體人民效法的榜樣,使更多的人在奉獻人民、開拓創新、不懈奮斗中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