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整玲
摘要:中職頂崗實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是學生由學生轉變為員工的實踐環節,對提升學生的技能及鍛煉學生的企業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我們的學生對于頂崗實習往往認識不足,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思想波動。所以學校在“崗前”“崗中”“崗后”制定了相應的德育管理措施。
關鍵詞:頂崗實習;德育管理
一、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德育管理面臨的困惑
1、學校的德育監管不到位。在以往的實踐過程中,頂崗實習的學生都下到了各個企業,學校不可能做到對每個學生的德育動態有著密切的了解和監管, 因為在以往的管理中,學校對于頂崗實習的監管只有實習班主任、帶隊教師兩個人,而學生有可能分散在多個企業,或者在一個企業里面的多個生產車間,很難做到一對一的監控,學生的心理情緒也很難正確的反映到監管的班主任或者教師這里,導致德育的雙向交流渠道不通暢。
2、企業的德育監管不著力。企業所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對于學校的頂崗實習的學生,雖然不會有很嚴格的員工要求,但還是希望學生能給企業帶來利益,對于學生在操作上的工序會比較注重。但是,對于學生在企業的心理需求、心理問題則必然不會著力去了解和研究,企業也不會在這方面多加關注,這就必然導致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心理德育方面監管的不力,學生的德育問題也因此有集聚的風險。
3、學生自身的問題。在歷年的頂崗實習過程中,我們發現中職學生參加頂崗實習的時候,學生本身有很多的心理問題,表現在:環境的不適應,學校環境與企業環境的明顯差異,學生接受不了;工作的不適應,由于缺乏工作經驗,技能不夠熟練,懷疑自己的能力,對工作有畏懼感;還有的從到職高上學就沒有很好定位,沒有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對頂崗實習有抵觸情緒等等。
針對以上問題,我校提出了系統性的解決頂崗實習的德育問題,通過加強與企業的聯動,采用“崗前、崗中、崗后”的管理,形成了動態德育管理體制。
二、中職學生頂崗實習德育管理的實踐操作
(一)、研發頂崗實習德育管理軟件,實現德育管理的動態在線信息化
頂崗實習過程中學生利用自己在學校所學習的內容到企業中進行與實踐結合,這就要求學生在實習期間必須有三方面的參與,即實踐的主體學生、學校、企業共同協調來完成。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身份具有雙重性質,既是學生又是工人。在管理上既要接受學校的管理又要服從企業的規則制度。為便于學校、企業、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進行交流,共同調控學生的心理,強化德育的管理,我校除了對學生的頂崗實習過程進行監管,還對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德育問題進行監管,以實現動態在線的即時管理。
(二)、強化校企合作,促進企業參與德育管理。
1、與企業組建產學研理事會,加強集團化運作
為了加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滿足市場經濟對高質量應用型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好地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企業服務,我校成立產學研聯合體理事會,使我校與企業之間實現校企聯動、合作辦學、產教結合、工學結合。探索校企合作的途徑與方式,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成立了產學研聯合體之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也實現了校企之間的集團化運作,為我校學生頂崗實習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創新與企業的合作模式,密切校企聯系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與眾多企業開展了多層次、多緯度的合作,形成了各有側重的合作模式。這些不同形式的模式,真正做到了校企不分家,學校為企業的生產、研發等提供了人力與技術的支持,企業也為學生的技能提升提供了平臺。校企互融,學生成為企業的“準員工”,這為我們學生的頂崗實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構建“崗前、崗中、崗后德育管理循環機制
1、以動態平臺為依托,構建心靈疏導室
運用動態管理平臺,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將自己的問題,困惑,抱怨等用書面的方式上傳至動態德育平臺,學校通過實時在線,及時反饋,瞬時關注與疏導,化解學生心中的困惑。
2、以情感教育為手段,增強思想穩定性
在多次的頂崗實習過程中,我們發現總有一部分學生因為不適應新的環境,找各種理由借口離開實習單位。學生往往因出現小困難向家里訴苦,家長非但沒做學生思想工作反而心痛孩子鼓動其離崗換崗。鑒于此,我們采取了相關措施。
3、理論與實踐結合,提升崗位技能實用技巧
德育的最佳方式學生的自我教育,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以生理與安全的需要為基礎,以情感和歸屬與尊重的需要為輔佐,以對自我實現價值的需要為終極追求,因此要讓學生以穩定的、熱情的態度參與工作,能進行最佳的德育教育,需要學生從內心認可自己的眼前的工作,認為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三、動態德育管理成效
1、學生對待頂崗實習的態度大有轉變,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
頂崗實習德育管理的過程,就是使職高生在職業社會中不斷的戰勝困難,積累經驗,取得一點點進步或成功的過程。許多學生經過實習的磨練,端正了認識,掌握了許多職業社會生活的技巧,如怎樣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如何與人合作共事,如何在短時間內適應工作的要求等等,極大的提高了他們以后走向職場的社會適應能力。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我校實習生企業忠誠度明顯提高:
2、學生頂崗實習之后技能提升較快,提前完成角色的轉化
在“三段式”德育管理體制下,學生能在企業安心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同時,在人生信念的確立、職業道德的強化、工作崗位的適應、個人意志的磨練、人際交往的技巧等社會化過程的各方面均有較大進展,基本完成了“學生”向“員工”的角色轉變。
3、學校頂崗實習過程中無一事故,企業反響良好
近幾年來,由于學校注重頂崗實習的德育管理,尤其是依托軟件平臺實施在線管理之后,學生的頂崗實習工作能按照預期的圓滿完成,實習期間沒有出現學生隨意換崗甚至逃崗的事故,彰顯了校企共管的良好態勢,在企業中贏得了口碑,為學校以后的頂崗實習工作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武正林.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指導[M]. 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2001:152
[2]丁鋼.文化吸納:校企合作的縱深發展[J]. 職教通訊, 2006(12):23
[3]徐洪波,袁曉建.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雙贏特征和發展思路[J].交通企業管理,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