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珂
摘要:積極地將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施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強化思政教育實施,是新課改革新形勢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強化德育教育、促進每個學生不斷發展和提升的主動選擇。本文將結合筆者的經驗積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就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有效結合的基本對策和方法開展討論和研究,希望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更好的服務每個學生的不斷發展和提升。
關鍵詞:課程思政;小學數學;融合教學
新課改背景下積極地將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每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強化德育教育實施的重要方向指引。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基本現狀,全面地改進課堂教學實施,從而促進課程思政教育效益和質量的不斷提升,服務每個學生的更好發展。
一、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教學的意義
其一,促進教學效益提升。積極地實現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全面地提升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從而可以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的學習中,并不斷地補足自身存在短板和漏洞,自然可以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益的不斷躍升,從而實現課程教學目標的有效化與高質量的達成。
其二,促進學生不斷發展。通過積極地將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可以全面地促使教師強化素質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和道德能力,提升學生的各項素養,自然可以促進每個學生的不斷發展和提高。
其三,提升教師執教能力。通過積極地將課程思政和小學數學教學的深度融合,可以促使數學教師開展專業化的學習,積極地強化對課程標準的研究和解讀,進一步轉變自身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時全面地貫徹素質教育思想,積極地強化和優秀教師同行的互動交流,從而可以促進數學教師綜合執教能力的不斷躍升。
二、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教學的原則
其一,服務學生原則。積極地推進課程思政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其更最根本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道德修養和各項能力,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地在融合教育中樹立以服務學生為根本的融合教育思想和理念,并積極地將促進學生發展、促進學生提升,作為開展融合教育的出發點、著力點和落腳點,也只有這樣才能不違背我們的教學初衷,才能促進每個學生的不斷發展。
其二,服務教學原則。積極地在小學數學課堂強化融合教育,其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補足數學課堂教學短板和教學薄弱環節,進一步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實施,全面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數學教師要在融合教育探索過程中樹立服務教學的原則,并積極地將是否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是否促進了課程教學目標的達成作為開展融合教育的重要評價標準。
其三,互動交流原則。正所謂獨木不成林、獨學則無友,要想更好的把握開展融合教育的基本規律,還需要每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全面地樹立互動交流的基本思想和原則,并在互動交流中全面地學習其他優秀教師同行的經驗積累,進一步補足自身在融合教育中存在的各種短板和薄弱環節,從而更好地把握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深度融合的規律,促進融合教育效益的不斷躍升。
三、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融合教學的對策
(一)挖掘教材資源,豐富素材儲備
積極地挖掘教材資源,進一步豐富思政教育素材儲備,是全面實現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礎和前提,也只有全面地做好準備工作,才能為后續融合教育的精準化開展與實施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全面地強化對教材的研究和解讀,積極地梳理教材中包含的課程思政資源,同時結合需要對這些資源進行拓展和豐富,為后續高質量的課程思政與融合教育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結合教學內容,科學進行滲透
課堂是數學教師進行知識講解的主陣地,也是全面開展融合教育的主陣地,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立足課堂教學,全面地推進課程思政與數學知識講解的深度融合,積極地探索課堂開展思政滲透的方法和對策,全面地破解思政教育瓶頸,從而促進學生良好道德素養的培養,為每個學生的不斷發展和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以講解《扇形統計圖》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展示關于我國淡水資源分布的情況,讓學生理解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勻的基本現狀,同時展示不同地區水污染和缺水情況頻發的情況,并借助視頻資源進一步深化學生對上述展示內容的理解,繼而培養學生的節約用水意識。此外,教師還可以在作業布置中布置實踐作業,如調查家庭中每月的用水量,并分析是否存在浪費水資源的情況等,真正立足課堂強化思政教育實施。
(三)注重榜樣示范,給予無聲感染
積極地強化榜樣示范、給予學生無聲的感染和熏陶,是小學數學教師強化思政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充分理解思政教育的特殊性,并全面地結合思政教育的基本現狀,積極地在教學中注重給予學生無聲的感染和熏陶,全面地強化思政教育實施。例如,數學教師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嚴格要求自我,積極地嚴肅自身的學術態度,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學習問題,并幫助學生進行認真分析和解決,還要積極地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民主討論,以朋友的姿態和學生開展交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同時要關心學生的飲食起居,積極地強化分層教學、個性化教育,并注重以身作則和發揮榜樣作用,繼而在強化榜樣示范中推進思政教育實施。
(四)開設線上空間,拓展教育渠道
傳統的思政教育一般在數學課堂教學的幾十分鐘內進行,使得思政教育的路徑單一、渠道單一,不利于更為有效化的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還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思政教育的瓶頸所在,并通過構建線上空間來進一步拓展思政教育路徑,從而服務每個學生道德修養的全面化培養。例如,教師則可以借助線上平臺開展線上直播、線上互動交流,進一步解決學生存在的疑惑,繼而強化思政教育實施。
綜上所述,積極地將課程思政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深度融合,需要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地結合融合教育的基本現狀,全面地探索強化思政教育和小學數學融合教學的基本對策和方法,并在具體的融合教育實踐過程中挖掘教材資源,豐富素材儲備;結合教學內容,科學進行滲透;注重榜樣示范,給予無聲感染;開設線上空間,拓展教育渠道等等,從而真正地借助良好的方法來強化思政教育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服務每個學生的更好提升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孫云卓.融入課程思政元素的小學數學教學探索[N].江蘇教育報,2021-12-03(003).
[2]莊惠芬.一體化課程思政的內涵理解與路徑優化[J].江蘇教育,2021(83):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