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拓飛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人們文化水平的提升,漢語言文學教育在現代社會也持續地發展與健全,更有效地促進了漢語言文化的強化。漢語言文學有其自身的語言特點和構造,積淀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有極其明顯的人文氣質和內涵。因此,這也對新時期漢語言文學審美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文章主要探究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在了解其內涵的基礎上,提出更具實用性的措施。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
引言
漢語言文學涵蓋范圍較廣,知識點多樣、復雜,學習難度較大,呈現出較強的包容性特點。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民族文化的支持,在當前文化事業大力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在宣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在此背景下,應進一步提高對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的認知和重視,推動漢語言文學向更高水平發展。研究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有助于提升人們文學素養和審美素養,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遠意義。
1漢語言文學發展的重要作用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世界發展中的重要語言溝通工具。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間的交流日益緊密,合作也更密切。全球化發展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的困難和發展機遇。但是隨著多元文化的發展,國外文化的進駐,我國的漢語言文學學習熱度降低,有些青少年花費更多的時間學習和研究國外的語言文化和節日,對本土文化的發展漠不關心,使漢語言文學發展面臨一定的挑戰。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進行研究,不僅有利于我國更好地應對文化沖擊,加強對我國語言文化知識的鞏固,同時也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弘揚,加強漢語言文學應用范圍的拓展,促進與各國文化的深入交流。
2漢語言的研究價值
2.1有利于提高個人文化素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人群的生活節奏也逐漸加快,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更加應該改善自己的浮躁情緒、提高自身文學修養。漢語言文學中蘊含著古人的智慧與人生經驗,通過研讀漢語言文學作品,能夠受到文學的熏陶,并從文字中感悟人生哲理、提高自身修養,為個人今后的發展提供助力。通過學習漢語言文學不僅能夠提高自身文學修養,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語言表達、文學鑒賞能力。
2.2能夠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
漢語言文學作品本就含有豐富的文化元素,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漢語言文學作品能夠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理念與優秀的個人品質。漢語言文學正是以豐富的精神內涵來影響讀者的精神世界,并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理念,避免在網絡環境下變得浮躁和隨波逐流。在網絡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能夠提高閱讀者的精神氣質,并讓他們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學習之中。
2.3在潛移默化下約束人的行為
中華傳統美德在漢語言文學中常常被提起,而這些思想、行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國社會風氣的和諧發展都離不開漢語言文學的長期傳播,因此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人的行為。人們在進行漢語言文學學習時,也在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規范化學習,因此要注重在網絡環境中的漢語言文學傳播,為漢語言文學傳播提供助力。
3漢語言文學審美問題分析
3.1古代文學審美
在漢語言文學審美研究持續深化下,應重點把握其中的思想性和人文性特點,結合不同類型漢語言文學作品的時代背景、藝術形式和思想內涵,深化古代文學審美研究。古代文學審美,其評價標準應注重內在思想和語言美感兩方面,實現二者和諧統一,這一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均有所涉及。漢語言文學審美傾向于對意境的營造。古代詩歌的創作,其主要素材源于詩人自身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通過藝術加工將其生動呈現,令作品更有層次感和美感,作品的文學魅力也大大增強。人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也會獲得良好的審美熏陶,感悟作品潛在內涵。古代文學審美側重于對人們內心世界的挖掘和描繪,不同類型的漢語言文學可能表現形式有所不同,但或多或少均會通過表現、烘托創作者心境,進而實現情感的展現和表達。古代文學作品充分彰顯了古漢語獨特的審美價值,如何通過生動形象的描繪,增強語言審美價值是至關重要的。
3.2漢語言文學的時代特色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世界各國的文化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對漢語言文學審美產生深遠的影響,傳統的語言審美特性促使語言應用實踐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現代漢語言文學相較于古代文學而言,有著迥異的表現形式,多是對實際生活中有特色的人或事進行生動詮釋。不同時代背景,文學審美取向也會隨之改變。因此,在現代文學作品中,思想形態是核心,其一定程度上決定文學作品的發展方向。書面語審美具有濃重的歷史色彩,也正是這種獨特的審美特點,反映出古代詩歌最接近此種審美取向,基于描述不同的事物和人,營造出獨特意境,用于抒發情感思想。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受到社會不同發展階段影響,核心思想與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在演變過程中不斷推陳出新,尤其是在新媒體融合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審美思想和表達手段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對于創作者而言,需要充分結合時代環境和文化背景,將自身的情感思想與主流情感整合在一起,以此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3.3漢字之美
古代詩歌將文字美感展現得淋漓盡致,通常選擇白描、擬人等寫作手法,營造出一種美好的意境,留出足夠的想象空間,豐富讀者的情感體驗。部分詩歌內含絕妙的修辭手法,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感受古詩歌中潛在的內涵與寓意,切實感受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情感思想和社會現實狀況。另外,不同時代的文學有不同的特點,但是,通過對古代遺留文字進行研究,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漢語言獨特魅力所在。
結束語
總而言之,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結晶,在新時期,面對外來文化的影響,如何更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因此,要正確把握漢語言文學的時代審美,深層次挖掘其人文內涵,展現漢語言文學審美價值,進而促進漢語言文學的高水平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海鑫.漢語言文學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局限與前景探究[J].山西青年,2019(17):194.
[2]賈軍峰.新媒體環境下漢語言文學發展與傳承[J].教育,2018(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