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新疆烏蘇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政策,提出精準規劃、建立責任、注重協調、轉變觀念、集約管理等策略措施,以期為林業工程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退耕還林;困境;策略
引言:
開展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是以人為本和可持續開發戰略主導為核心的民族發展和生存的工作要求。退耕還林工程的建設是著眼于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推動退耕還林工程展開有利于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同時也有利于惠民生、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一、新疆烏蘇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面臨的困境
(一)政策性投資經費不足
(1)種苗造林費用不足
造林費用包括后期管理費用、勞務費用和種苗費用,這些工作的有序展開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但烏蘇市政府部門對于該方面的投資只有4500元/hm2,無法滿足實際造林工程的花費。此外,烏蘇市政府部門對于還林種植面積和經濟林種植比例都有了一定的提升,隨著種植成本的不斷增加,農民無法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獲取更多的利益,進而導致農民逐漸失去了積極造林的興趣。[1]另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民勞動成本不斷提升,對于造林的后期管理和維護成本也有了極大的提升,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難度。
(2)補貼標準有待提高
退耕還林工程的政策性補貼通常是由國家統一發放,雖然國家為退耕還林的農民給予了一定的補貼,但是,補貼經費無法與飛速上升的物價相匹配。在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中補貼金額相較于上一輪補貼較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民主動參與到退耕還林工程中的積極性。
(3)工作經費不足
烏蘇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主要由地方和國家共同承當的方式在經費方面基于支持,烏蘇市提供120元/hm2,國家政府部門提供54元/hm2。但是烏蘇市部分地區存在財政困難的問題,在經費支出方面有一定的負擔,導致基層地區缺少實際經費,極大的影響了退耕還林工程相關人員開展工作的積極性。
(二)相關部門協作能力差
雖然新疆地區各級政府部門都建立了退耕還林工程小組,但是烏蘇市存在地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各個工程小組無法協調工作。另外,烏蘇市退耕還林工程量較大,這也增加了基層管理部門的工作量,由于缺乏相關的技術管理人員,導致退耕還林工程難度增加。同時由于還林工程專業性強、實踐跨度大,對于管理審查工作需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和管理,但部分地區技術人員存在實踐能力、業務能力不足的情況,影響了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開展。
(三)年度計劃傳達時間長,實踐過程問題多
根據烏蘇市退耕還林工作流程,政府部門首先需要獲取國家計劃,其次將計劃下達至每個村縣,并根據農民的意愿制定開展計劃,最后開展退耕還林工程。而烏蘇市部分地區計劃下達時間較晚,如分戶丈量、作業設計、外業調查、合同簽訂、張榜公示等準備工作時間緊迫,影響了工程開展效果。[2]
首先,針對實施條件好、交通便捷、集中連片的地區退耕還林工程可以順利開展,而剩余交通不便、耕地分散的地區,在前期工作如土地丈量、外業調查等工作難度較大,推進速度遲緩。
其次,在作業設計和施工地塊規劃方面不完善。由于退耕還林工程存在時間限制,部分區縣存在“先施工,后變更”的情況,不僅導致還林工程重復開展,而且也增加了勞動量。
最后,補貼資金下發遲緩。對于補貼資金的下發,需要經過驗收部分的檢查,如信息核對、逐戶等級、公式、造冊和審核等,最后由相關部門向農民下發補助金。但是由于還林工程前期工作緊迫、部門工作不協調等原因,補助資金存在下發遲緩得到情況,通常需要在工程結束后的次年才能夠完成兌現工作。
二、新疆烏蘇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策略
(一)轉變觀念,合理規劃退耕規模
黨的十九大將擴大和穩定退耕還林作為我國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大力推動。國家總書記指出“要進一步擴大退耕還林規模,加大耕地保護力度,要做到實事求是,能改則改,能退則退。”因此,烏蘇市想要進一步推動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展開,首先需要根據烏蘇市的生態功能、實際耕地、地形地貌、土地生產力等,合理制定退耕標準,明確退耕地塊和區域;其次將全市退耕還林的農田更改為非基本農田;最后針對農村地區荒地數量逐年增長的情況,需要相關部門將遷移戶和搬遷戶等不開展農業經營活動的耕地,納入退耕還林工程中。[3]
(二)健全責任,推動工作有序開展
首先,烏蘇市政府部分需要落實管理責任,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健全責任制度,將退耕還林工程納入各級部門量化考核中,以提高各部門的主觀能動性,有效解決協作難、溝通難的問題;其次,細化管理責任主體。烏蘇市想要保證退耕還林工程的有序展開,就需要做好“開展前、開展前、開展后”三個階段的管理工作,將各個工作環節的責任落實到個人,以推動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展開;最后,加強資金整合。將扶貧搬遷、農業開發、農業發展等項目的資金進行中和,推動烏蘇市特色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完善和調整。
(三)集約管理,促進工程效益發揮
針對退耕還林工程種植的林木,只有符合地方或者國家公益林界定標準,均統一納入地方和國家財政森林效益補貼政策中,對于未納入公益林的林木,允許農民依法采伐和流轉,并納入森林撫育補貼政策中;制定完善的地方退耕還林激勵政策,鼓勵農民積極參與退耕還林,并對耕地集約管理,實行復合經營,進一步提高農民參與退耕還林工程的積極性。此外,烏蘇市應及時確權發展,實現農民變股東、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的三大變革,盤活退耕還林地塊,促進林業資產向股權化的方向轉變,將符合條件的林地納入森林康養和碳匯交易項目,形成多項疊加效應。
結論:
綜上所述,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的重點在于貫徹和落實生態建設和持續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新疆烏蘇市在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中將面臨較多困難,但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退耕還林工程必將有序開展,并取得豐碩成果。
參考文獻:
[1]程文龍, 鮮明睿, 劉燕婕,等. 云南省2014年度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存在問題分析[J]. 林業建設, 2020(3):3.
[2]王志平. 巴彥淖爾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存在問題及建議[J]. 內蒙古林業, 2020(5):2.
[3]劉安貴, 毛強, 劉翔.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鄉村科技, 2021, 12(13):2.
作者簡介:趙子龍(1964.11-),男,漢族,新疆烏蘇人,工程師。研究方向:林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