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彭隆?牛紅偉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職院校的發展速度日益增強,其中無形資產在高職院校綜合實力中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無形資產的管理卻大大滯后,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來保證無形資產發揮其在辦學中的作用。
關鍵詞:無形資產;問題;對策
隨著高職院校發展腳步加快,其綜合辦學實力也日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不少高職院校開始采取有效措施來保護學校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并使其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依據國際有關無形資產的通行規則和我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研究高職院校無形資產的管理,將有利于提高高職教育的競爭力,更有利于增強我國高職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一、什么是無形資產
2012年12月19日,財政部、教育部以財教〔2012〕488號印發《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第四十六條對無形資產定義為:無形資產是指不具有實物形態而能為使用者提供某種權利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財產權利。相對于有形資產來說,無形資產具有非實體性,也稱無形性、壟斷性、不確定性、高效性、長期性、共享性等特點。無形資產能給高職院校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而未來高職院校的競爭,將主要表現為無形資產的競爭。因此,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管理是十分重要和迫在眉睫的。
二、無形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對于有形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定了較完整的管理制度,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管理,使用部門也有相關的人員進行管理。而對于無形資產,由于其不具備實物形態,看不見,摸不著,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則往往缺乏認識,疏于管理,發生流失和損失的情況比較常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認識不充分
對無形資產的重要性和潛在價值認識的不足,使得無形資產存在不同程度流失現象,進而影響高職院校資產及綜合辦學實力評價。
2.制度建設不健全,缺乏科學有效的無形資產管理機制
高職院?,F行的資產管理部門往往只注重對有形資產的管理,在清產核資時常常將無形資產排除在外,從而導致學校的無形資產管理基本上處于無序狀態。大多數高職院校在無形資產管理上沒有統一部門,存在管理分散、權責不清、各自為政等情況,并缺少有效的監管部門。當出現人才外流時,極易造成無形資產流失。
3.保護意識不到位,產業轉化不科學
高職院校普遍缺乏對無形資產的轉化、保護意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產學研合一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在許多合作研究、技術開發項目和課題中,學校的權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對合作中的知識產權條款不夠重視,成果的歸屬和利用缺乏長遠考慮,致使某些成果被合作企業占用或使用。(2)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率低.缺乏專門系統的管理機構負責,在成果轉讓時,不考慮成本支出,收益偏低。
4.無形資產流失嚴重
高職院校作為培養應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場所,科研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不斷增強。在科技人員、教師等的調動、辭職和離退休過程中,由于缺乏無形資產保護意識,常常讓這部分人員把本應歸屬于學校的職務成果及其掌握的技術資料等也一并帶走,從而造成無形資產的流失。
三、無形資產管理的對策
1. 加強宣傳,增強保護意識
學習、宣傳無形資產知識,喚醒高職院校的無形資產的管理意識,樹立其核心競爭力的標志。無形資產中如重大科技項目發明、知名校友等不僅能提高學校的社會聲譽,更有利于吸引到優質生源和學術大師,從整體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學校競爭力。所以,高職院校應該從這一點人手,對學?,F有無形資產做好分類整理,把其最具特色的無形資產作為一項核心競爭力標志,以此展開無形資產學習、宣傳、普及活動,強化員工對無形資產的認識,形成對無形資產的開發、經營管理、保護意識,推動學院樹立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標志。
2. 建全制度,統一管理
既然無形資產與有形資產一樣都是固定資產,就必須像有形資產一樣加強管理。首先必須明確管理的職能部門,進行統一歸口管理。其次必須建立健全無形資產管理的規章制度,對學校的無形資產進行明確的界定,要像有形資產一樣,實行“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管理體制,將學校無形資產的管理納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使學校的無形資產不再流失,并實現保值增值。
3.建立科學的無形資產評估核算體系
在明確管理機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首先要對學校的無形資產進行摸底調查,建立學校無形資產臺帳。其次要通過專業的評估機構對學校的無形資產進行有效評估,逐一確定其價值。第三要建立科學規范的無形資產核算方法與體系,加強無形資產取得、轉讓、分期攤銷、對外投資等的會計核算,加強對無形資產的監管,及時對無形資產的未來收益、經濟壽命、資本化率進行評估和確認。
4. 加強知識產權管理
知識產權高職院校要依法加強管理,要建立知識產權轉讓、轉化、使用的相關規定,對知識產權的創造者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鼓勵廣大教職員工不斷為學校創造新的無形資產。同時要建立科學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用事業、待遇、感情留住各類人才,盡量減少人才的流動,減少無形資產不必要的流失。
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無形資產增長的步伐不會停止。高職院校對無形資產的管理任重道遠,只有學習、掌握無形資產管理理論、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不斷探索其合理發展途徑,逐步完善無形資產相關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管理無形資產,進而強化其獨具特色的無形資產形成核心競爭力,實現高職院校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翟吉和, 對高職院校無形資產管理的思考,《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9月
[2]邊紅軍, 高職院校無形資產管理的現狀分析,《考試周刊》,2015年第72期
[3]賈利霞,淺談高職院校無形資產管理,《經營管理者》2016年7月
[4]肖寶玲,加強高職院校無形資產開發與管理,《經濟研究導刊》,2014第18期
作者簡介:周凡 (1972-)女 ,四川安岳人 ,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彭隆 (1988-),男,四川樂山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職業教育管理;
牛紅偉(1982—),男,河南周口人,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與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