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3月,游客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龍縣普坪鎮魯溝塘觀賞盛開的櫻桃花并跳起了民族舞。 (圖/視覺中國)
2021年,檢察機關辦理公共安全、特殊群體利益保護等新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5萬件,占立案總數的26.7%,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正在不斷拓展。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委員、第八檢察廳廳長胡衛列介紹:2021年6月印發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積極穩妥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探索辦理安全生產、公共衛生、婦女及殘疾人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公益損害案件,總結實踐經驗,完善相關立法。”
2022年3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民法院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的新進展、新成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沈亮表示,從最高法院院長到基層法院派出法庭書記員,全國法院所有干警都要逐月填報“三個規定”執行情況,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全部設立法官懲戒委員會,確保濫用司法權力等行為受到懲戒。
2022年3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涉種子刑事審判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人民法院依法加大對制假售假、套牌侵權和破壞種質資源等涉種子犯罪的懲處力度,重拳出擊,形成震懾,有效維護種子生產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凈化種業市場,維護國家種源安全,為種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刑事司法保障。
2022年3月1日,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開始施行。基于算法對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收集、處理、調配的影響,《規定》的施行對于算法規制、推動大數據有序健康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大數據時代,算法不僅是賦能技術,同時也是數據的核心運行邏輯,它雖然無法被我們所看到,但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原因就在于,它能夠通過抓取人們日常的使用數據,對人們的行為、習慣和喜好進行分析,從而更精準提供信息、娛樂、消費等各類服務。但算法也是雙刃劍,如果缺乏規制,游離于監管之外,其通過“技術黑箱”,會帶來“大數據殺熟”、流量造假、誘導沉迷消費等問題。
雖然《個人信息保護法》《深圳數據條例》等法律法規都嚴格禁止商家實施“大數據殺熟”行為,但更多都是從運用層面進行遏止。而《規定》則可以說是“算法規則的規則”,其出臺意味著國家從算法本身的功能方面作出了規定,明確對“大數據殺熟”等不合理獲取商業利益的行為劃出紅線,明確將算法推薦的個性化服務以及對個人特征標簽的使用選擇權交由消費者,可以說是治本之策。
從整體而言,《規定》不僅對應用算法推薦技術進行了界定,還提出了算法推薦服務的原則及規范性要求。不僅明確“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當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優化算法推薦服務機制,積極傳播正能量,促進算法應用向上、向善”的根本理念,而且規定“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從事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活動,不得利用算法推薦服務傳播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應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傳播不良信息”。
從執行保障角度,《規定》不僅明確了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的算法安全主體責任,同時從建立健全算法機制管理制度和技術措施,制定相關規則,配備人員技術支撐;定期審核、評估、驗證算法機制機理、模型、數據和應用結果等,不得設置誘導用戶沉迷、過度消費等違反法律法規或者違背倫理道德的算法模型;加強信息安全管理,在建立健全用于識別違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庫等方面強化了管理責任。
同時,《規定》還通過顯著方式告知,遵從用戶關閉算法推薦選擇權,履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義務、保障老年人權益,保護勞動者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合法權益,保護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不得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違法行為等方面,細化了對用戶權益的保護。 (來源:正義網)
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公益訴訟案件16.9萬件,同比上升12.3%。其中,民事立案2萬件,占立案總數的12%;行政立案14.9萬件,占立案總數的88%。總體上看,2021年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辦案量上升,公益保護成效顯著。
公安部“嚴厲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獴獵’行動:2022動員部署會”于2022年3月1日在北京召開。據悉,自2020年12月公安部部署開展集中打擊妨害國(邊)境管理犯罪專項斗爭以來,全國共偵辦刑事案件1.87萬起,抓獲涉案人員9.68萬人,其中采取刑事強制措施4.88萬人,給予行政處罰4.79萬人,搗毀中轉接應窩點797處,查處非法用工企業566家,查扣涉案交通運輸工具2288輛(艘),在維護政治安全和邊境穩定、嚴防疫情輸入、嚴打跨境犯罪、維護正常出入境秩序、提升移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媒體從星河動力航天公司獲悉,其自主研發的“蒼穹”50噸級可重復使用液氧/煤油發動機首次全系統試車近日獲得成功。本次試車成功標志著我國民營商業航天領域最大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正式進入工程研制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