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妍,鄭睿敏,羅曉敏,徐懿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北京 100081)
中國青少年在性健康與生殖健康領域面臨諸多挑戰,性發育成熟年齡不斷提前,性觀念越來越趨于開放,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不斷上升,首次性行為低齡化趨勢明顯;青少年缺乏生殖健康知識和風險意識,缺乏自我保護的技能,獲得服務的機會有限,發生性傳播感染、意外妊娠、人工流產以及遭受性和性別暴力的風險存在,且有所增加[1]。2021年9月27日,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中提出為兒童(0~18歲)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務[2]。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實施,第三章第四十條中明確規定預防未成年人性侵害,并且第一次把性教育寫入了法律中[3]。2021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政協《關于加強我國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提案》的答復,表示性健康教育是學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對提升學生健康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接下來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學校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性健康教育教學質量和學生性健康素養[4]。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服務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因此急需了解青少年性發育及性與生殖健康相關知識態度行為,明確干預的重點人群和領域,為制定相關干預策略提供依據。
本調查采取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于2017年10月在1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 15 個區/縣(中部:河南省鄭州市新密縣,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望城區,吉林省長春市;東部:北京市房山區、西城區,浙江省嘉興市,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上海市嘉定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羅湖區,山東省淄博市桓臺區;西部:重慶市忠縣、北碚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縣)抽取初中、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各1所開展調查,選擇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級,在每個年級隨機抽取部分班級,抽中班級的所有學生均參與調查。調查共發放問卷15 559份,回收問卷15 55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5 415份,有效率 99.1%。所有研究對象及其家長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研究。
調查人員均經過嚴格培訓,以班級為單位進行調查,遵循知情同意和保密原則。由調查員講解調查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后,發放問卷由學生獨立自行填寫,完成后交由調查員檢查問卷填寫完整情況并回收。
采用研究組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調查(性別、年齡、學校類型、年級等)、性發育年齡(男、女生分別以初次遺精、初潮為代表)、性與生殖健康知識的知曉情況(性傳播疾病、艾滋病、懷孕、避孕以及非意愿妊娠的處理)、性行為的態度、是否存在性相關行為(接吻、撫摸身體)與性行為(性交行為)等。

本次共調查15 415人,其中男生7 668人(49.7%),女生7 747人(50.3%)。年齡范圍在11~2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14.63±1.72)歲。初中生6 062人(39.3%),普通高中生6 449人(41.8%),職高生2 904人(18.8%)。初一、初二、高一、高二、高三學生分別占19.3%、20.0%、30.2%、29.9%、0.6%。
女性青少年自我報告月經初潮最小年齡為8歲,最大年齡為17歲,平均年齡為(12.5±1.1)歲;男性青少年自我報告初次遺精最小年齡7歲,最大年齡18歲,平均初次遺精年齡為(13.2±1.5)歲。其初潮和初次遺精的年齡累積百分比分別見圖1和圖2。

圖1 女性青少年自我報告初潮的年齡分布情況(%)Fig.1 Age distribution of self-reported menarche of the female adolescents (%)

圖2 男性青少年自我報告初次遺精年齡分布情況(%)Fig.2 Age distribution of self-reported first spermatorrhea of the male adolescents (%)
青少年對可導致懷孕行為的知曉率為76.6%(表1):女生高于男生,普通高中青少年高于職高、初中,東部青少年高于中西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13.133、2 114.364、44.349,P<0.05)。而關于安全有效避孕方法的知曉率僅為13.3%(表2):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明顯低于普通高中和職高學生,東部高于中西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31.206、164.477、22.285,P<0.05)。知曉艾滋病傳播途徑的青少年占41.4%(表3):女生高于男生,普通高中生高于職高、初中生,東部青少年高于中西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30.793、1 725.318、10.316,P<0.05)。

表1 青少年對于可導致懷孕行為的知曉情況[n(%)]

表2 青少年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的知曉情況[n(%)]

表3 青少年對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的知曉情況[n(%)]
青少年對同學看色情影視節目、網頁、雜志持贊成(比較贊成、贊成)態度的達5.8%,不同性別、學校、地區學生態度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495.290、1 379.307、85.744,P<0.05),男生贊成率高于女生,職高學生贊成率高于普通高中、初中生,東部地區青少年持不贊成態度率低于中西部(表4)。青少年對同學有性行為持贊成態度的占4.6%,不同性別、學校、地區學生態度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516.297、787.519、42.022,P<0.05),男生贊成率明顯高于女生,職高學生贊成率高于普高、初中生,東部地區青少年持不贊成態度率低于中西部(表5)。

表4 青少年對同學看色情網頁的態度[n(%)]

表5 青少年對性交行為的態度[n(%)]
青少年接吻行為的報告率為7.7%,不同性別、學校、地區學生態度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91.657、428.496、6.926,P<0.05),男生、職業高中生、東部青少年的報告率較高。撫摸身體行為的報告率為9.2%,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明顯低于普通高中和職高生,東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198.578、235.108、9.645,P<0.05)。青少年的性行為報告率為2.4%,男生高于女生,職高學生高于普高和初中生,西部學生高于中部和東部,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是81.824、99.280、8.819,P<0.05),見表6。

表6 青少年性相關行為現況
宋逸等人根據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的分析顯示,2005年11~18歲漢族男性中,城市男生的首次遺精平均年齡為14.0歲[5];9~18歲漢族女性中,城市女生的月經初潮平均年齡為12.8歲,農村女生為13.0歲[6]。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青少年自報初次遺精年齡為13.2歲,女性青少年自報初潮平均年齡為12.5歲,且大部分青少年都來自不發達地區的縣城,該數據顯示青少年性發育比起2005年有提前趨勢。
本研究顯示,有1/4的青少年不知道可能導致懷孕的行為,有接近9成的青少年不知道安全避孕的方法,只有40%左右的青少年知曉艾滋病傳播途徑;同時有5%左右的青少年對性行為持贊成態度,超過5%的青少年對同學看色情影視節目、網頁、雜志持贊成態度,說明青少年有發生性行為的可能性,且發生性行為時可能有很大的非意愿妊娠或感染性傳播疾病甚至艾滋病的風險。總體來說,關于性與生殖健康相關知識的認知,男生差于女生,普通中學生好于職高生,東部地區好于中西部地區。本研究調查結果與2010年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結果接近[1],提示我們雖然近十年來全社會開始關注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也將性教育納入了相關的教育體系,但性與生殖健康教育仍然不充分不均衡,也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可能與缺乏多部門合作及評估體系有關[7],提示我們要開展多部門協作的性與生殖健康的專業教育與指導,同時構建良好的評價體系,更大程度上提高中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水平。
本次調查中青少年性行為自我報告率為2.4%,低于2010年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15~19歲未婚人群性行為比例(9.4%)[1],可能與本次調查選取的都是在校學生且一半為初中學生有關。性相關行為中,接吻行為的報告率為7.7%,撫摸身體行為的報告率為9.2%。總體來說,性相關行為及性行為的情況,男生報告率明顯高于女生,職高學生報告率明顯高于普高和初中。數據顯示,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狀況特別是職業高中學生的狀況不容樂觀,有待提高。
在我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服務主要由婦幼保健機構或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門提供,但計劃生育技術服務部門將青少年和未婚人群的避孕排除在外,認為不是他們的目標服務人群[8]。2000年以來,隨著國際組織對青少年健康和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關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國際組織合作,積極開展促進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相關項目。在項目引導下,部分地區開始了青少年友好服務門診的試點探索工作,在青少年友好門診的服務形式、服務內容和服務對象上有所拓展和嘗試。許潔霜等人研究結果顯示,2012年全國二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青少年保健門診的總體開設率為16.7%,其中三級婦幼保健機構(全部調查)為40.0%,二級婦幼保健機構(抽樣調查)為11.1%;不同地區的開設率不同,華北、華中較高(26.2%、25.9%),東北最低(3.5%)[9]。2015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的一項婦幼保健機構調查顯示,婦幼保健機構青少年保健門診的服務對象從女性拓展為男性和女性;青少年保健門診最主要的服務形式為面對面咨詢,其次為臨床診療;門診中最常涉及的前五項服務領域為體質發育、常見生殖健康疾病、心理健康、營養[10]。
近年來,國際和我國的國家級層面都已經充分認識到了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的重要性,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自2019年開始組織專家開始開發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服務包,并將在后續進行人員能力建設和項目試點推廣工作。婦幼保健機構將在原有青少年友好服務的探索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服務內容和模式,為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保駕護航[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