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麗文
摘 要:當前高中政治課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高中政治課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利于發揮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價值。文章簡述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學特征與基本要求,分析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誤區,并探討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優化策略。要深入解讀新課標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引入生活化議題,強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聯系;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誤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0-0034-0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更好地發揮思政課程的育人價值。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師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教學觀念偏差及教學方法有待完善的情況。為此,圍繞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學特征與基本要求,分析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誤區,并探討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優化策略,對提高思政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教學特征與基本要求
1.教學活動強調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為目標
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目標強調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創新,不僅突出政治學科的基礎知識,更要彰顯政治課堂的育人價值,使學生通過課堂學習成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優秀人才??梢?,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工作本質上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
2.學科理論知識教學應當具有時代性特征
高中政治學科理論知識內容豐富,涵蓋經濟、文化及哲學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緊 密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情況,與時俱進地調整和完善課程教學內容,彰顯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強大力量?;谶@一教學要求,教師應當堅持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看待社會生活中的問題,突出政治學科理論知識教學的時代性特征。
3.課程教學過程應當融入生活化教學元素
高中政治學科的一些知識與學生生活具有密切的聯系,教師在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不僅是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要求,也是教師深化教學改革和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的實際需求。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立足政治課堂的教學元素,圍繞學生生活實際開展生活化教學活動,將傳統單一的政治理論知識講授轉變為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學習,通過真實案例的分析滲透學科知識,讓學生在參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汲取政治學科知識,強化政治學科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
二、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誤區
1.傳統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新課程教學目標亟待落實
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關注度很高,其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政治學科知識,還注重對學生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及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轉變傳統單一的說教式授課方式,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達到既定的課程教學目標。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仍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課本基礎知識,不注重引導學生思考。這種教學方式僅注重知識目標,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忽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使得教學過程存在輕德育、重智育現象。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較深,過度強調學生的考試分數,往往只關注基礎知識的記憶,沒有深入理解新課程改革要求,沒有認識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性,難以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落實到日常教學中,只停留在理論層面。
2.教學過程脫離實際生活,理論與實踐脫節
高中政治是一門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活化的教學資源,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有助于學生在實踐參與過程中逐步培養理性精神。因此,政治課堂的教學活動既要圍繞課本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教學,也要將政治理論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為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創造有利條件。但就當前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實際情況而言,許多教師雖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在積極地引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但是并未深入發掘其內在教育價值,只是單純地為學生舉例,缺乏經典案例探究與分析的實踐參與過程,導致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之間存在脫節現象。
3.課堂教學效果較差,高耗低效情況突出
在傳統的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占據主體地位,按部就班地將課本知識內容講述給學生,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并未主動參與思考和實踐。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記憶一些理論知識,但不利于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容易導致學生在這種枯燥的學習過程中產生消極的學習心理,影響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新課標背景下,各科教師都在積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以期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與弊端。在這一過程中,許多教師開始大膽嘗試教學改革,各種新式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但由于一些原因,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突出。課堂教學突出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強調教師的引導是相輔相成的,二者并不是一個對立關系,缺乏教師主導的學生自主學習勢必導致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與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例如,教學“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一部分內容時,有教師按照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將學生分成三個學習小組,讓其圍繞“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這一主題進行探究學習。在完成探究學習之后,每組的學生代表發言時只是將課本中的知識按部就班地讀了一遍,沒有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探究性的意見,而教師也沒有進一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這不但不能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還會使學生浪費大量的課堂學習時間,導致教學實效性相對較低,高耗低效的情況普遍存在。
三、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優化策略1.深入解讀新課標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教師積極完善和優化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與前提是準確把握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內涵,立足現代教育發展要求,以及學生實際學習需要。教學觀念是教學行為的內在依據,教師只有深入掌握新課標教學理念的內涵,才能在實際教學中科學組織和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將新的教學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決策和常規教學行為之中。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作為同等重要的教學內容去設計,促使學生在多樣化的課堂學習過程中既能熟練掌握理論基礎知識與技能,又能獲得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為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例如,教學“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在課前導學環節可以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如“為什么古老的兩河文明最終走向湮滅,而中華文化卻能夠源遠流長”。在課中階段,教師可以設計師生互動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有效預習的基礎上,通過探究、辯論等方式強化學習體驗與認識,最終得出初步結論。教師通過這種創新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還可以使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在主動參與中感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魅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有效發揮政治學科的育人價值。
2.引入生活化議題,強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聯系
對于高中政治課程教學而言,課本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如果能夠從生活化的角度為學生解讀政治課程教學內容,引入生活化的議題組織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就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主動將課本理論知識與日常生活實踐問題進行關聯,這勢必會大大提高課程教學活動質量,促進學生對政治學科內容的深入理解?;诖?,教師在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圍繞課程教學實際需要引入社會生活中的熱點話題,讓學生在思考與討論過程中拓寬知識視野,提高政治學科核心素養。例如,教學“企業的經營”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引入華為公司的發展歷程設計議題,讓學生圍繞“華為公司為什么不上市”這一主題進行探究。探究背景:當時的華為公司無法從證券市場獲得融資,同時由于公司抵押物不夠,未能從銀行獲得足夠的貸款,最終華為將融資目光轉向自己公司的內部員工,通過鼓勵員工購買公司內部股份的方式,度過了艱難的發展時期。當前,華為公司內部有超過8萬名員工持有華為公司的內部股份。在后期接受采訪時,任正非明確表示華為公司肯定不會上市,這一決策無疑是商業界的一個奇跡。請同學們根據案例背景分析:“華為公司當時是怎樣走出困境的?如果你是華為的員工你會選擇拿高薪工資還是選擇公司內部的股份?華為公司不上市這一做法是否值得推廣?”這一主題教學活動的設計,可以促使學生從企業股份、生產要素以及分配等知識方面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幫助學生將課內知識進行生活化處理,在實踐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增強學生對企業乃至國家的政治認同,發揮課程育人的價值。
3.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
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指導者和參與者。為了避免高耗低效情況的出現,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揮主導作用,積極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探究學習之中,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合理的指導和點撥,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提出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導學問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活動的目標性與指向性,讓學生在導學問題的驅動下高效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最終達到既定的課堂教學目標,有序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四、結語
新課標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于自身對教學改革內涵的理解不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教學誤區,一定程度上阻礙政治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為此,高中政治教師應當發揮主導作用,深入解讀新課標的內涵,從政治學科實際教學需求出發,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靈活設計政治課堂教學方案,引入生活化議題,強化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聯系,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肖卉娟.論建構高效高中政治課堂的五大核心要素[J].豫章師范學院學報,2020(01).
[2]邱曉興.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實踐路徑—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09).
[3]鄧淑婧.淺談社會熱點事件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以《文化生活》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23).
[4]毛娟翠.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導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01).
[5]張河珍.巧用時政妙趣橫生—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11).
[6]周愛華.學科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政治課教學有效性之實踐探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04).
[7]董旺森, 陳硯堂.高中政治框題“探究活動”教學的誤區與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2(25).
[8]鄭玉群.新課標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誤區及對策[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7(06).
Discuss on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olitics Teaching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XiongLiwen
(YongdingChengguan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1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olitical course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which aff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political course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are not conducive t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basic requirement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alyzes the teaching misunderstandings of high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s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We should deeply interpret the teaching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nd innovat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troduce life oriented topics an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highlight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enior middle school politi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isunderstanding; counter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