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生武
摘 要: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語文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核心素養可以為閱讀教學指明方向。文章從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和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入手,指出核心素養理念與語文閱讀教學的關系,分析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語文閱讀;語文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0-0109-04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包括:語文基礎知識、寫作方法與技能、文本意義與思想、社會文化與審美等。這些內容與語文核心素養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探究以語文核心素養目標為指導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創設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和發展主體的閱讀教學環境,是語文閱讀教學必須承擔的時代課題,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教學職責。
一、語文閱讀教學的特點
1.突出情境性
情境性教學是情境性學習觀念在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是指教學中通過創設一種問題情境,組織學生認真觀看、評議情境中問題解決的模擬過程,從而達到對教材內容深入理解和熟練把握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突出教學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具體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自覺地融入到情境中去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并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2.注重文本性
文本性是接收者對符號表意的一種構筑態度。接收者在解釋意義組合時,必須考慮發送者的意圖,也必須考慮文化對體裁的規定性,但是最后的取舍只需要適合于他的解釋,文本的構成并不在文本本身,而在符號組合的被接收方式。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還要兼顧課本上的文本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針對不同的文本內容,選擇不同的閱讀教學方法,并設定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如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選擇以故事性為主的文本,并為他們設定較容易達成的閱讀目標,這不但有助于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更有助于幫助他們理解文本內容, 內化和吸收相關知識。
3.具有階段性
小學階段主要可分為三個學段,即低學段、中學段和高學段,不同學段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同,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學段學生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閱讀教學方法。例如,對于低、中學段的學生,教師要針對他們抽象思維能力不強這個特點,利用輔助性教學工具等以比較直觀的方式,激發他們的閱讀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相關文本內容,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1.豐富知識,開闊視野
首先,通過閱讀學習,學生的漢字與詞語的應用能力會得到顯著提高,這有助于學生夯實語文知識基礎。其次,通過閱讀學習,學生的詞匯量可以得到明顯增加,這可以為學生進行其他學科的學習打下基礎。最后,通過閱讀學習,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文字素材,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這可以充分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2.提高綜合能力
一方面,學生通過閱讀各類文章,能積極開動腦筋,進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學生通過閱讀各類文章,能充分感受到漢字的美,進而提高審美能力。另外,學生通過閱讀各類文章,能與很多優秀的作家進行靈魂交流,進而提高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共情能力等。
3.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同時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工具性主要體現在人們生活中需要依靠語言進行交流,語言是表達情感的最好方式。人文性主要體現在語文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我國幾千年來的優秀歷史文化,這些歷史和文化大多都是通過文字的方式記錄下來,再通過人們的閱讀而傳承和發展下來的。由此可見,語文閱讀是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
三、核心素養理念與語文閱讀教學的關系
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核心素養理念適用于所有的學科,但是在不同的學科中有不同的呈現方式。核心素養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就形成了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建構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語文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
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學生提高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和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核心素養有助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促使學生擁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對語文閱讀教學具有指導性作用。因此,教師必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四、當前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主體作用發揮有限
雖然,教師群體已經普遍認識到將學生置于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要性,但在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仍有部分教師不能真正把學生置于課堂主體地位,學生仍處在被動接受課堂教學內容的教學模式下。在這樣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雖然接受了大量的語文知識和語文閱讀方法,但沒有充足的時間去理解和掌握知識,也沒有獨立的空間去思考問題、發散思維和運用方法,這會導致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非常有限。
2.教師不重視學生的差異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語文教師對學生之間的思維差異、個體差異不夠重視,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對學生個性化閱讀學習需求關注較少。對不同層級學生的學習效果差異的調查研究較少,這些都會導致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難以得到快速提升。
3.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部分語文教師認為學生能夠掌握語言知識,并進行語言理解和語言應用即可,至于語言文化審美能力提高與否對學生的考試成績的高低影響不大,因此沒有從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角度去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導致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提高非常有限。
4.教師的文體差異意識不強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的文體差異意識不強,沒有根據不同的文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無論是神話故事,還是記敘文,都采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如先讀課文,再講授生字生詞,劃分主旨段落,概括段意等,教學同質化現象嚴重。這導致學生對語文閱讀學習的興趣逐漸降低,甚至產生厭倦情緒,學習效果自然也不理想。
五、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1.從教師入手,開展核心素養培養
教育的本質不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高分,而是對人的培養。每個學生的未來發展方向都存在很多未知,都有無限可能,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文化傳承和理解能力,從而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基于此,學校必須要設法提升教師對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而教師則必須提高自身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能力。從學校方面來看,一方面,學校應在教學考核中設置核心素養培養考核目標,提升教師對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學校還應邀請相關專家和學者對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幫助教師準確把握核心素養理念,提高教師學科育人能力。從語文教師方面來看,首先教師應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自身對核心素養理念的把握能力和學科滲透能力。其次,教師應發揮好自身的學生學習引導者作用,向學生展示自己對語文核心素養提升的積極性,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提升學生自身對核心素養發展的重視程度。最后,教師應充分發揮好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有效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課內外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感知和文化審美能力,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根據課文文體,確定閱讀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根據課文文體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以及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不同的課文文體,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閱讀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提高閱讀能力,提升核心素養。例如,在教學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題臨安邸》時,首先,教師要明確不同文體的課文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如說明文應側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記敘文應兼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等。而本文為詩歌,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其次,在明確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閱讀開始對本詩進行學習。在引導學生讀準詩歌中的字音后,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感受詩詞中的場景和意境,并從中體悟出古詩詞的韻律美和對仗美,有效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審美能力。最后,教師可以采用“詩詞配畫”的詩歌特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3.設置引導問題,明確閱讀教學任務
精準的閱讀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閱讀方向、明確閱讀目標,促使學生在閱讀中收獲知識、提高效率。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正式開展文本閱讀之前,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明確閱讀任務。合理設置引導性問題是幫助學生明確閱讀任務的一種有效方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置幾個帶有引導性的問題,并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有目的的文本閱讀。受閱讀任務的驅使,學生的閱讀學習會更加認真,閱讀效果自然也會更加理想。例如,在教學滬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出色的老師》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明確閱讀任務,提升學生的閱讀效果。首先,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類似引導性問題,“如果有同學在老師的墻壁上亂涂亂畫,你該怎樣做?”“如果你在校園里撿到其他人丟的東西,你會怎么做”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其次,在學生紛紛給出各自的答案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出引導性問題:“我們剛才讀的這篇文章中的同學是怎樣做的呢?”學生聽到教師的問題后,會迅速回顧文章內容,自主在文章中找尋到問題的答案。最后,在學生根據文章內容找出答案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予以點評,并升華文章的主題,促使學生體悟出“做人一定要實事求是,講誠信”的人生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效達成語文閱讀教學的育人目標。
4.從興趣出發,創新閱讀教學模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件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和實踐中收獲知識、提高能力。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體驗,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選擇學生喜歡的閱讀材料,組織學生開展閱讀表演活動,促使每一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閱讀教學活動中來,進而取得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滬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狐假虎威》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引導學生分組開展閱讀表演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讀全文,幫助學生充分了解文章的具體內容。其次,教師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按照兩人一組的方式進行分組,分好組后,再讓同一組的兩個學生自主選擇扮演狐貍或者老虎的角色,并讓他們根據文章內容對狐貍和老虎的性格及神態進行揣摩和分析。再次,在學生揣摩和分析好角色性格特征及神態后,教師可以讓每組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表演。最后,在學生表演結束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表演予以鼓勵和肯定,并在此基礎上對文章的主題進行升華,讓學生明白,假借別人能力的成功是長久不了的,無論做什么事情,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都得依靠自己的努力。
5.立足核心素養,開展閱讀實踐活動
人的一切素養都是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核心素養也不例外。因此,語文教師要想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必須多為學生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寫作和演講都是很好的語文實踐活動,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一篇文章后,寫下自己的感受,并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朗讀出來,這不但可以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例如,在教學滬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詹天佑》一課時,首先,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和理解完文章內容后,可以引導學生就愛國工程師詹天佑不畏艱難險阻,克服各種困難,修筑京張鐵路這一事跡寫一篇讀后感,增強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其次,在學生寫完讀后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就自己的讀后感進行演講,讓學生在演講中深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情懷,以此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最后,教師要對學生的讀后感和演講進行評價,并分別對寫作優秀和演講優秀的學生予以表揚和獎勵,促使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效果。通過這種實踐式的學習,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也能得到充分發展。
六、結語
閱讀是讀者與文本內容進行溝通的橋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了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為基礎教育指明發展方向。將核心素養理念與語文閱讀教學聯系在一起,是語文閱讀教學順應時代發展的關鍵,既有利于核心素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落實,也有利于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充分實現。基于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把握好教學重點,正視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發揮好學生的主體作用,統籌推進語文核心素養培養,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促使語文教學再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游玉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眼腦直映”有效訓練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06).
[2]張育桂.后疫情時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在線學習活動設計[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4).
[3]郭文豐.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20(06).
[4]項小燕.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在新課程改革視域下[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20(01).
[5]陳小粦.核心素養指向下的學習共同體深度閱讀課堂構建—以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11).
[6]吳麗君,單好,崔春瑞,成悅.核心素養視域下職前教師培養模式探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5).
[7]李銘鴻.語文閱讀教學價值取向的探究分析—培養問題意識與加強自主學習[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9(02).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hinese Reading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Zhang Shengwu
(Xiying Nine-year School,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733000, China)
Abstract: The core competence of students' development mainly refers to the necessary character and key ability that students should have and can meet the needs of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ese is an important basic subject, and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competence, which can point out the direction for reading teaching. Start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e and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strategy based on core competence.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e;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Chinese reading; language 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