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平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社會需求、行業需求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如今需要更多具有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型人才。中職教育機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出具有較強電工電子專業技能、掌握扎實專業基礎知識、擁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電工電子專業教學中也應當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推廣教育改革、教育創新,力求為學生構建出更具豐富性、個性化的學習空間?;诖?,本文圍繞信息技術在中專電工電子類專業中的應用實踐展開論述,希望能夠為一線教育者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中專教育;電工電子;應用實踐
電工電子類專業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也就是說,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對癥下藥,根據不同水平、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磨煉學生的意志力、鍛煉學生的專業能力,一步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為避免課堂參與度不高、學習積極性不強等問題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一線教師有必要融入信息技術實施教學,一方面鍛煉學生的知識與技能,另一方面增強學生的思想認知、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信息技術在中專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想要在中專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過程中融入信息技術實施教學,專業教師需要學習新理論和新技術來創新教學模式。這一過程中,教師的信息素養能力得到了鍛煉和強化,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等也在潛移默化中進步了。一般來說,中專學校也會基于校企合作為教師提供培訓機會,讓教師學習前沿技術、教學手段等,也將能夠提高教師的職業素質,進而能夠促進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信息技術在中專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進而能夠提高中專學生的信息素養能力。實際課程中,無論是教學場景更多元化了,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更加豐富了,其最終都作用于中專學生,能夠帶給學生全新的學習體驗,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快樂學習、快樂實訓。久而久之,中專學生能夠自然養成專業思維、創新思維,從而能夠獲得“質的”進步與成長。
二、信息技術在中專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育理念的融入
將信息技術科學融入電工電子類專業教學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要實現觀念融合。也就是說,教師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先進性與科學性,并圍繞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推廣超星爾雅、暢言課堂、藍墨云班課等教育產品進入課堂,從根本上提升電工電子專業教學質量和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強化學生知識能力與綜合素質為根本,致力于將其培養成為適合社會、行業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二)教育資源的整合
將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類專業課程進行整合,還需要將相關的教育教學資源整合到一起。無論是信息技術資源,還是電工電子教學資源,一般情況下都較為豐富,對其進行科學整理、拆解、重組等,都能夠為課程教學所用,從而能夠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需要合理利用資源,充分發揮教育資源的重要作用,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享受到益處。以微課資源為例,專業教師就可以提前制作并發放,讓學生借助微課資源做好預習工作,讓學生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實際上,微課資源的妙用遠不止于此,教師還可以制作講解類微課、總結類微課等,致力于通過微課感染學生、影響學生,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同時促進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綜合素質等不斷進步和提升。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將信息技術轉化為信息化教學方法至關重要,它也是提升專業課程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推廣新的教學方法前,專業教師需要做好教學設計,提前制定教學目標、策劃教學活動、完善教學細節等,以適應中專生實際水平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實施教學。應用新的教學方法過程中,專業教師還應當巧妙設計和運用,如布置線上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超星爾雅平臺中了解和學習理論知識,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入案例佐證,引導學生推導解決問題方法,一方面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解決問題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科技文明改變了生活常態,也使得“教”與“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于信息技術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中職電工電子類專業中也應當推廣這一技術,力求構建出信息化的教學模式、教學空間,為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與此同時,中學生能夠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實現高效學習,進而能夠實現專業能力與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康迎曦,唐北平.混合式金課教學模式的信息研究與實踐——以《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軟件,2021,42(09):38-41.
[2]徐洋.淺談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職院校《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J].南方農機,2019,50(17):200-201.
[3]鄧楊.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高職院?!峨姽る娮蛹夹g》課程教學方法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8,15(16):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