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最近聯合發布2021年“新時代好少年”先進事跡,向社會推出全國各地32名優秀少年的先進事跡。其中,就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小學的六年級學生杭翌帆,作為廣東省唯一入選者光榮上榜。
科技夢想
杭翌帆于2010年3月出生,是學校小有名氣的“風云人物”。他品學兼優,還擔任了廣州市少先隊理事會理事、學校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委員的職務。
“在我的課堂上,他總是主動登上講臺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感覺哪里都能成為他的'舞臺'。”東風東路小學大隊輔導員邱小雪說,杭翌帆知識面廣成績優異,為人謙虛,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
“小孩子都喜歡玩樂高,我小時候就發現,大人花半個月才能拼好的模型,我兩三天就能拼出來。”杭翌帆說。這個偶然的發現,讓他知道自己在編程和機器人設計方面有一定的天賦,在父母的支持下,他開始參加相關的課程,并積極參加各種比賽,獲得不少獎項。
他是腦洞大開的科創少年。作為學校機器人隊的主力隊員,杭翌帆多次代表東風東路小學在國際、全國、省、市各類機器人比賽中榮獲佳績。
2020年4月,正是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最關鍵時間,廣州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機器人比賽也以視頻提交參賽作品的形式舉行。他與隊員合作的參賽作品“3D環境檢測機器人”以絕對優勢斬獲“2020年廣州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機器人比賽”一等獎第一名和第二十屆廣東省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項目小學組冠軍。
作為廣州市“少理事”和學校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委員,杭翌帆還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學校、少先隊的各項工作。作為學校“南山中隊”中隊長,他熱心班級與校園事務,努力為老師和同學服務。
“所有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都是我的偶像。”談及未來,杭翌帆說自己對物理最感興趣,最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在他看來,科技能幫助人類創造更好的明天。他在科學雜志上讀到過“薛定退的貓”,“薛定選把復雜的科學問題轉化成生活中的簡單事物, 讓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科學的奧秘, 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事情,我也想成為像他一樣的人。”
傳遞愛心
杭翌帆很忙碌。上學期間,他每天早上6:45準時起床, 洗漱后開始進行晨讀,復習前一天學過的知識內容, 為了節約時間,他會在上學路上吃早餐。
放學后,杭翌帆會優先完成作業,接著復習當天所學的知識,如果有時間,就會出門遛遛狗,或是踢足球。而他平時最喜歡的休閑放松方式,是閱讀, “我喜歡看一些科學期刊,另外偶爾也會看網絡文學小說。”
由于擁有較好的聲音條件,他在課余時間喜歡給動畫片配音,還拿著配音片段去參加比賽。
2019年,他為動畫片《百變校巴》里的“校巴歌德”配音。在知道自己擔任配音演員可以獲得一筆報酬后,杭翌帆琢磨著,“怎么讓這筆錢通過幫助別人來發揮更大的效用?”
那段時間,杭翌帆特別關注那些需要幫助的地區。后來,他在網上了解到共青團甘孜州委副書記袁雅遜因抗震救災而殉職的故事。他知道了袁雅遜創辦的“雅遜公益”,也聽說了甘孜州還有很多學生,因為家里貧窮無法繼續學業。一個想法在萌生——“我想為他們盡一份微薄之力。”
在父母的支持下,杭翌帆聯系到了共青團甘孜州委,用配音報酬設立了“雅遜公益——翌帆獎學金”。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獎學金項目最終確定了50名精準幫扶對象。2020年12月,在他的提議下,獎學金資助范圍拓展至小學生群體,共確定100位家庭貧困、亟須幫助的小學生作為幫扶對象。杭翌帆還向山區學生捐助了圖書、繪畫用具,并和他們分享自己讀書和繪畫的心得。
在學校中隊輔導員的幫助下,杭翌帆還利用假期,帶領“南山中隊”隊員攜手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工農街小學共同開展“手拉手讀紅書”活動,讓在不同環境成長的小朋友們通過誦讀經典紅書,交流心得。2020年11月,他又發揮自身特長,以廣州市“少理事”、小講師身份,積極參加廣州市少年宮組織的“高舉隊旗跟黨走”手拉手紅色研學活動,走進廣東脫貧“先行地”連樟村,為當地的少先隊員們講授網絡安全知識。
2020年初新冠病毒肆虐。在醫療物資最為短缺的春節期間,人在泰國的杭翌帆放棄了游玩的機會,與父母奔走在曼谷和清邁的大街小巷,在便利店、藥房、超市不停地尋找口罩。3月初,他以自己所在的四( 11)中隊的名義向母校和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工農街小學捐贈了一共4000個口罩。
“用真情點燃希望,用愛心成就理想,用夢想成就未來”——這是杭翌帆的座右銘。對于自己獲得的榮譽,杭翌帆覺得自己與“好少年”還有距離。“這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鞭策,我會朝著這個目標繼續前進,在未來,我希望可以成為科技強國的先鋒,與更多人一起傳遞更多的愛與真情。”
(本刊記者王晨輝)
·杭翌帆榮譽榜·
2020年8月,獲得2020年廣州市“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2021年4月,獲得2021年度廣東“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2021年12月,獲得2021年度“新時代好少年”稱號
2020年4月,獲得“2020年廣州市青少年機器人競賽創意機器人比賽”一等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