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水
2021年11月24日,聯合國婦女署在線上舉行紀念“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活動并發布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針對婦女的暴力現象,嚴重影響婦女的安全感。
2000年2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第54/134號決議,將每年的11月25日定為“制止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國際日”,號召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聯合起來,在這一天組織旨在提高公眾對暴力侵害婦女認識的活動。暴力侵害婦女行為始終是實現平等、發展與和平的障礙,是保障婦女和女童人權的障礙。只要暴力行為不消除,可持續發展目標“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的承諾就無法實現。
聯合國婦女署的這份報告名為《測量陰影大流行: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針對女性的暴力》。報告指出,從2020年初開始,突如其來的疫情進一步放大了女性在經濟社會結構中的劣勢,使中低收入國家的婦女和女童面臨更大的危險,給她們的健康和生活帶來了嚴重影響。與此同時還引發了另一場“陰影”大流行,使得“看不見”的暴力行為成為可能。報告列舉的暴力類型主要分為5種:口頭虐待(50%);性騷擾(40%);身體虐待(36%);拒絕基本需求(35%);拒絕溝通手段(30%)。
據統計,疫情期間約65%的受訪者稱曾遭受暴力侵害;約25%的受訪者表示家庭沖突變得更為頻繁;約70%的受訪者稱來自伴侶的語言或肢體虐待變得更為常見;約40%的受訪者感到在公共場所的安全感下降;約20%的受訪者甚至在白天都會感到單獨行走是不安全的。居住在鄉村地區的女性遭遇暴力的狀況明顯比居住在城市的女性嚴重,無職業女性遭遇暴力的狀況明顯比有職業者嚴重。
聯合國婦女署的報告特別談到,自疫情暴發以來,在急劇增加的暴力行為中,家庭暴力尤為嚴重。在全球范圍內,2021年有2.43億名年齡在15—49歲的女性遭遇過親密伙伴的性暴力或身體暴力。例如,法國有關家庭暴力的報告增加了30%。在塞浦路斯和新加坡,求助熱線電話分別增加了30%和33%。在阿根廷,和家庭暴力有關的緊急求助電話增加了25%。
家庭暴力是現代文明社會中的重要社會問題,也是社會病之一,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發生率較高。家庭暴力主要分為三類:身體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施暴者的施暴手段多種多樣,五花八門。既有肉體傷害,毆打、體罰、饑餓和性侵等,還包括精神傷害,像威脅、恐嚇、譏諷、羞辱,以及折磨、限制人身自由和故意毀壞財產等。
家庭暴力案件主要發生在共同生活的家人和親屬之間,施暴者與受害人之間具有特定親屬關系或者曾經具有特定親屬關系。這種暴力持續時間長,施暴者在不同情形下和不同時間段,利用不同借口,多次或者長期對同一個或幾個受害人實施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常具有隱蔽性,施暴者在家里或者室內采用打罵、侮辱、性侵等手段對受害人施暴,不容易被外界及時獲知。為此,許多家庭暴力事件未能在早期、中期被阻止,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
聯合國婦女署執行主任西瑪·巴魯斯指出,基于性別暴力的一個特點是不劃分社會或經濟界限,影響所有社會經濟背景的婦女和女孩。
報告在分析疫情期間家庭暴力案件增加的原因時指出,第一,人們對于疫情的關注遠遠高于其他方面,社會相應地削弱了遭受暴力行為女性的保護機制,致使她們尋求保護以及得到幫助的機會大大減少。第二,隨著居家隔離以及要求與外界保持距離等措施的實施,家庭成員之間密切接觸的時間增多,由于要應對額外的壓力或有可能遭受的經濟損失,親密伴侶間產生暴力的風險增加,女性及其子女遭受暴力的可能性顯著增加。第三,生計中斷和謀生能力喪失,許多女性失業,增加家庭的壓力,有可能加劇沖突和暴力。隨著資源變得越來越少,女性遭受經濟虐待的風險可能更大。第四,熱線電話、危機中心、庇護所和法律援助等其他保護服務項目正在縮減,使得被虐待的女性可能獲得的為數不多的幫助渠道進一步減少。
報告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當被問及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會向誰尋求幫助時,49%的受訪者表示會向家人尋求幫助,而只有11%的受訪者表示會尋求警局、庇護所、婦女中心等的幫助。但在公共場所發生性騷擾問題時,更多女性會向警方尋求幫助。
聯合國婦女署的報告強調,面對女性疫情期間在經濟參與、婚姻家庭、健康與教育等方面受到的重創,各國應加強統計監測和評估,從性別視角分析疫情對不同性別群體的影響,采取積極政策和應對措施。在當前政策安排中,應將女性特殊需求和婦女權益納入政策考量范圍,更加重視困難婦女群體的利益訴求,努力建設一個更加平等、更具韌性和包容性的世界。
2021年6月30日下午,聯合國“平等的一代”論壇在法國巴黎開幕,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該論壇由聯合國婦女署組織召開,墨西哥和法國政府聯合主辦。為期三天的論壇活動吸引多國民間青年組織和社會團體的代表到場,各方圍繞“打擊針對女性的暴力行為”“維護婦女權益與健康”“促進女性教育和經濟公平”等重要議題展開討論。

女性上街參與反對家庭暴力的游行
作為向世界婦女和女童提供400億美元承諾的一部分,聯合國“平等的一代”論壇啟動了性別暴力問題行動聯盟,以激發集體行動,推動投資,并取得具體成果。盡管存在與疫情大流行相關的限制,然而超過65萬名婦女和女孩獲得反對性別暴力的支持服務。
聯合國婦女署對一些低收入國家和地區的婦女與女童遭受暴力的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和快速評估,對面臨家暴風險的婦女和女童提供包括衛生、司法、警務、社會服務和求助熱線等相關服務。報告強調,盡管暴力侵害婦女行為持續蔓延,但這是可以預防的,為此提出了以下幾項行動建議:
一是提供資源,解決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計劃中針對婦女的暴力問題。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計劃應包括以證據為基礎的措施,以解決暴力侵害婦女和女童行為。這些措施必須是全面的、多部門的,并充分納入國家和地方政策。二是加強對遭受暴力婦女的服務,包括在疫情期間增加了現有風險因素和脆弱性的情況。必須繼續努力在大流行期間加強服務,包括庇護所、熱線和報告機制、心理社會支持以及解決有罪不罰問題的警察和司法對策。國家和地方政府必須彌補這些服務方面的差距,以便所有婦女和女童都能獲得這些服務。三是投資于中長期預防工作,以消除暴力侵害婦女和女童行為。預防工作應解決暴力侵害婦女行為的根源和風險因素。預防舉措可包括教育系統中的專門課程、對婦女和家庭的經濟支持以及通過媒體影響和改變社會規范的宣傳和信息宣傳運動。四是按性別收集有關疫情影響的數據。為了制定更好的政策,需要足夠的數據。必須包括按性別和年齡收集關于對暴力侵害婦女和女童行為的中期和長期影響的數據。應盡可能恢復面對面的住戶調查,應加強行政數據系統,以更好地評估應對服務的需求和能力。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