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當前,市場經濟環境日益復雜,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漸激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要想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使其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對企業發展狀況與市場競爭態勢進行綜合分析。同時,要重視人才因素在當今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不斷提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公共管理充分結合在一起,從而制定出更有益于企業發展的激勵機制,以此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增進員工工作的質量及效率,提高企業整體運轉速度,最終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章主要針對公共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實施路徑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實施路徑
引言: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對員工的激勵作用顯而易見,其不但可以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員工對于工作更具熱情及積極性,同時還可使企業內部及公共管理部門的氛圍更為積極,從而為企業及公共管理部門更好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公共管理及企業而言,盡管其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機制存在著一定的共同點,但也有著一定的差異,因而應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激勵機制的實質性效果。
一、新時代公共管理部門及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形勢
目前在公共管理部門及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面臨著新的形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突出的情況:
第一,社會多元化。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生產方式呈現多種多樣的特點,生活方式較之以前也有了巨大改變,與此同時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因而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由于社會多元化因素的影響,而存在著諸多的挑戰。
第二,利益至上觀念。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人們對于自身薪酬福利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甚至一些人由于金錢至上的觀念,不惜鋌而走險觸犯法律。因而在當前這種形勢之下,無論是公共管理部門還是企業都應注重精神獎勵及物質獎勵,這樣才能有較好的激勵作用。
第三,社會風氣逐漸惡化。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一些群眾理想信念缺失,這就造成了在企業與公共管理部門之中腐敗現象層出不窮。因此需要在制定具體的激勵措施之時,需要保證激勵措施的公平公正公開透明,這樣才能保證激勵機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二、公共管理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上的異同點
1.公共管理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上的共同點
公共管理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上的共同點主要包括發展目標相同、發展原則類似、管理手段相似。
第一,發展目標相同。在現代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制定一系列的激勵機制,還是在短時間內實現所制定的管理目標,人力資源管理的工作內容其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人才以維持整個系統正常運營。無論是在公共管理方面,還是在企業管理方面,人力資源管理的激勵機制,都可加強對于工作人員的培養力度,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使工作人員更能滿足工作崗位的要求,提升整個系統的運營效率;同時,良好的激勵機制還能提升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使工作人員能充分發揮其自身潛力,從而改善整體工作氛圍,其既有利于員工個人的穩定發展,又有利于公共管理部門或企業的長足進步。
第二,發展原則類似。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公共管理,其都遵循共同發展的原則,即將公共管理或企業自身的發展目標與其人才目標結合在一起,使企業或公共管理的激勵機制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在激勵機制運行過程中,應將物質激勵及精神激勵放在同樣重要的位置之上,使員工能通過自身努力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通過給予優秀員工物質獎勵,可使其工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的認可;同時還需要注重精神激勵,即在精神層面上(如采用領導行為激勵法、榜樣典型激勵法、情感激勵法及獎勵懲罰激勵法等)對員工進行獎勵,使員工能夠得到更為強烈的自豪感、歸屬感及成就感,使員工盡心盡力為實現發展目標做貢獻。
第三,管理手段相似。無論在公共管理及企業管理之中,人力資源管理手段具有相似性,兩者都是以薪資福利為主要手段,其中主要包括為員工提供豐厚的薪酬福利、拓寬員工的晉升之路等,這樣才能使所有員工處于公平的競爭環境下,能夠切實發揮出員工自身的優勢,防止人力資源流失現象的出現。比如,為員工辦理五險一金,可以使員工維持穩定的生活水平,使員工能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為員工提供職業培訓機會,可使員工自身專業水平得以提升,為員工個人穩定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此舉也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
2.公共管理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上的不同點
公共管理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上的異同點主要包括作用不同、效果不同、側重點不同及程序不同。
第一,所發揮的作用不同。公共管理部門其本身就具有公益性及公共性的特點,其能夠彰顯政府層面與社會利益、群眾利益之間的關系,因而公共管理部門其激勵機制的主要作用是調動員工群體的工作熱情及積極性,使公共管理部門的工作氛圍得以活躍起來,從而為社會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但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其制定激勵機制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通過一系列的激勵措施使員工自身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為提升經濟效益及增強企業整體競爭力奠定基礎。
第二,產生的效果不同。現階段公共管理部門官僚主義思想依然濃厚,部分公共管理部門其對員工的考核機制及獎懲機制并不完善,因此公共管理部門不完善的激勵機制無法使公共管理工作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使一些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嚴重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但在企業管理工作之中,激勵機制其實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激勵機制使得企業員工在工作中具有極高的工作熱情及主動性,對優化企業員工工作氛圍有著顯著的作用;同時激勵機制也會給予員工一定的壓力,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及創造性,使員工之間具有良好的競爭力,從而更好地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
第三,側重點不同。由于政府與企業兩者組織的差異性,這就造成了公共管理與企業管理兩者激勵機制的實施具有不同的側重點。公共管理的側重點是使職工更具有服務意識及責任意識,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提升公共管理部門的整體服務質量,因而政府公共管理部門的激勵機制主要是提升員工自身的道德感及整體素質。而企業激勵機制的側重點則與政府公共管理部門不同,企業實施激勵機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自身形象不受損害,同時提高員工整體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質量,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及市場競爭力。
第四,程序不同。政府與企業在實施激勵機制過程中程序不同,公共管理在其管理過程中會采取一些法律手段,嚴格限制私自改變激勵內容,從而保證激勵機制的規范性,保證員工激勵過程中的公平公正。但與政府相比,企業所制定的激勵機制更多地考慮的是企業實際需求,因而其激勵機制實施的主要目的是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但企業激勵機制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企業發展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同時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其激勵機制會有些許差別。
三、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在公共管理及企業之中的應用方法
1.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在公共管理的應用方法
在公共管理領域,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實施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注重員工的物質獎勵。公共管理部門在應用激勵機制之時應注重員工的物質獎勵,物質獎勵能夠直接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及積極性,能夠保障工作人員以更強的責任心來制定各種決策,同時還能提升員工的自身道德水平,使員工以較高的道德感來處理各類工作。不過在實施物質激勵機制之時,需要讓員工理解物質激勵背后的深層次含義,使員工在工作中更具積極性及責任感,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政府公共管理部門,為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公共服務。同時,為了保障公共管理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作用,管理人員應將員工實際工作質量及物質獎勵結合在一起,合理調整物質獎勵的范圍,還應將精神激勵作為輔助激勵方式,全面提升公共管理領域員工的服務意識。
第二,靈活應用激勵機制。相較于企業管理,公共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不管是公共管理激勵機制政策的制定還是之后的具體實施,都需要遵循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使公共管理激勵機制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同時,由于公共管理各個部門職能的差異性,激勵機制的具體實施過程及最終實施結果可能存在著一些差異,這就需要制定激勵措施的人員在確定激勵內容之時進行深層次的考慮,對獎懲機制及考核標準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保證激勵機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使公共管理人員有效地解決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
第三,拓寬激勵渠道。在公共管理領域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手段過于單一,導致激勵措施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企業具有靈活的激勵渠道,故而這是公共管理部門需要學習的部分。因此為了提升激勵機制的作用,公共管理部門需要拓寬激勵渠道,如使用責任激勵方法或目標激勵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改善整個公共管理部門的氛圍。
2.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在企業之中的應用方法
在企業管理領域,人力資源激勵機制實施路徑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轉變企業的相關理念。在市場經濟日漸成熟的今天,企業與企業之間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市場競爭,這就需要企業轉變原有理念,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先進管理理念,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注重人才及培養人才,整合相關人力資源以提升人才競爭力,充分發揮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作用,使人才真正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對于企業管理者而言,需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科學安排工作人員的崗位,積極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與企業發展充分結合在一起,進而提升企業員工的綜合水平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實現企業經營效益最大化。
第二,確保激勵機制的穩定性。與公共管理部門相比較,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其所實施的激勵機制需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靈活的激勵機制才能促進員工穩步發展,使員工能夠全心全意地為企業工作,這樣既能為企業自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又能夠使企業競爭力得以提升,然而如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太靈活也不可,需要把握好度。此外,過于穩定的激勵機制很可能意味著較高的員工淘汰率,因而企業需要做好其激勵機制的穩定性的正確調整工作,這樣才能使員工安心工作,使員工歸屬感、認同感得以提升。
第三,提升激勵機制的規范性。在企業制定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之時,需要考慮到企業自身發展狀況及市場整體競爭情況,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制定的激勵政策的穩定性。企業在制定激勵機制之時,需要進行多樣化的創新,然而一些企業盲目追求自身經營效益而制定規范性欠缺的激勵機制,這反而對企業自身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企業在制定自身激勵機制之時,應學習公共管理部門的相關經驗,使員工對激勵機制進行及時的監督,使激勵機制更為公正公開透明,從而充分發揮激勵機制的作用。
四、公共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實施路徑
1.加強專業隊伍的建設力度
無論是企業還是公共管理部門,在其發展之中,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十分重要的。因而應充分結合企業管理的目標或公共管理的目標,科學合理地選擇相應的培訓內容及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這樣既能提升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又能為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儲備豐富的人力資源,進而有助于其長久的發展。同時,還可以針對企業的性質及公共管理部門的性質,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育計劃,這樣不僅對員工自身發展有益,而且員工自身素質水平得以提升又能直接作用于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最終促進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更好發展。
2.確保激勵機制的合理性
為了使激勵機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需要制定相應的措施,以保障激勵機制的有效落實,從而實現對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而這就需要遵循企業或公共管理部門的發展目標來制定相應的策略。對于公共管理部門,所制定的激勵機制需要與公共管理部門現狀相結合在一起。通過對激勵機制的有效應用,可以提升其整體服務質量水平,可以為公眾帶來優質的公共服務;而對于企業管理而言,應考慮到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狀況及其所處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時調整激勵機制,以確保激勵機制的合理性,從而使激勵機制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才能提升企業的凝聚力及競爭力。
3.創造積極的工作環境
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實施,是以物質激勵為核心,以精神激勵為輔助,這樣才能使企業內部及公共管理的人力資源得以發展,使企業及公共管理部門的運行更為高效;同時良好的激勵機制還能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改善員工的價值觀念及思想觀念,進而調動員工工作環境的整體氛圍,使員工在積極的環境之下進行工作,而積極的工作環境,無論是對于公共管理還是企業而言,都是有益于其運行效率的提升。
4.提升激勵機制的權威性
在公共管理及企業激勵機制實施過程中,應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對激勵機制實施過程予以相應的監督及管理,保障公共管理部門及企業的員工個人利益不至于受到損害,為員工提供優厚的福利待遇,使員工能夠全身心地融入到工作崗位之中。同時,公共管理及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實施,有助于更好地解決員工工作之中所面臨的問題,為員工與企業及公共管理部門的溝通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因此激勵機制的實施有助于提升企業及公共管理部門的整體效率。
五、結語
人力資源管理在公共管理領域及現代企業管理之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則有助于公共管理及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進而使公共管理部門的整體服務水平得以提升,使企業的經營效益及整體競爭力得以改善。因而文章主要分析新時代公共管理部門及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形勢,闡述公共管理和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上的異同點,研究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在公共管理及企業之中的應用方法,最后再來分析公共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實施路徑,從而使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更好地作用于公共管理部門及現代企業的整體效率的提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偉,滿彩霞.企業社會責任:一個亟待公共管理研究關注的領域[J].中國行政管理,2019(11):145-151.
[2]彭巧胤.我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績效管理優化研究——評《現代高績效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21,36(02):115-116.
[3]陳雅芝,王婉怡.公共管理與企業管理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對比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19):103-105.
[4]曾鈺媛夢.淺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J].中外企業家,2019(01):81.
[5]夏茜.新公共管理視角下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9(05):107-108.
[6]唐素梅,肖家美,張志勝.基于期望理論的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研究[J].蚌埠學院學報,2016,5(02):80-83.
[7]次照輝,宜子江.公共管理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的路徑用[J].全國流通經濟,2021(19):108-110.
[8]鄧彩霞.基層公共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完善與創新研究[J].理論觀察,2021(05):64-66.
作者簡介:白潔昕(2001.07- ),女,漢族,山東淄博人,本科,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