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彬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必須抓好后繼有人這個根本大計。”安岳縣著眼后繼有人根本大計,樹立戰略發展眼光,夯實基礎提質增量,源源不斷培養造就堪當高質量發展重任的骨干力量。
系統鍛造青藍相繼的干部隊伍。著力在系統規劃、長遠培養上下功夫,加強頂層設計,選好育優用準,充盈年輕干部“蓄水池”。一是大格局統籌謀劃。成立干部隊伍建設規劃專門機構,把年輕干部隊伍建設與干部選任、職級晉升一并統籌,健全優秀年輕干部調研分析、跟蹤培養、動態補充制度體系,建立行業部門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責任制,形成協同共管、接續培養的良好局面。二是大視野識別儲備。放眼各戰線各領域各行業,開展重點考核調研,全方位掌握優秀年輕干部情況,力爭5年時間培養儲備“90后”正科級干部100名、“95后”副科級干部200名。三是大規模培養歷練。深入實施“提能鑄魂”互派計劃和“青檸”成長計劃,有計劃地把年輕干部放在重大任務、關鍵崗位去磨礪成長,動態建立近期成熟、中期成長、遠期潛力“三型干部清單”,對條件成熟的年輕干部及時提拔任用。
全面激活奮勇當先的黨員力量。堅持把黨員隊伍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來抓,突出結構優化、資源整合、事業驅動,造就一支有強大戰斗力的先鋒隊伍。一是發展吸收突出年輕化。制定發展黨員工作中長期規劃,力爭3年時間吸收入黨積極分子6000名,新發展黨員2000名,其中新發展30歲以下黨員不低于50%、35歲以下黨員不低于80%。實施“六個專項計劃”,加大從產業工人、青年農民等群體中發展黨員力度。二是教育管理突出精細化。創新“線上+線下”培訓模式,集成紅色資源推出黨性教育精品線路,用好“組工‘檸’聚力”等新媒體平臺,實現黨員全覆蓋系統培訓。全面規范黨組織關系轉接和失聯黨員重新納入組織管理,做到嚴在日常。三是作用發揮突出常態化。完善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十項制度,常態開展大調研、大走訪、雙報到、“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創新實施“民生攻堅、紓困幫扶、志愿服務”三大主題行動,引導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持續匯聚事業需要的優秀人才。樹牢“抓人才就是抓發展”理念,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大人才集聚力度,拓展協同發展空間,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一是抓機遇創示范。全力創建全省人才工作先行區,積極爭取政策、項目、科研、資金傾斜支持力度,高質量完成26項具體創建任務。全力建設四川省選調生實踐鍛煉安岳基地,扎實做好機制建設、硬件配套、服務保障等工作。二是建平臺引活水。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建好用好檸檬產業技術研究院、石窟研究院、天然氣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三大平臺”,采取人才掛職、高層次人才引進、權威專家帶領等措施,加強檸檬種植營銷、文物保護開發、能源轉化利用“三支人才”隊伍建設。三是強保障優環境。調整縣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職能職責,設立20個“普州英才事業編制”,加快推進人才公寓建設。完善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育辦法,建立宣傳推介、金融扶持、增量分成等利益鏈接機制,讓各類人才競相成長、實現夢想。(作者系中共安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