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禮
摘要:在小學的高階段語文教學中,語文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一個教學整體。閱讀是提升寫作技巧、寫作能力、寫作綜合素養的有效基礎,而寫作是反映閱讀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表達。兩者不可割裂,應該互相借鑒,互相輔助,共同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實踐證明,只有將閱讀與寫作相互結合起來,綜合進行小學語文能力的訓練,才能把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到位,促進語文教學目標最終達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寫作教學
1.當前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學現狀
目前,教學用書的種類越來越多。面對各種各樣的教材,學生不能很好地分析教材。小學生處于事物認知的初級階段,鑒賞能力和主體性較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按照課程標準和學校安排完成教學任務,對教材的選擇重視不夠。因此,小學生在選擇書籍時會受到間接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能力。加上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缺乏一定的創新。在閱讀和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注意二者的結合。教師大多按照教學課程標準和學校安排開展教學活動,這在教學模式中容易被忽視,不利于小學生讀寫的有效結合。很多的學生在面對老師布置的閱讀問題和寫作內容,沒有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寫作方面,一些學生大多是敷衍的,他們的作文大多是詞語的堆砌,沒有自己的特色,這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2.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銜接策略
2.1摘抄關鍵語句,鍛煉寫作情感升華
每個小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階段都會經歷摘抄的過程,對寫作素材的摘抄,能夠對小學生的基礎語文知識形成有效的積累,可以讓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信手拈來,游刃有余。通過摘抄優美語句,通過摘抄名言警句,可以豐富學生的閱讀認知,同時養成良好的經典語錄總結。在寫作過程的應用過程中,可以活學活用,可以借鑒別人的寫作思路,可以加深對經典文章經典詞句的理解,從而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比如《桂花雨》一文中,作者通過“桂花”這個載體,盡情地描述對故鄉的熱愛之情,利用很多細節性的描寫,通過記錄和“桂花”有關的場景描述描述,最后通過一句“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升華了整個文章的情感。這篇文章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情感表達都有很大的幫助。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積累一些描述或表達家鄉的情感的詞語和句子,以及在此過程中可以使用的“關鍵性”語句,以便深入理解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文章中,從而實現閱讀中所學知識的有效運用。
2.2
教師要在小學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過程中,教會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不斷的給學生提供自主閱讀的機會,助力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自我探究的好習慣。在閱讀過程,中小學生可以通過劃重點的方式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寫作意圖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時對于應用寫作技巧的地方要予以重點標示。通過這樣的自主閱讀習慣,可以加強學生的詞語運用能力、語句模仿能力,不但能夠使小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技巧,更能夠讓小學生對經典文章內容予以深度的消化吸收,轉化成自己的語文能力。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大量的自主閱讀,能夠鍛煉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建立閱讀向寫作的有效輸出途徑,使小學生的文章骨架分明,血肉健全。
例如在教學《珍珠鳥》一文時,由于文章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和情境都非常優美,語言內涵非常豐富,情感豐富。在本文的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朗讀充分感受文章的主題,體驗文章優美的語言之美和思想內涵。對于文章中一些深奧的語言,學生需要進行深入的閱讀和思考,這對初步審美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構建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在這一深度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整篇文章的意境,分析意境中的句子,分析詞語和句型的表達。課后,你可以通過讓學生接觸他們自己的生活現實來談論那些在生活中激發你情感的人和事。文脈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魅力和氣質的集中體現。讓學生充分理解文章的語境,幫助學生構建文章的靈魂,從而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2.3
閱讀材料本身就是一種寫作素材,它其中包含著優美的語句、深刻的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技巧。將這些閱讀材料與小學生的寫作練習充分地結合起來,可以讓小學生的文章內容更加充實,不會寫出像流水賬一樣的作文。在對閱讀材料的有效分析過程中。學生可以形成自己的發散式思維,還能夠發揮想象力,有助于自己文章結構和文章內容的生成。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用的書籍,讓學生在課外進行閱讀。閱讀的過程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原生動力,讓學生屏除在課堂上那種被動式的學習方式,針對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閱讀材料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基本的語文常識,還能夠讓學生自我分辨閱讀的價值,讓學生更有興趣、更有動力去進行閱讀材料的分析,閱讀材料的解構,從而為自己的寫作之路不斷的提供豐富的素材和動力支持。
以《鳥的天堂》一文的學習為例,通過播放相關動畫片段,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創設情境,理解閱讀,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了解文本的視角轉換和閱讀中巧妙的情境設計,然后根據閱讀收獲提供素材,讓學生走進校園,自己寫一個故事與大家分享,這也是對學生閱讀效果的測試和評價。
總結
總而言之,寫作和閱讀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兩種語文學習工具。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挖掘寫作素材的內涵,從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而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注意一些詞句的積累,寫作技巧的培養,寫作思想的升華,這樣有助于在閱讀過程中促進閱讀分析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江小芬.淺論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環節的有效開展與銜接[J].東西南北:教育,2019(15):1.
[2]曾彩霞.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環節的有效開展與銜接[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1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