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
藝術歌曲的表演是聲樂表演非常重要的載體,需要演唱者運用嫻熟的演唱技巧,融入鋼琴伴奏,目的是能夠將音樂形象更好的塑造,為作品藝術性的提高增光添彩。鋼琴伴奏的類型多種多樣,如果站在聲樂視角下可以劃分為獨唱、重唱、合唱、協奏、重奏等,可以說是綜合性較強的藝術表演形式。藝術歌曲表演過程中,聲樂與鋼琴伴奏二者是相互協調與融合的,只有達到平衡之美,才能演奏出優美的歌曲作品。而本文研究通過對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的互補之美、契合之美以及融合之美進行重點分析,通過具體藝術歌曲曲目的呈現,進而突顯出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時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補充、相得益彰。
[關鍵詞]藝術歌曲;聲樂;鋼琴伴奏;平衡美
[中圖分類號]J6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7-2233(2022)07-0031-03
藝術歌曲中聲樂伴奏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鋼琴伴奏又是其中較為出色的形式之一,在很多規模較大的演唱會、音樂會中,都能夠看到鋼琴出色的伴奏,帶給聽眾不一樣的音樂體驗,這主要歸功于聲樂與鋼琴伴奏間巧妙的配合,在相互協調與依存中,不僅詮釋了音樂作品內涵,而且使聽眾充分感受到了由聲樂演奏同鋼琴伴奏融合產生的平衡之美,領會到表演以外的情感魅力。基于此,本文通過對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的互補之美、契合之美以及融合之美進行分析,進而充分體現二者間的平衡之美。
一、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的互補之美
(一)相互依存,平衡統一
第一,若在藝術歌曲演奏時,缺少了鋼琴進行伴奏,那么整個聲樂表演單調枯燥,演唱者如果表演時聲帶出現問題,或者嗓音無法正常出聲等較為特殊情況發生以后,便會導致失真、跑調,如果無伴奏的時候,這些失誤便極易被放大,進而造成整個演出效果較差。 [1]藝術歌曲演奏時,鋼琴伴奏可以對聲樂旋律給予補充,完美呈現歌曲藝術形式。演奏者要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對歌曲意境、思想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理解,演唱者、演奏者間互相配合,音樂作品才能出色的演繹,影響力增強。
第二,通常情況下,鋼琴在彈奏的時候音域廣,而且具備了較強的情境感染性,流暢的音色在不斷變換,所以鋼琴演奏吸引力很強,若是將這些優點充分運用到藝術歌曲聲樂演奏過程中,不僅可以確保音準更加準確,而且氛圍感更強,所獲得的效果是鋼琴獨奏無法達到的。
第三,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不管是在意境抒發,還是在氛圍營造方面都具有相互補充的作用。眾所周知,藝術歌曲作品創作側重點在于引發聽眾思考,通過營造意境氛圍,領悟到作品背后所蘊含的豐富內涵,聽音樂,仿佛在聽故事,進而實現情與景的相互融合,這便是藝術作品的最高境界。要想將作品內涵得以準確充分的表達,就要求在鋼琴伴奏過程中巧妙地運用琴聲音色展示情緒,同樣也需要演唱者運用一定的技巧,結合表情、肢體語言等,給予聽眾視覺及聽覺雙重享受。
(二)互補互助,相得益彰
第一,鋼琴伴奏要在藝術歌曲表演中,可以發揮其音準匡正功能。藝術歌曲演奏時要確保完整性,而速度、音準以及節奏又是其中的關鍵,需要演唱者根據曲譜旋律在鋼琴伴奏的帶領下,對節奏的急、緩,速度的快、慢準確把握,進而實現伴奏同聲樂同步完成,協調性更強。但很多演唱者對于自身音高、音準要求較低,多借助視頻、音頻的觀看來演唱。而此時便可借助鋼琴伴奏彌補音準問題,琴聲同歌唱配合默契,意境氛圍越來越濃,情感表達更加流暢。
第二,鋼琴伴奏時,音樂表現力的增強需要鋼琴語言情緒充分表達。音色、力度以及節奏是鋼琴伴奏中的重點,即使音符音高是相同的,但是演奏力度不同時依然會有不同的效果。若同首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時音區、形式等不同,所獲得的情緒也就不一樣,演唱者氣息、音色、咬字吐字的把握程度同樣也會有變化。鋼琴演奏力度發生變化影響旋律聲部,和聲效果不同。 [2]所以鋼琴節奏、速度以及音色在情感表達方面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音樂情緒隨速度變化抒發多樣美感,緩慢、緊張、抒情等均是由速度改變實現的。藝術歌曲演奏時,鋼琴伴奏可烘托出情感,演奏者伴隨琴聲捕捉到情感抒發的點,將音樂作品更好的呈現。藝術歌曲演唱時,歌聲能夠對伴奏音旋律烘托,同時將作品要表達的情感充分展示,而鋼琴伴奏的融入使歌聲更具感染力,音樂形象更加鮮明,促進演唱者情緒達到高潮,演奏時的情感,再加之嫻熟的技藝以及崇高的音樂修養,便會將藝術歌曲聲樂表演推向高潮。鋼琴伴奏者要與演唱者情緒處于同一水平線上,輕快曲目的演奏過程中,鋼琴伴奏者要結合演唱者音色特征,音域的寬度,音量的大小,進而處理好細節以及段落間的銜接,充分考慮到演唱者技術,二者配合將速度以及音量控制好。如果鋼琴伴奏同聲樂情感一致,此時便可以將作品意境完美呈現,聲音與旋律融為一體,伴奏者、演唱者、聽眾三者情感迸發,產生共鳴,達到了情景交融目的。
第三,鋼琴伴奏可以使演唱者將音樂作品完整的表現出來,藝術歌曲演唱時,一般情況下,鋼琴伴奏會對人聲進行補充、呼應,確保結構整體化,強化人聲特色。歌曲伴奏時涉及到的引子、間奏、尾聲功能多樣,而且很多規模較大,在每個段落中起到了承上啟下作用,使音樂作品更加豐富,藝術形象更加完美。 [3]比如在《我愛這土地》鋼琴伴奏時,前奏、間奏由六連音琶音組成,而且隨著調式調性的變化,速度快速轉變。尤其是第一段、第二段銜接處,三連音、六連音交替,不僅規模大,而且速度、力度變化較快,充分表達了對祖國熱愛之情。需要在鋼琴伴奏時演奏功底要扎實,能夠彈奏清晰的音符,旋律要流暢,伴奏時要同演唱者配合,演唱者要將氣息、情感、速度把握好,鋼琴伴奏可提醒演唱者速度、力度的使用程度,進而實現情感的充分抒發。
二、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協調之美
(一)音準和節奏之間的協調
在藝術歌曲聲樂表演過程中,鋼琴伴奏與聲樂間的融合,使演唱者不管是在音準,還是鋼琴伴奏時,找到二者的協調點,音準間相互調整,進而確保正確音色的發出。在鋼琴伴奏同聲樂演唱在音準上處于同一水平時,便可以使音樂藝術更具表現力。藝術歌曲表演環節,演唱者是不是可以完善地呈現音樂特色,直接關系到了聲樂表演藝術性、完整性,若演唱者無法根據音準將歌曲演唱出來,便會影響到演唱的效果,難以充分展示演出整體性、藝術性所帶來的豐富體驗。演唱的時候,如果將鋼琴伴奏融入其中,演唱者便會如魚得水。鋼琴伴奏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給予演唱者引導,幫助正在演唱的人員快速找到正確音調,實現音準同節奏間的相互協調,節奏韻律的配合,更是將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相互協調作用充分體現。鋼琴伴奏可以使演唱者中音、高音及低音準確找出,音準度大幅度提高,實現情緒快速轉變。若音樂呈現出較快的節奏,演唱者便可以根據節奏,及時調整情緒,表現出興奮;或音樂呈現出較慢節奏,演唱者則呈現的是輕松愉悅的情緒,促使藝術歌曲在表演時內涵更加豐富。
(二)音色和音量之間的協調
藝術歌曲表演過程中,聲樂演唱者要給予音色、情感間相互協調以及配合高度重視。在曲目演唱時,聲樂表演表象形式中,具有特色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民族音樂,還是通俗或者是美聲,不同的音樂表現形式就充分體現在音色的不同上,要想把握好不同音色變化特點,就要將音量變化協調好。不同音樂形式間又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鋼琴伴奏時,由于不同音樂形式差異進而呈現的表演效果也會有所不同。若演奏時,鋼琴伴奏聲音很小,便很難將演唱者表演能力烘托出來,因此,聲樂演唱時要結合不同作品不同類型,對鋼琴伴奏音色及時轉換,同時還要協調好伴奏時音量比例關系,確保藝術歌曲演唱過程中,細節的呈現依然是完美的,其中既包含著旋律,同時又涉及到了聲音線條等。特別是在中低音音色中,旋律線條呈現的不同變化,同樣也可以使聽眾感受到寬廣厚重的音域所帶來的魅力,低音重疊時,音色被襯托得更飽滿,情感更加豐富,而此時便突出了鋼琴伴奏最佳藝術效果。
(三)節奏與旋律之間的協調
在藝術歌曲中,情感的表達需要優美的旋律給予輔助,也可以說旋律是聲樂表演中具有代表性的藝術語言,作品風格以及類型往往通過節奏與旋律體現,對于聲樂表演效果影響較大。鋼琴伴奏時同聲樂表演時的節奏與旋律不同的時候,就需要鋼琴伴奏者、演唱者對自身曲調以及節奏明確,同時還要充分考慮到節奏與旋律上的迎合,只有將二者依賴性、平衡性關系完美的詮釋,才能保證鋼琴伴奏同聲樂表演更加和諧。
(四)氣息與語氣之間的協調
情感是藝術歌曲深入人心的關鍵,將伴奏同演唱等多種元素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進而充分展示作品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意,此時的藝術歌曲聲樂表演效果也是最為理想的,這就需要演唱者能夠對語調、氣息等音樂語言巧妙的運用,進而做到情感抒發更加清晰、更加直接。在藝術歌曲聲樂表演中,技巧運用同情感表達結合,對于聲樂表演情景的營造非常有利,使觀眾在觀看表演過程中,除了直觀感受伴奏、聲樂的美妙之外,還可以體會到作品創作的情感及內涵。鋼琴伴奏時,借助各種各樣觸鍵技術,與聲樂演唱者演唱技巧的靈活運用配合,保證了語氣、音色能夠恰當地表現出來。例如在觸鍵的時候,指法力度的運用會伴隨音階上下動、弦漸進方向發生微妙變化,呈現出來的聲音及情感都處于最佳狀態。
三、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的融合之美
(一)聲樂與鋼琴伴奏之間的主客體關系
很多藝術歌曲的演奏都會考慮到將鋼琴伴奏融入其中,主要是由于這樣也可以使聲樂表演更具感染力,鋼琴伴奏者不僅擁有高超的技藝,而且手指非常靈活,識譜能力、音樂感知力較強,但是卻無法充分地認識到聲樂與鋼琴伴奏間和諧的重要性。 [4]如果站在主客體視角而言,聲樂演唱為主,鋼琴伴奏為客,在藝術歌曲的演唱過程中,演唱者情感的抒發,力度的變化,都需要鋼琴伴奏給予烘托。例如藝術歌曲《萬里春色滿家園》高潮部分的演唱過程中,鋼琴伴奏采用的是八度音程級進、震音給予輔助,進而將聲樂演唱環節突顯出來。
在聲樂表演時鋼琴伴奏如何才能做到對音樂的更好處理,這就要求結合演唱者的表演特點。鋼琴伴奏者需要以演唱者演唱方法、技巧、能力為依據,對鋼琴表演時的節奏進行合理調整。不管是在歌曲表演的哪一環節,鋼琴伴奏者都應該以作品要求為基礎完成相應的彈奏,實現各個環節的巧妙銜接。在演繹作品時能夠做到思維的快速轉變,確保藝術歌曲聲樂表演能夠出色的完成。
(二)聲樂與鋼琴伴奏之間速度的融合
藝術歌曲表演時,每一個作品都會涉及多個節奏,不同的層面,一些段落節奏較慢,一些段落節奏較快。例如在《小路》這首藝術歌曲演奏過程中,中間位置的節奏要明顯比前段、后段更快,呈現出慢、快、慢節奏感,若演唱過程中聲樂與伴奏配合不到位,便極易失誤。因此在間奏段落進入的時候,鋼琴伴奏就需要結合節奏變化提示聲樂演唱者,聲樂演唱者要對歌曲節奏、情緒表達給予重視,時刻關注。在演唱的時候,演唱者可在內心默默打拍,確保咬字緊湊。鋼琴伴奏者要做好時刻將頻率及速度轉換的準備,與演唱者保持同一步調,自然的將樂段間銜接在一起。如果站在理論角度,聲樂與鋼琴伴奏時,節奏感、韻律感要好,不管是演唱,還是彈奏都應該以曲子要求為主。表演時,演唱者要融入自己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在此基礎之上實現創作改編及創新,某一段落可完成個性化處理,或弱或強。鋼琴伴奏時則要緊密聯系演唱者節奏,除了用眼睛仔細觀察以外,還要用耳朵、用心去傾聽、去感受,進而做到節奏的快速調整,情感的充分抒發。聲樂與鋼琴伴奏練習或者表演時,除了要以曲子譜面為基礎以外,更重要的是對作曲者真情實感深入了解,進而做到完善詮釋。
(三)聲樂與鋼琴伴奏之間情感的融合
在藝術歌曲中聲樂與鋼琴伴奏間情感美體現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由舒伯特創作的《小夜曲》,第一句歌詞結束后便通過鋼琴伴奏來將此歌曲藝術特色展示出來,雙音演奏使聽眾情感達到了高潮。歌曲后段更是將鋼琴旋律同聲樂演唱平衡之美展示得淋漓盡致,兩種藝術形式仿佛以對話形式互訴情長,旋律與歌詞統一化,再加之鋼琴伴奏對聲樂旋律的進一步延續,使得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可以說舒伯特音樂藝術創作上聲樂與鋼琴伴奏這一特殊表達形式的呈現做到了渾然天成,使歌曲聲樂部分同鋼琴伴奏不僅僅在節奏上達到了融合,而且情感上融為一體,使聽眾獲得了聽覺及視覺上不一樣的體驗。鋼琴伴奏中音樂表現力的豐富性,搭配上聲樂表演時樂曲的節奏感,充分展示了音樂的魅力。
結 語
藝術歌曲聲樂表演過程中,聲樂演唱以及鋼琴伴奏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整體。換言之,鋼琴伴奏能夠很好的彌補聲樂演唱過程中的一些紕漏,使聲樂演唱者能夠更加完美的將曲目情感表達出來,只有將聲樂演唱與鋼琴伴奏達到互補性、心理與技術上的契合性,才能夠使二者處于平衡協調狀態下,盡展平衡之美的同時,促進聲樂演唱者、鋼琴伴奏者以及觀眾間的情感共鳴,促進藝術歌曲曲目表演達到較高水平。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