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新月 徐家園 賈晨辰
摘? 要? 國網江蘇電科院探索黨建引領下科技創新驅動、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文化建設和文明品牌塑造“四維一體”價值提升工程,將黨的建設有機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之中,實施“黨建+科技創新”工程,創新電力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構建特色電力企業文化,塑造“電博士”品牌,奮力開拓人才建設高地、成果產出高地、品牌建設高地和文化軟實力高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 黨建引領;國有企業;“四維一體”;價值體系
國網江蘇電科院(以下簡稱“蘇電科”)充分發揮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將黨建工作內嵌融入公司經營管理全過程。通過探索黨建引領下科技創新驅動、專業人才培養、特色文化建設和文明品牌塑造“四維一體”價值體系建設工程,凝心聚力,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奮力開拓人才建設高地、成果產出高地、品牌建設高地和文化軟實力高地,推動“蘇電科”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要通過加強和完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使國有企業成為黨和國家最可信賴的依靠力量”。黨組織是國有企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肩負著保障和監督國家方針和政策的貫徹落實、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推動企業思想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工會活動、引領新時代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職責。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堅持黨的領導、涵養政治生態、永葆政治本色是推動中國共產黨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障。“蘇電科”注重講好“蘇電科”故事,弘揚“蘇電科”精神,在發揚革命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教育黨員干部形成正確的義利觀的同時,深化“文化鑄魂、文化賦能、文化融入”專項行動,實現國網公司企業文化在“蘇電科”的生動實踐,持續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蘇電科”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國有企業發展的使命宗旨,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思想覺悟和理論水平,推動黨員干部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為價值導向,在國家科技創新重大戰略實施中守初心、擔使命。黨的組織建設是培養干部人才的核心。“蘇電科”樹立“講政治、強能力、重實干、求實效”的用人導向,拓寬選人視野,優化隊伍結構,建設一支講政治、勇擔當人才隊伍。黨的作風建設是塑造文明品牌的核心。優良的作風是黨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標志,關乎民心向背、關乎執政未來。大力推進黨的建設,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價值體系建設。
一、科技創新驅動是價值體系建設的動力
科技創新是國有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和自立自強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有企業要做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排頭兵、做創新驅動發展的排頭兵、做實施國家重大戰略的排頭兵”。科技創新是“蘇電科”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關乎企業的生存發展與前途命運,既要爭做新型電力系統可實施可推廣的系統化解決方案“開拓者”,創造人民滿意、市場認可、環境友好的產品和服務,又要做好當前運行電網中解決疑難雜癥、提升效率效益的“守護者”,供給市場更多實用性技術應用和高精尖裝備,實現電網運行提質增效。“蘇電科”黨委把堅持黨的領導與戰略引領深度融合,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相融并進。深化“黨建+”工程,促進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黨建專業供給側能力不斷提升。實施“黨建+科技創新”工程,落實省公司“黨建+”示范點建設要求,形成了“黨建領航指方向、支部領路做指導、黨員領銜當榜樣、專家領軍增力量”的工作體系。構建“立體式”結對模式,依托“實驗室+工作室”載體,推進結對創先“內外聚合、上下聯合、左右結合”,與省公司、供電公司、直屬單位開展結對共建,助力“蘇電科”創新成果、專家資源、培訓資源服務全省。聚焦“雙碳”目標,打造“電博士”先鋒隊伍品牌,開展科技登高、產業升級、標準突破等重點攻關,加速推進成果創造、成果轉化,讓黨旗在電網生產一線高高飄揚。
二、專業人才培養是價值體系建設的基礎
人才是衡量國有企業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是自主創新和價值創造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不能變,著力培養一支宏大的高素質企業領導人員隊伍”。堅持黨管人才是國有企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國有企業保持先進性的有效途徑。“蘇電科”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深入調研電力專業人才需求,創新黨建育人模式,健全人才成長體制機制,為企業發展不斷賦能,為“蘇電科”價值體系建設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通過進一步實施青年人才托舉、高端人才培育、專業頭雁矩陣“三項工程”,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快構建適應雙碳目標和新型電力系統轉型戰略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營造良好環境。通過重大項目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設搭建人才培養平臺,組織一批專業人才開展技術攻關,構建“技術實驗室+團隊”“師徒傳藝”人才培養模式,明確培養周期、培養內容、培養目標,組織團隊開展原創性、前瞻性理論與技術研究,加快高端專家人才培養。制定人才選拔標準,在職稱評定、關鍵崗位選聘、崗位交流、學習進修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激發青年人才活力。加強后備干部人才庫建設,強化政治標準和政治素養,注重一線崗位淬煉,大力選用“敢擔當、能拼搏、善開拓”的年輕干部。建立健全“憑貢獻論業績、以績效定薪酬”的激勵機制,豐富激勵方式,精準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激發高層次人才創新創造內在動力。
三、特色文化建設是價值體系建設的保障
國有企業文化建設是國有企業發展理念、目標、精神的重要載體,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轉變行業發展方式、增強員工內在凝聚力、提升行業文明素質和展示行業形象的必然要求。特色文化建設要以先進文化引導人、塑造人和教育人,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弘揚時代價值,建立健全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營造尊重勞動、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創造,鼓勵干事創業的文化氛圍。“蘇電科”以黨建政治文化為引領,充分發揮黨建政治資源的優勢,將高質量黨建與企業特色文化建設深度融合、有機統一,深入推進“文化鑄魂、文化賦能、文化融入”專項行動,推動國網公司企業文化在“蘇電科”生動實踐。廣泛開展文明示范點創建工作,強化精神文明建設,做好各級文明單位復評,推進文明創建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推動形成崇德向善、德者有得的價值導向。積極弘揚“蘇電科”精神,講好“蘇電科”故事,常態化開展故事宣教、禮儀儀式、行為信條等活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價值,增強企業職工向心力、凝聚力和自豪感。深入實施“統戰+”工程,引導廣大干部職工客觀、全面、積極地看待形勢,推動干部職工融入發展戰略、親歷發展進程、共享發展成果,激發在“蘇電科”新發展進程中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和使命感、責任感。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為企業科技創新驅動、創新人才培養、先進典型培育和社會責任履行提供精神動力,使特色文化建設成為價值體系建設的保障。
四、文明品牌塑造是價值體系建設的支撐
文明品牌承載著企業形象、企業經營理念、企業價值觀等諸多因素,是企業文化建設、內涵價值的外在顯現,具有強大的輻射力和引導力。塑造企業文明品牌就是要發揮企業文化在“外塑形象、內聚人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蘇電科”堅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重視黨建工作與企業文明品牌建設的深度融合,著力打造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制度化的黨建工作管理模式,推動“蘇電科”黨建工作文明品牌塑造,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始終占據優勢地位提供重要支撐。構建“分層實施、各具特色”的文化工作安排,把黨的全面領導融入企業文明品牌建設全過程,促進“蘇電科”黨建與中心工作相融并進,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打造“電博士”先鋒隊伍品牌、打響“能源技術智庫”品牌,提升企業價值和影響力,塑造責任國企形象。把黨的理念價值與企業的精神文化相融合,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啟用微信視頻號、抖音號、樓宇電視等,以深度科普為定位,開辟黨建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通道,在能源戰略落地、政策實施、技術推廣方面不斷著力,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持續擴大影響力。以優秀黨員模范激活“紅色生產力”,壯大黨建紅色力量,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時代價值,使干部員工團結在以電力科研為特色的企業文化信條下,激發員工責任使命感,向世界展示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經驗,傳遞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最強音,推動“國際知名”電科院建設。
參考文獻:
[1]王海.把握三個著力點提升價值創造力[J].國家電網,2022(7).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扎實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N].人民日報,2017-04-22(01).
(作者單位: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黨委黨建部)
【責任編輯:江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