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在幼兒音樂教學當中深入化貫徹信息技術資源,其能夠確保幼兒更加多方位、多角度地進行信息接收,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為幼兒進行優秀藝術情境的創設,這一舉措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幼兒興趣,強化幼兒的積極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完善教學活動結構,在打破活動開展疑難點的同時,達到完善和優化最終活動效果的積極目的。經由教師的成長歷練,并在教材掌控、定位目標、全面了解幼兒園年齡特征的掌控,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教學資源的合理整合和調控。
關鍵詞:智能化教學資源;幼兒園;大班教學
一、引言
通過充分融合幼兒園課程以及信息技術,能夠進一步獲得教學結構上的多元化創新,通過這樣的方式推動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深入化改革的和調整,這也是現階段確保教育教學得以全方位改革,確保創新教育思想得到實現的基本目的。因此如何充分融合智能化資源與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活動則成為受到社會上下廣泛關注的問題。
二、智能化教學資源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幼兒音樂學習活動的興趣
針對幼兒園大班來說,其在思考的過程中更多地將具象化、直觀化的形象思維為核心[1]。因此基于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手段作為核心主體,確保課件制作的形象能夠更加形象生動,在導入環節中也能夠進一步調動起幼兒的注意力,確保幼兒的思維得以多方面拓展,為幼兒構建起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空間,并設置一個將游戲、故事為核心的教學氛圍,并將PPT圖片作為核心背景,進一步在其中引進全新課程的學習。同時課件內容當中所包括的動畫形象、音樂視頻等都在感官方面對幼兒形成了刺激,推動幼兒更快地進入到學習狀態當中,同時較為同時悅耳動聽的音頻,進一步引導學生的聽覺跟隨教學前進,使幼兒可以發自內心地感受這段音樂旅程。
例如,在幼兒園打扮課程,《釣魚》活動表演時,教師在情境導入的過程中,首先通過輕音樂的應用,使幼兒能夠發自內心地體驗到魚兒在水中自在游玩的場景。通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幼兒學習的應用興趣,并在這一過程中,通過PPT圖片的實踐應用,進一步針對釣魚過程中所提到的故事進行講述:在明媚的清晨。安安和父親共同去釣魚,但安安只能釣上水草,這使得安安十分難過,但在父親的不斷鼓勵基礎上,堅定意志,最終終于釣到了大鯉魚。幼兒園幼兒應立足于故事理解的核心基礎之上,在后續歌曲學唱的過程中就可以非常輕松地記住大致的音樂旋律和歌詞。幼兒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不停歌唱,這能夠在強化幼兒音樂分辨能力的同時,確保幼兒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滿足。
(二)強化音樂教學活動內容
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結合智能化教學資源,可以大幅度調動起幼兒的積極興趣,保障其與幼兒的實際需求相符合,確保教學能夠與幼兒自身的形象思維特征相符合,確保幼兒的表達、想象和表達得以實現[2]。在傳統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過程中,幼兒園教師往往會將歌詞作為基礎,進一步展開相關圖畫的制作,隨后一邊教學一邊畫畫,一邊進行歌詞的講述,最后進行歌詞的朗誦和閱讀,由基本的樂句教學到最后整首歌曲的教學演唱。這樣一種教學形式相對較為枯燥、單一。教師站在講堂上不停地講解,但幼兒卻活潑好動,性格貪玩,這也導致其最終教學效果不夠明顯。但通過將歌曲內容制定出信息化技術課件,并創設出生動活潑的卡通動畫形象,更加具象化地進行歌曲內容的闡述,通過這樣的方式最大程度上從根本上調動起幼兒演唱、表演的積極欲望。例如,在針對幼兒園大班教學活動《秋天那么美》展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主動轉變傳統教學中線唱歌后示范的教學形式,首先引導幼兒進行有關教學課件的欣賞,隨后引導其進行畫面的觀察,使學生更加具象化感受到畫面中的深刻含義,對秋天的美麗獲得更加多元化的了解和明確。在完成歌詞意境的體驗過后,繼續引導學生對完整歌曲做出欣賞。幼兒可以專心地欣賞動畫畫面,進一步被畫面當中較為完整的秋天景色所吸引,特別是在畫面不斷變化的過程中,幼兒們可以通過全新的認知和經驗,進一步感受到源自于畫面中精彩的秋天景色的魅力。幼兒們活潑好動的性格,還會使其跟隨著畫面一同演唱和彈出,如在演唱到棉桃姐姐咧開嘴,露出小白牙這一小段時,則幼兒則會僅僅伴隨著課件當中的畫面內容共同張開嘴,展露出活潑生動的表情[3]。
(三)為幼兒提供創造空間和機會
針對幼兒而言,其本身具備極強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而針對創造力培養而言,其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幼兒可以在音樂活動開展過程中,進一步體驗到愉悅放松的精神體驗,發自內心地感受到音樂內容當中所包含的積極意義和形象并在最后充分感受。通過智能化教學資源的應用,則更進一步為幼兒提供了這樣的創造機會以及積極空間,從根本上調動起幼兒的想象力,深入化培養幼兒的基本創造能力[4]。針對音樂活動而言,其與發現和想象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對于幼兒而言,其可以在想象世界中獲得更加多元化的表達和創造,確保幼兒獲得更進一步的精神愉悅以及未來發展。例如,在展開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活動《胡說課》的過程中,幼兒往往會在歌唱結束后展開創編,幼兒們會根據教學內容進行自主床邊和完善,例如:“你會把鞋子戴在頭上嗎?”這樣充滿想象力的內容可以活躍課堂的積極氛圍,使幼兒們積極參與到教學當中。
(四)使幼兒獲得情感共鳴
對于音樂而言,其本身是一種聽覺方面的藝術,幼兒想要真正意義上深入化獲得精神情感的體會,則應針對有關體驗作品當中實際包含的內涵之美做出準確、深入化的了解和體驗[5]。與此同時,在音樂教學活動展開過程中,教師自身的情緒是導致幼兒情感受到影響的核心因素。一旦教學作品內容較為平和、安靜,則教師不可使自身情緒過于激烈、張揚[6]。一旦作品自身較為熱烈、歡快,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應表現出積極的情緒,通過這樣的方式以教學活動為基礎,全方位構建起與作品之間呈現互相協調特征的,具備較強審美情境的教學氣場。 同時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可以充分結合自我教學的魅力進一步營造出良好的活動氛圍,比起這一因素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應確保表情、高音、語言、作品等與自身的積極思想情感之間形成協調和統一[7]。例如,在針對《小魚的夢》這一音樂課程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展開環節可以通過柔美聲音和動作的利用,進一步構建起舒適、甜美的情感精神氛圍,在幼兒進一步感知到經由教師所傳遞到的情緒氛圍時,則會發自內心地感受到情感傳遞,并使其沉淀在具備靜謐、安詳特點的積極音樂情境當中,從審美的角度來感受課程內容中的音樂故事,并利用自己與媽媽之間的情感,進一步體會到媽媽與小魚兒之間的愛和情感。
(五)提供多元化的教學形式
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的幼兒園教師都屬于轉崗、臨聘教師,或是大學剛剛畢業的教師[8]。這一部分教師的專業程度參差不齊,并且音樂素養、基礎知識等都相對較差。這些教師往往很少學習過幼兒園音樂教學專業的相關知識,不了解應如何進行音樂教學活動,甚至沒有系統化地展開相關音樂知識的學習,最基本的彈、唱都是難點,長期的音樂教學活動則更加困難[9]。但智能化教學資源的陸續出現,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強化了幼兒教師的基本音樂素養,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學形式。針對智能化教學資源而言,其本質上是一類課程性建設資源,通過在音樂活動課程當中融合活動設計、課程內容選擇等環節,并在其中配合有相關對應課程的視頻、PPT、配器方案等,同時通過科學化的先進技術手段將其呈現出來,為后續教師實踐教學活動的展開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智能化教學資源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案例
(一)教學計劃制定
在本次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選擇遵循“鞏固、認識、提升”等三個階段教學。第一,通過課件《馬戲團》的應用,進一步調動起幼兒的樂器相關知識經驗[10]。第二,引導幼兒針對ipad中的虛擬鼓和實物鼓進行操作,深入化地了解到鼓的外形特征,并了解到鼓可以發出差異化的聲音。第三,通過“打地鼠”游戲的應用,不僅能夠幫助幼兒學習到打鼓的多元化演奏形式,也可以促進幼兒的演奏過程更加有節奏。第四,通過ipad 的應用,使幼兒依托小組演奏的形式,針對課件《鐘擺小小》進行演奏,以此來促進幼兒個性化學習的展開。
(二)教學活動目標
針對節奏而言,其是音樂的核心骨架,其更是帶領幼兒深入化理解音樂的核心要素,也是使幼兒獲得音樂美學體驗的核心來源[11]。這也意味著,在幼兒音樂活動中中,節奏樂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可以促進幼兒音樂基礎知識技能的學習,鍛煉更加的節奏感和律動感,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幼兒的音樂敏感性特征。因此基于這一核心目的,本次案例示范選擇《碰鐘小小》以及《小松鼠進行曲》作為本次教學活動中的核心音樂內容,這兩類音樂曲式相對較為活潑,曲調也十分輕松,十分適合大班幼兒的音樂學習。
本次課程案例中設定的教學目標為:
1.引導幼兒操作Ipad中的鼓,并隨后感受實物鼓的外形,以此來了解鼓的聲音和外形,并以此來進一步掌控正確的演奏方式。
2.通過應用Ipad中的課件內容“碰鐘小小”,進一步針對有關演奏方案展開自我探索,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了解到合作、協商的關鍵性。
3.通過應用趣味合奏、打地鼠等一系列游戲課件,通過這樣的方式深入化體會到合奏、演奏的積極樂趣。
(三)教學活動過程分析
1.開火車情景模擬
首先,引導多媒體課件內容中,幼兒與小熊泰迪之間的對話進行欣賞,同時這一過程中由于貨車的前進畫面,也確保教學情景更加形象生動,同時幼兒在情景模擬的過程中也更加身臨其境,這一形式能夠從根本上調動起幼兒參加活動的自主能動性。
2.馬戲團樂器觀察
在進行這一過程的教學時,選擇應用音樂課件《馬戲團》,這一可見當中的內容能夠充分結合所有幼兒熟悉的樂器,通過這樣的方式大大降低在教師課前準備環節中實習準備實物樂器的工作總量,幼兒只要點擊Ipad,就可以聽到自己所熟知的樂器聲音,這樣一種趣味化的演奏形式可以更進一步調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3.互動性游戲展開
該環節是本次課堂教學的關鍵部分,其總計需要劃分為兩個環節展開。
首先,由于鼓的材質、大小之間存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各種鼓的搜集來讓幼兒體驗到不同鼓發出的聲音,但搜集鼓的環節相對較為復雜,但通過Ipad設備的應用,卻能夠迅速解決掉這一難題,幼兒僅需要對頁面中鼓的結構進行點擊,并在多媒體課件當中進行鼓分解圖的制作,確保幼兒能夠具象化的認知認識到鼓的構成,通過在音樂教學展開過程中貫徹信息技術,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優化課堂進行過程中的一系列弊端和難題,積極拓展音樂教學的空間。其次,通過充分融合多媒體游戲,引導幼兒園學生共同展開鼓的演奏。大部分幼兒都有過“打地鼠”這一經典小游戲的經驗,因此充分結合幼兒的游戲經驗,在本環節中針對音樂節奏游戲“打地鼠”進行設計,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確保幼兒在展開趣味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深入化的人了解音樂基本節奏,同時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實踐應用,也保障了抽象化的音樂面向具象化的方向轉移,從根本上拓展了幼兒的自我音樂思路。最后,在我國傳統音樂教學活動當中,由于樂器、器材等有關因素帶來的局限性,這也致使大部分幼兒園大班音樂學習以集體教學的方式展開。但在本次教學案例當中,選擇將ipad設備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幼兒則可以將小組作為基本單位,通過應用ipad當中包含的課件《碰鐘小小》來進一步開展個性化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大幅度提升幼兒與實物樂器、教育技術設備之間存在的密切關聯,獲得教學主體地位的增強和提升。
4.趣味性合奏
對于年齡尚淺的幼兒而言,游戲是其在日常生活中最為熱愛的活動形式,同時立足于游戲情境下展開的教學活動,也可以大幅度提升游戲的學習效果和基本水平,更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自身的趣味性和參與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傳統音樂教學當中存在的局限性,選擇將幼兒融到多媒體游戲情境過程中,同時在合奏、演奏的模式下,感受快樂、體會心情。這一舉措也達成了解放教師時間的作用,使教師擁有更多的時間體會到學生的實踐教學情況,并在這一過程中為學生做出充分的引導和指引,最終起到強化幼兒學習效果的核心作用。
四、結束語
將智能化教學資源引進到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中,可以使音樂理論知識中的抽象畫改變更加具象化和趣味化,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調動起幼兒的積極學習興趣,促進幼兒的求知欲望,強化幼兒的實踐能力和探索精神。通過智能化資源的應用,也帶動了幼兒音樂教學空間的拓展,為學生開辟出了更加多元化的知識渠道,因此相關教師應通過現代化信息手段的實踐應用,充分展現出信息化技術的實踐作用,確保幼兒園教學任務得以完成。
作者單位:趙杰" " 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第二幼兒園
參" 考" 文" 獻
[1]劉苗苗.音樂故事:幼兒園音樂活動載體的設計與實施[J].知識文庫,2022(06):37-39.
[2]何小艷.民歌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教育實踐研究[J].戲劇之家,2022(07):112-114.
[3]何小梅,辛均庚.彝族兒歌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應用的價值研究[J].山西教育(幼教),2022(02):52-54.
[4]張丹.淺談音樂游戲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家庭教育,2022(06):64-67.
[5]樊州月.關于設計與開展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活動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2(02):107-108.
[6]葛笑笑.幼兒園音樂教育評價分析[J].教育藝術,2022(02):57.
[7]王晶昊.在幼兒園音樂活動中開展創意戲劇游戲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02):13-14.
[8]凌琳.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中開展賞識教育的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2(04):76-79.
[9]王曉玲.藝術同構視域下幼兒園音樂活動的意蘊與價值[J].早期教育,2022(03):16-18.
[10]繆曉蓉.基于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的幼兒園音樂游戲開發研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01):173-175.
[11]徐文超.試析幼兒園音樂欣賞活動開展的方向與方法[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6):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