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
名家引路
一
還有那一個個正方的形狀,美麗的單字,每個字的構成,都是一首詩;每個字的沿革,都是一部歷史,飆是三條狗的風:在秋高草枯的曠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獵犬風一般快地馳過,嗅著受傷之獸在草中滴下的血腥,順了方向追去,聽到枯草颯索的響,有如秋風卷過去一般。昏是婚的古字:在太陽下了山,地面不見人的時候,有一群人騎著馬,擎著紅光閃閃的火把,悄悄向一個人家走近。等著到了竹籬柴門之旁的時候,在狗吠聲中,趁著門還未閉,一聲喊齊擁而入,讓新郎從打麥場上挾起驚呼的新娘打馬而回。同來的人則抵擋著新娘的義兄,作個不打不成交的親家。
——朱湘《書》
●閱讀心得
朱湘釋“飆”“婚”等字時不是抽象對其進行定義,而是通過描寫生動形象的畫面來“解釋”字的含義,想象中的圖景印證了“每個字的構成,都是一首詩;每個字的沿革,都是一部歷史”這句話。作者虛寫文字以充實文章內容,使文章少了些枯燥死板的對于文字的介紹,變得靈動細膩起來。
二
我漸漸發現左眼有些異樣,用手一抹,滿是鮮血,我說:“傻女兒你把爸爸打出血了”。她見我的樣子,知道做錯了事,便看著我不再作聲。……我只是想到妻子失業,女兒尚幼,要是我的眼睛壞了,不能工作,不能掙錢,以后怎么養得大她。我做了雙眼失明的種種設想,心里又生出煩惱,埋怨自己不小心,嘆息女兒太小不懂事。
……
半睜半閉的眼目中,是凄風苦雨里車來人往的奔忙身影。自己做了父親,方體會到自己的父親以前也曾這等辛苦過。這奔忙者原來都負著許多責任……全場安靜極了,有的女同學滿眼淚花,我朦朧中覺得女兒坐在她們中間。突然想到學生們不久也將做父母,而我女兒也在這其中時,我的心終于大動了一下。
——彭志明《受傷的快樂》
●閱讀心得
意外的受傷引發了作者的諸多聯想,如:“雙目失明的種種設想”,凄風苦雨中父親的“奔忙身影”,“學生們不久也將做父母”……這些揣測和推想的情景,都是聯想的結果,它讓“我”理解了生活的意義,明確了自身的責任,正是這樣的思考才讓我們看到了一顆仁慈博大的心。作者實寫自己受傷的情景,虛寫受傷后的一系列聯想,虛實結合,情思緣事而發,讀來真切自然。
三
那夜月色溶溶,檸檬桉雪白的樹干顯得十分高潔。月光透過鳳凰木,灑落了一地斑駁的光點。長街寂寂,我來回踱步,一次、一次又一次。那具骷髏在我眼前冉冉騰起,我的想象使它還原為血肉之軀:他埋頭在燈下研讀,他屹立在講壇上講學,他以深邃的眼光凝視人群,毅然寫下獻出骨骼遺囑的情景,歷歷如在目前。我雖不是教徒,卻涌起一種教徒似的心情,渴望能夠有個和神圣的魂魄對話的機會。
——秦牧《哲人的愛》
●閱讀心得
這一片段以實寫虛,看似在寫想象,實則寫了“哲人”生前的鞠躬盡瘁,以及死后還要獻出自己的遺體作教學之用的高尚情操。作者于“虛”處著筆,搭配實寫展現人物的光輝品格。文中“實”與“虛”的描寫相映生輝,將“哲人的愛”及其帶給世人的感動展現得淋漓盡致。
寫作借鑒
虛實法是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何為實寫?即對人、事、景、物的直接描寫,描寫對象直接“走上臺前,定格亮相”。何為虛寫?即描寫對象沒有直接出場,而是借助其他事物的烘托渲染,隱藏在文字背后。作者有時會借助想象、聯想等手段描繪出與現實世界截然不同的虛擬世界,營造一種特殊的藝術境界,以此來表情達意。
如何在寫作中運用虛實法呢?我為同學們獻上以下“三計”:
第一計,無中生有——化虛為實。
化虛為實,即化抽象為具體。也就是在構思時,由抽象的文題聯想到具體的事物。運用“化虛為實”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具體化,把抽象的內容變得眼睛可見,耳朵可聽,雙手可摸。二是形象化,通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栩栩如生,活潑動人。
第二計,聲東擊西——化實為虛。
化實為虛,就是將具體的化為抽象的。化實為虛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歸納法,從具體事件中歸納出深刻的道理,或者由具體實物推斷出科學的結論。但兩者都必須符合邏輯,講究科學。二是演繹法,由具體事物演繹出抽象哲理,或由具體實物進行推理,并力圖做到演繹合理,推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
第三計,暗渡陳倉——虛實結合。
虛實往往配合使用。可以由虛入實,以實為主,如:先拋出一個抽象的道理,然后用具體事例加以印證,力圖邏輯嚴密,讓人信服;或置虛景,寫實情。也可以由實入虛,以虛為主,如:從具體事例出發,引出許多感悟;或由真實具體的事例引發聯想和想象。要做到虛實結合,方法有二:一是合并法,將虛與實合二為一,合并使用。可以先虛后實,也可以先實后虛。二是融合法,將虛與實有機結合,融為一體。可以虛中有實,也可以實中有虛。
學生習作
請讓我走下去
◎蔡伊菁
走入植物園,一片細碎的綠便迎面而來,溪水緩緩流著,把陽光投下的影子都攪亂了。緊接著,便看到一片深深淺淺的紫色,那是連綿不斷的熏衣草。天空如同被擦得透亮的藍玻璃,陽光柔和地灑下來,園內十分安靜。
我們來到一處樹叢構成的迷宮,從枝葉盤繞而成的一道拱門走了進去,一進去就分成了三條路,我們都選擇了中間的那條。走了一會兒后,大家就在各個分岔口走散了,最后只剩我一個人。陽光的酒調得很淡,卻很誘人,淺淺地斟在每一片淡綠的葉上,微風一拂袖,醉人的味道就彌散在了空氣中。那么,究竟是哪一條路呢?“啊,一定是這條吧!”我心想。可只走了一會兒,就無路可走了。厚而濃密的綠色擋在面前,無奈之下,我只好原路返回。我又在這錯落紛繁的茂盛樹林中走了許久,幾乎每一條路都走遍了,可都不是出路。
此時,只剩下一條路了。人們漸漸又聚在了一起,我們都向著那條路走去,才走了幾步就碰到一對迎面向我們走來的情侶。“這條路走不通的!”他們這樣告訴我們。于是我也跟著大部隊往回走,但爸爸媽媽仍堅持著原路繼續向前。兜兜轉轉,我一直找不到出路。這時,突然,爸爸的歡呼聲從遠方傳來,我跑向那條別人說走不通的路,竟看到了出口。
到了出口,我暗想:那是我自己的路呀,是要自己來走的,而不是靠別人告訴我。
紅杜鵑不會等別人告訴她春天將近,才開始籌備著綻放,而是自己先開了花,紅遍滿山,告訴別人春天來了;玄奘西游,“向萬里無寸草處行腳”;盤古開天辟地之前,天地間混沌一片,沒有人能告訴他該怎么做。然而他們都走下來了,即便或許那樣做真是行不通的,但他們心中那份前進的勇氣卻始終存在。
那么,請讓我明白,每一條走過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這樣跋涉的理由;請讓我明白,每一條分岔路前,都需要我自己選擇方向。
請讓我,堅定從容地走下去。
(廣東深圳市北師大南山附中)
點評
敘事接近尾聲時,小作者聯想到了“盤古開天地”“玄奘西游”等傳說,以此作為佐證。小作者展開想象的翅膀,賦予紅杜鵑以人的精神,十分自然地引出“探索人生之路,也要用自己的心去選擇”的道理,避免了事例后直接生發議論的突兀感,可謂水到渠成,構思精巧。正是虛實結合手法的運用,使一篇平凡的游記成為一篇文質兼美的佳作。20C8FD30-044B-4757-B1E4-5A805196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