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作為校長,在提出了正確的辦學理念之后,其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效能的教師團隊,只有擁有一支自我發展型教師團隊,學校的辦學理念才會得到充分、有效的落實。
自我發展型教師是學校最寶貴的財富。自我發展型教師應具備的核心要素是具有主動發展的意識,培養自我發展型教師首先就應具備強烈的主動發展的愿望,這也是其成長的恒久動力。
作為校長,必須高度重視并花大力氣加強對自我發展型教師隊伍的培養,努力形成百花齊放的格局。在操作實踐中,我著重憑借高起點定位引領、個性化成功示范、優勢學科領跑三大校本策略,下功夫解決思想意識和操作層面的問題,在培養自我發展型教師方面收到了一定的實效。
“高起點定位,高質量培訓策略”——邀請著名學者、名師組建專家團隊,進行高效引領和培訓。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高水平的專業引領。學校擁有一支比較過硬的校名師骨干教師團隊,在各自的業務領域也都具有相當的水平。應該說這些骨干教師均具備成長為研究型教師的潛質。他們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揮巨大的引領和中流砥柱的作用的同時,同樣面臨著更大的問題,即成長中高原期難以突破的問題。這樣的一支團隊,需要為他們引進教師所信服的高手進行引領。通過高起點定位,名師牽動、高效培訓策略,用高質量的培訓方式助推教師成長。學校先后兩次邀請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老師到校,針對學校管理和研究型教師培養進行面對面的交談。張化萬老師還深入課堂,把脈課堂,指導課題研究,結合新課標,圍繞課堂轉型,先后進行了高段習作教學、低中段生活作文的指導,“大閱讀”課型的嘗試等相關講座及互動交流。教師們從理念到實踐,從思維方式到工作方式,都接受了全新的培訓。此外,我們還邀請區名師工作室導師及團隊成員開放活動現場,對全體教師進行個人成長規劃及校本化的小課題、微課題研究相關問題的系列培訓,極大地促進了一線教師在理論方面的提升。
眼界決定一個人的境界,教師的成長固然離不開個人的奮斗與努力,但外力的因素仍不可小視。創造機會,經常讓教師聆聽窗外聲音,得到大師的引領,對教師的成長大有裨益??梢哉f,人的成長過程中有許多“折”點,而學校的高起點定位,名師引領高端培訓策略,對教師產生的深遠影響正是其“折”點所在。對培訓方式及培訓內容的高度認同,必將轉化為對校本研修的高度期待、積極參與與全身心投入,而這個過程,正是成長的過程。
“個性化成功”樹立教師成長典型,用榜樣言說的方式激勵喚醒。
朱永新教授曾經在他的《新教育之夢》一書中寫道:理想的校長應是一個能夠給教師創造輝煌的舞臺,善于讓每位教師走向成功的校長。的確,為教師搭建平臺,引領教師專業成長,讓教師體驗成功,從而最終培養出一支研究型教師隊伍,是校長的重要使命,也是學??沙掷m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培養自我發展型教師隊伍的進程中,我非常重視教師個體的“個性化成功”。身邊可看可感的榜樣的成功,對教師的觸動和影響是巨大的。我校的王老師,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就是在課堂轉型的過程中,在學校對研究型教師隊伍的培養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校內的課例研討、小課題研究、讀書論壇、習慣養成經驗匯報交流等。每一次教師承擔任務,我都和教師一起親力親為,既給教師搭建展示的平臺,又給教師切實的幫助和指導。使名不見經傳的教師成為教學的領頭羊,成為公認的數學學科的小專家,得到了區域領導、學校教師和家長的認可。在培養研究型教師的過程中,我還帶領班子團隊深入課堂,給教師以適時的指導。著重培養教師的自我診斷能力,通過跟進式自我診斷,反思課堂,專業提升。在操作形式上,采用跟進式,每一次改進與上次不同之處用紅色醒目標示出來,使教師在不斷地比較和變化中完善教學設計,形成有特色的智慧教學。
管理者的引領,教師的成功,帶動了許多懷揣夢想、渴望成長的年輕教師,同時也激起了校內“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作為管理者,就是要利用這樣的契機,適時地提供一種全新的心智模式和認識框架,鼓勵教師有新的夢想和假設,幫助教師設定一個新的目標,為其描繪美好愿景。這樣,學校在不知不覺中就成功營造了有利于教師成長和研究的濃厚氛圍。學校有一名去年剛參加工作的教師,由于所學專業不對口,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沒找到感覺,非常苦惱。但我從來沒放棄與這位教師一起尋找適合其成長的最佳路徑,結合所學專業讓這位教師承擔起為教師培訓的重任,靈動的培訓方式、令人耳目一新的培訓內容,使其大放異彩,讓所有教師刮目相看,成功的喜悅促使她在微博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成長感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讓自己沉淀下來,學著發現很濕的雪,努力尋找很長的坡。
一所生機勃勃的學校,其治校的基本原理,就是鼓勵一切個體,在一切可能的方向探索。教師發展說到底是教師的自我發展,教師發展的責任必須主要由教師個人來承擔。學校要做的就是提供給教師個性化機會,不斷搭建平臺幫助更多的教師實現人生價值,以獲得更高水平的自我實現和自我滿足。當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時候,就能促進自己更好地成長,他們會更加主動,更加勤奮;他們會更愿意承受工作壓力,而不是將壓力視為一種負擔。一個個“個性化成功”的榜樣會激勵和喚醒身邊人。這種個體的成功,將很快演變成新的學校文化,即:學會學習、主動發展、追求卓越,每個人都有能力實現人生價值。
優勢學科領跑,以課例為抓手,在行動研究中提高。
教師成長,離不開課堂。教育史上任何形式的變革,如果不觸及或發生在課堂,那么這種變革就不會徹底。對于教師成長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自我發展型教師培養,必須立足課堂實踐,根植于課堂實踐,教師的成長應始于課堂并最終回歸于課堂。通過優勢學科、典型課例的導引,能夠將研究放在一個特定的教學問題情境中,為教師們提供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詮釋教學現象,把握教學理論的機會和方式,促進教師研究水平的提高。
結合本校特點,我們確定了轉型研究的優勢學科和典型教師;查找出學科教學存在的共性問題確定研究專題;明確了以“學情分析、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當堂檢測”等幾個關鍵環節為切入點;提出了“課例主導—示范引領—提煉建?!櫾u價—推廣應用—理性回歸”的工作思路;制定了“優勢學科率先領跑,名師骨干課例引領,關鍵問題合作探究,提煉建模即時推廣”的基本策略。從決策層到執行層逐級理順思路。管理層精心設計行動方案,帶領名師骨干進行核心問題的攻關;教研組在學校調研的基礎上,確定本年級本學科改進目標,每個學科組至少從一個維度,任選一種教學改進措施,通過實踐研究,改進課堂教學。這種螺旋上升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讓教師在他們最擅長的課堂教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得專業成就感和幸福感,極大地激發了內驅力,促進了教師的自我發展。
當然,培養一支自我發展型教師隊伍不在一朝一夕,更不在一招一式,隊伍的建設需要在辦學理念大方向的引領下,不斷摸索和前行,尋找最佳的培養方式和培訓路徑。在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我也意識到:個體的發展,自我發展型教師隊伍的培養,一定是在與之匹配的學校文化支撐下才能實施的。積極向上的學校文化、溫馨支持的組織及輿論氛圍、成功的愿景描繪、個人與學校目標的高度一致等都是教師是否愿意主動成長的基石,是構建自我發展型教師團隊的強有力保障。在實踐中,時時能感受到學校文化這股無形的力量在決定每一步工作的走向。應該說,文化的力量大于人,高于制度。形成一種文化需要很長時間,要改造它也十分艱難。可是,作為一個關注學??沙掷m發展的校長,理應在這方面傾注自己的心力,最終實現用文化引領教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