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梅 劉晨 李瑩
(寶雞市陳倉區圖書館)
2017年5月7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就加快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指出: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堅持缺什么補什么,注重有用、適用、綜合、配套,統籌建設、使用與管理,加快構建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資源共建共享。以縣級圖書館、文化館為中心推進總分館制;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推動各級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鼓勵社會組織和企業參與公共文化設施運營和產品服務供給。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過程中,采取的模式存在較大的差異,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需要不斷擴大范圍,逐漸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1]。現以筆者所在的陜西省先后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第一批的寶雞和第四批的安康兩地24家公共圖書館為調研對象,就公共圖書館總分館融合發展模式與服務效能提升策略做以分析研究與借鑒。
《陜西省縣域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設置標準》規定:縣(市)圖書館總館館舍建筑面積不低于2000平方米,區不低于1500平方米。寶雞地區6家公共圖書館低于此標準,安康地區1家公共圖書館低于此標準;寶雞、安康兩地有54.2%的公共圖書館從業人員未達到每服務人口1—2.5萬人應配備1名工作人員標準的最低標準;寶雞地區僅寶雞市圖書館達到RFID管理模式,安康地區8家公共圖書館達到RFID管理模式;2020年度寶雞地區地方財政撥付總經費1249.52萬元,安康地區地方財政撥付總經費2557.68萬元。詳見表1和表2的1部分。
截至2021年8月底,寶雞地區累計建成分館196個,其中自助分館1個、非自助分館195個,分館總面積14003平方米、總藏量31.9 萬冊;安康地區累計建成分館809個,其中自助分館37個、非自助分館772個,分館總面積34823平方米、總藏量184.8萬冊。詳見表1和表2的2部分。
寶雞地區累計統一采購或受贈、統一編目、統一配送圖書48.474萬冊,累計通(統)借通(統)還圖書9.318萬冊,累計人員統一培訓81次;安康地區累計統一采購或受贈、統一編目、統一配送圖書57.52萬冊,累計通(統)借通(統)還圖書123.04萬冊,累計人員統一培訓219次。詳見表1和表2的3部分。
寶雞地區69%的行政機關及文化主管部門有區域總分館建設專項資金,與圖書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相結合解決總分館運行中的經費問題。分館工作人員多由鎮街、社區、村人員專(兼)職擔任,也有部分依靠社會力量、志愿者、“三區”人才計劃工作者擔任;安康地區63.6%的行政機關及文化主管部門有區域總分館建設專項資金,36%的公共圖書館享有中、省、市項目資金,27%的公共圖書館有社會捐贈,與圖書館免費開放專項資金相結合解決總分館運行中的經費問題。分館工作人員多由鎮街、社區、村人員專(兼)職擔任,也有部分依靠志愿者、社會力量、總館人員及臨聘人員擔任。詳見表1和表2的4部分。
寶雞地區分館年辦證總量1584個,年接待讀者總數162329人次,年圖書外借量7.54萬冊,年開展活動613場,總分館目前整體運行過程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有所提升;安康地區分館年辦證總量14918個,年接待讀者總數787233人次,年圖書外借量51.41萬冊,年開展活動760場,總分館目前整體運行過程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有所提升。詳見表1和表2的5部分。
制衡總分館建設及運行的共性問題是缺乏經費和從業人員,寶雞地區61.5%、安康地區54.6%的公共圖書館均有此現象;亮點工作及做法有,與社區聯合共建、與社會力量共建、鎮街分館全覆蓋等。詳見表1和表2的6部分。

表1 寶雞地區市、區(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調研表

(續表1)

(續表1)
調研看出:安康地區公共圖書館場館建設、管理模式、財政經費、建成分館的數量和總藏量等指標均高于寶雞地區,其智慧化自助分館建設已成規模;寶雞地區行政機關及文化主管部門區域總分館建設專項資金覆蓋面略高于安康地區,但在籌集中、省、市項目資金,社會捐贈方面比較匱乏;兩地總分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作用雖自我評價同為“有所提升”,但提升的數量及質量存在較大差距。
結合筆者此前了解到的:2018年以來安康市圖書館采用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模式,通過統一標識、統一標準的建設管理方式,通過資源利用實時數據統計與分析,以人臉身份認證系統、借還系統、監控系統及緊急呼叫系統等功能的融合,推進紙電資源借閱合一、自主與自助統一,打造一體化服務的24小時無人值守自助圖書館,提高了廣大市民對資源使用的便利度,培養了讀者自主、自助的能力,進一步滿足了公共圖書館保基本、促均等便利性的服務要求,大大提高了圖書館工作的廣度及深度,提高了服務效能,吸引大批同行前往學習考察。
可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閱讀文化權益的有效途徑。自助分館服務效能遠遠高于非自助分館,政府投入與服務效能產出成正比。可見無論是在發達地區,還是在欠發達地區,圖書館總分館尤其是自助化、智慧化總分館,當是我們持之以恒努力建設并為之奮斗的目標。
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加大對文化建設重視程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推動基層公共文化設施資源共建共享、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等政策的不斷完善,都是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有效舉措,各級政府部門也應當將文化建設一項納入年度工作考核當中。以市為中心把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納入當地文化建設總體規劃,制定統一的總分館制建設及運行標準,設置基礎項目和創新項目,年底以轄區內各縣(區)總分館建設質量、運行情況、服務效能、財政支持力度等方面對縣(區)進行綜合考核,繼而提出獎懲,促使各級政府提升重視程度。
不可否認,此次調研的安康地區公共圖書館總分館之所以有創新有亮點,得益于安康市委、市政府在肩負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歷史使命的同時,將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工作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安康市委、市政府堅持“五位一體”發展理念,統籌推進文化建設,從制度上解決了公共文化發展中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問題,為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奠定了堅實的政策基礎。
目前,我國南北方經濟發展參差不齊,各地政府財政能力差異較大,而我國公共文化建設相關單位都是公益性質,這就需要當地政府根據自身的資源、財政、發展方向等因素綜合考量。相對財政能力較差的地區,更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圖書館法》指出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政策扶持;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向公共圖書館捐贈,并依法給予稅收優惠。
例如:由企業出資在城區內建成智慧化城市書房,公共圖書館提供專業人員及技術支撐,所需的運行經費可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分擔,政府可免除該企業部分稅收,形成穩定的三角關系;例如:由政府購買設備圖書,社會組織或個人根據自身經營,在可實現合作共贏、利潤增大化的基礎上提供閑置房屋或空間,建成傳統型或智慧型分館。同時組織內人員或個人作為圖書管理志愿者,公共圖書館提供技術支撐,負責定期補充更新文獻、指導活動開展等。
基層分館管理員不穩定、不專業、不上心,從業人員缺失已成為阻礙公共圖書館發展建設的一大弊端。促進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可采用:一手抓人員,將政府增編增人引進高等院校專業人才、購買公益崗位、購買勞務派遣等形式相結合,提高現有從業人員數;一手抓技能,加強業務知識培訓和業務技能考核,提升總分館管理員綜合能力。
例如:安康市旬陽縣圖書館制定出臺《旬陽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實施方案》,分館館長采取“縣聘鎮用”,年補助資金2萬元,村(社區)基層服務點管理員年補助資金0.2萬元。目前已建成自助分館1個,非自助分館330個(見表2)。例如:寶雞市圖書館是國家二級館,2020年新館開放,是寶雞卷煙廠舊廠房改造擴建而成,總面積2.8萬㎡,在編人員46人。2021年由政府統一購買,面向社會公開招聘錄用46名勞務派遣人員,隨即舉辦了全市圖書管理員業務知識培訓,整體有效提升了該館從業人員數及寶雞地區公共圖書館新進人員專業技能與素養。

表2 安康地區市、區(縣)公共圖書館總分館調研表

(續表2)

(續表2)
采用“訂單式”服務,通過圖書流動車在鎮街、社區、村級分館開展針對不同群體的各種閱讀推廣活動;在總館公眾號、網站、讀者群發布分館活動;通過融媒體、村廣播站、宣傳欄等平臺廣而告之,提升分館知曉率和利用率。改變坐等讀者上門的傳統觀念,變被動為主動才能將現代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中基礎化、保障化、全面化的圖書館總分館運行服務效能真正發揮出來。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想要實現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加強科學管理,還要促進各業務協同發展。總館需要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與管理措施,可以采用各種管理方式,例如上崗資格鑒定方式、定期上報業績方式、非核心業務外包方式以及館長聯席會方式等。總館需要定期對分館各項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在年終要做好年度考核工作。制定相應獎懲制度,針對效益較好、發展較好的分館給予一定的獎勵,從而調動其他分館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可持續發展,進而加強我國人民群眾基礎文化設施建設[2]。
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的運行及推廣是提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效能與質量的有效抓手,總分館的發展是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的必要載體,走出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加強智慧化、信息化、全覆蓋發展,才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最全面、最方便、最快捷、最高效的服務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