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軍
摘 要: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自從黨的十九大報告以來,在國家“雙減教學”政策推進的時代大背景下,高品質雙減教學教研評價活動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學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從教學模式創新、教學人才培養、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教研組長賦權等方面入手,重點總結高品質學生減負工作活動的探索方法,并構建雙減教育背景下的教育評價的創新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雙減教學、評價手段、全面發展、教育改革
一、加強教學人才隊伍培養,為雙減教育評價提供智力基礎。
在部分學科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課堂枯燥乏味、學生疲倦厭煩、教師備課工作流于形式、課堂紀律松懈等問題,這便需要通過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來創新解決教學難題,不斷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雙減教學活動必須有真正的“拳頭”力量,必須加強優勢學科帶頭人培養工作,通過進修學習、典范課試教、聯盟學校教師交流活動等多種形式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和專業素質。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任課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他就至少需要擁有一桶“水”,甚至一車“水”。唯有不斷加強任課教師的專業知識學習、優秀教師溝通交流工作,我們的雙減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流的隊伍,一流的教研隊伍才能成為學生減負工作創新開展、雙減教學評價體系制度探索構建的活水源泉。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促進雙減教育評價制度落地生根。
學校必須加大雙減教育相關后勤配套設施資金投入力度,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團結、奮進的良好學習成長氛圍讓,讓學生在友好的氛圍中輕松掌握知識、全面發展個人能力。學校后勤部門可以為師生努力搭建心理溝通咨詢平臺,鼓勵教師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多關愛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成長煩惱、人際交往困境,努力給師生營造和諧、溫暖、友好的學習成長氛圍。
與此之時,學校可以舉辦師生聯誼晚會、優秀學生減負教師評比、教師品修課等活動可以快速促進教師成長,提升教師的個人道德修養水平,最終帶動全校師生的品德修養向上向好發展,讓學生與教師打成一片,形成學教其樂融融的局面。其次,老師要支持任課老師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正如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所強調的“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教研老師要積極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服務社會的人生理念,給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顆扣子,并讓遠大的理想成為學生奮發圖強、不斷進取的動力之源。
三、緊跟黨的教育政策指引,穩步提升教學質量。
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大量先進設備已應用在教學領域。例如,教研活動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網絡會議等先進技術徹底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提升雙減教學評價工作效率。學校利用多元教育評價提高教學質量需要科學有效的方法,例如,學校可以開展雙減教學班試點工作,在學校選取3-4個班級進行雙減教學政策試點,考察雙減教學評價政策下的教學效果,如學生的接受程度、學生成績變化、教師的反饋情況等,然后根據試點班的雙減教學的反饋來調整相應的教學方針、措施,最后推廣到全校實行。目前正處在疫情防控期間,雙減教學減負活動受到影響,教師可以利用釘釘或騰訊會議進行線上學術活動研究、問題討論等教研工作。同時,隨著電腦、手機的廣泛普及,教研組老師可以在線上通過向學生發放電子問卷調查對各科任課老師進行雙減教學綜合評價,這樣收集的數據不僅廣泛,而且效率更高。同時,在進行教研問題討論的時候,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工作PPT、圖片、視頻生動展示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加直觀展現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進而通過老師的討論“對癥下藥”,徹底解決問題,進而讓雙減教學政策真正惠及學生。另外,學校在推進雙減教學政策落實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海量優秀教育資源開展創新研究活動。比如,名師網上交流會、優秀教師網絡公開課……一大批網絡寶藏教育資源可以給老師的創新教研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先進技術融入教師的教研活動,是創新雙減教學評價活動構建與探索的一條捷徑!
四、家校“雙管”齊下,利用雙減評價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能夠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許多學生是因為想要取得優異成績而被迫學習,學生內心的心理壓力便由此產生。因此,雙減教學活動的創新就要新在家校聯動合作上面,通過學校與學生父母的共同努力,為學生構建更加美好的成長環境。例如,在構建雙減教學體系的過程中老師發現A班級的良好學風被幾位習氣不良的同學嚴重影響,老師便可以積極與孩子父母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家庭是否有變故?學生是否受到打擊?人際交往有沒有問題?……這些便是老師尋找學生問題根源的有效途徑,然后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教研組老師可以從經濟問題、心理情緒問題、教師授課方法等方面進行分類深入討論,并且可以采取“教師+學生家長”的新型教研活動形式對學生問題展開分析,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家長的建議,最終制定出科學的、合理的校園規章制度。同時,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社交平臺構建家校溝通交流群,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作業完成情況、在家表現、心理情緒等,保持和學生父母的密切溝通交流。老師應當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理性、科學看待、學生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愿望,盡量減輕來自學生父母的期望壓力。總之,父母是學生的“真正老師”,家校溝通交流可以便于老師快速發現雙減教學問題、改進教學方法,進而充分凸顯雙減教學評價的價值和意義!
總之,多元評價教育,點亮雙減教學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根據學生的現實需要來制定相應的政策,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雙減教育評價政策的落實情況,建立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激發雙減教育評價創新活力。
參考文獻:
[1]王恒,“雙減”政策下新時代小學生民族傳統體育發展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中華武術)、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武術).2021年全國武術教育與健康大會暨民族傳統體育進校園研討會論文摘 要匯編(二)[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分會、全國學校體育聯盟(中華武術)、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武術):2021:2.
[2]陳蓉.“雙減”政策背景下對語文教學困境的反思[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21(10):7-9.
[3]方夢宇.安徽向家長和教師發落實“雙減”倡議[J].中小學電教,2021(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