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琛
摘 要:鋼琴藝術是以人的肢體為主要領導的音樂藝術。人的肢體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因此,心理活動是鋼琴演奏藝術的核心和動力。首先,心理放松是鋼琴演奏的基礎;其次,鋼琴演奏應有效地克服緊張心理;最后,好的鋼琴演奏需要豐富的音樂想象力。
關鍵詞:心理因素; 鋼琴演奏; 放松; 緊張; 想象力
鋼琴藝術是以人的肢體為主要領導的一門音樂藝術。人的肢體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人的意識控制的。因此,鋼琴演奏的核心和動力是心理活動。為了從本質上探求鋼琴演奏的規律,就必須借鑒心理學對鋼琴演奏進行深入探討。例如,演奏者在平時練琴時已經非常熟練,從不會出錯,可一上臺或者旁邊有人觀看,心里就發慌,思維混亂,手指也不聽使喚,導致不停的出錯。這些心理素質低下導致演奏失敗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因此,沒有一個良好的演奏心態,是不會有好的鋼琴演奏效果的。在此,我著重講述心理因素對鋼琴演奏效果的影響。
一、心理放松是鋼琴演奏的基礎
記得我上小學時參加學校文藝表演,我的節目是鋼琴獨奏。當時我很緊張,總怕彈不好,老師看出了我的焦慮,于是想了個辦法---從包里變魔術似的取出了一個藥片,說是“定心丸”,吃了之后就不會緊張了。果然,演奏時我正常發揮,表演很成功。事后,老師哈哈大笑,說:“我給你吃的不是什么‘定心丸’,而是維生素C。”這小小的例子說明演奏者的心理狀態是很重要的。在一定的條件下會成為演奏成敗的決定因素。因此,心理放松是演奏好鋼琴的基礎。那么,什么是放松呢?
放松不是技術,而是一種狀態。許多音樂教育家都曾這樣做過比喻:“放松是打開藝術大門的鑰匙”。演奏者能夠在眾人面前充滿感情,準確而完整地把一首樂曲演奏出來,除了技術練習達到完全熟練的程度之外,還需要心理上處于非常健康和放松的狀態。說到演奏心理,大家都會想到“緊張”二字。對于緊張,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演奏時的緊張可分為兩種:必要的、積極的緊張和不必要的、消極的緊張。當演奏者走上舞臺,被明亮的燈光照射,必然會產生與平日練琴不同的感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這種緊張是正常、積極的現象,對演奏者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為什么有人會因為“緊張”而演奏失敗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不必要的、消極的緊張。演奏者由于精神過分緊張,大腦被恐懼占據,失去了平衡,或過度興奮抑制不足,或過度興奮轉為過度抑制。演奏者失去了對雙手和全身肌肉的控制能力,使之過分松懈或僵硬,從而無法投入音樂,導致演奏失敗。
所以我們要把精神必要的緊張和肌肉合理的放松這一矛盾對立面統一起來,培養和建立必要的積極的緊張,克服和清除不必要的消極的緊張,即熱情又清醒地完成演奏。總之,放松是鋼琴演奏的重要基礎,沒有良好的放松心態,就不會有靈巧的手指,也就更談不上表現音樂了。
二、如何有效地克服緊張心理
緊張是一種一般性的不安、擔憂和焦慮感,其原因在于害怕失敗,擔心不能完成任務以致隨之而來的自尊喪失。演奏者在學習鋼琴初期,常常因為緊張而放不開,這正是一種典型的焦慮。這種狀況的出現往往是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心理因素直接影響演奏的好壞。
那么,在鋼琴演奏時,應該樹立怎樣的演奏心態呢?我認為演奏者在此時建立演奏的信心是最重要的。一個演奏家在臺上必須有自信心,要對自己的演奏抱肯定的態度,有凌駕一切之上的精神,這樣的演奏才會形象鮮明、表現生動。可以說:“信心”是上臺演奏的生命。那信心從何而來呢?首先來自于上臺前的準備階段,即平日刻苦的練習。俗話說:“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更高”,這說明了技術能力和演奏心理相輔相成的聯系。許多演奏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平日練得最有把握的地方,上臺演奏就有信心,并能充分發揮;反之,平日練得沒有把握的地方,上臺演奏就會緊張,也最容易出差錯。因此,演奏者要獲得演奏的信心,平日練習必須認真、刻苦、一絲不茍。其次,信心來自于正確的演奏態度和學習的思維方式。在臨近上臺的練習中,由于演奏者責任感加強,會發現一些平日注意不到的問題,這時,需要冷靜分析,哪些問題可以馬上改正,就及早解決;哪些問題暫時難以解決,也不要成為思想包袱,千萬不要因小失大,拼命想克服短期內不可能掌握的某些技術性細節,而忽視了對整部作品的情緒掌握。再次,信心要靠堅強的毅力支持,并貫穿上臺演奏的始終。例如,有的人本來是有信心的,但是,當演奏時出現了一點沒有預料到的差錯就灰心喪氣,影響了之后的演奏。有一位鋼琴家曾說過,演奏時不被前面的失誤所影響,這是一個演奏家成熟的表現。最后,信心要從大量的舞臺實踐中增強。由于演奏者缺乏舞臺演出經驗,一時很難適應臺上的新環境和眾多的聽眾,導致精神緊張。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有經過不斷的演出實踐,生疏感減少,親切感增多,信心才會逐步增強。因此,一個演奏者應該爭取機會多演出、多實踐,提高演奏水平。
三、想象力在鋼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鋼琴演奏是一門藝術性很強的表演藝術,想要很好地表現作品的思想內容,僅有知識和技巧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豐富的音樂想象力和創造力。若要表現好音樂,內心就要有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理解越準越深,表現就越豐富越感人。魏廷格曾說:“關鍵在于,學生必須從心里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因為沒有感受就無法表現。”首先,演奏者自己必須很好地認識理解樂曲,充分了解作曲家和藝術發展的歷史,音樂的內容、情緒、形象、風格等;其次,演奏者要多欣賞各種音樂表演藝術,尤其多聽優秀的鋼琴演奏,從中汲取養分;最后,演奏者的修養并不應僅限于音樂范圍內,詩詞歌賦、文學、繪畫、戲劇等各種文化藝術都應廣泛涉獵,努力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結束語
總之,鋼琴演奏不單單要努力練習基本功,更要用腦思考、用心感受、用正確的態度演奏,克服一切不良的心理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鋼琴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蘇)T. 涅高茲 , 論鋼琴表演藝術 [M].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63.1
[2] 魏廷格, 鋼琴學習指南 [M].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7年版
[3] 石英, 放松---學琴的必由之路 見 鋼琴藝術 [J].2005年第6期
[4] 沈周憶, 鋼琴演奏中常見的幾個問題 見 兒童音樂[J].200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