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曉麗?冀金蓮
摘要:目的:談論以循證理念為基礎的中醫健康教育+延續性護理對于老年便秘患者的影響。方法:此次研究對象篩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間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0例老年便秘病人,依照護理方案的不同歸為兩個小組,對照組(實行常規形式的護理手段)與實驗組(在前者的基礎上,采用基于循證理念的中醫健康教育聯合延續性護理),每小組存在20例。分析兩小組的護理狀況。結果:實驗組病人經有效干預后醫治療效、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且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用(P<0.05)表示,具有研究性。結論:對老年便秘患者實行以循證理念為基礎的中醫健康教育+延續性護理,利于病情得到理想改善,提升其生活質量水平及預后狀況。
關鍵詞:中醫健康教育;延續性護理;老年便秘
【中圖分類號】 R442.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8--01
便秘通常是因為腸道傳導發生異常,促使大便秘結,排便周期推遲;或者周期未被推遲,但糞質較為干結,便秘會讓人們的心情處于消極狀況,少數病理期較長的疾病患者會產生精神不振,心理極其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給其造成嚴重的精神負擔,促使其生存質量水平直線降低[1]。經調查發現,年輕人的便秘發作機率是3%,中年群體及老年群體的發作機率依次是7%、20%,以此可以發現年齡的不斷增長其出現便秘的機率就越高。對此,需要尋找一種有效的方式來降低便秘的發生。臨床常采用藥物醫治的方式,但醫治療效并不顯現,且容易再次復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對象篩取2020年10月到2021年10月期間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40例老年便秘病人,依照護理方案的不同歸為兩個小組,對照組與實驗組,每小組存在20例。對照組里面男女患者占比是11:9;大致年齡階段在60-72歲,平均年齡數值在(67.18±1.34)歲。實驗組里面男女患者占比是10:10;大致年齡階段在62-74歲,平均年齡數值在(67.69±1.47)歲。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實行常規形式的護理手段。
1.2.2實驗組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形式上,采用延續性護理。(1)提出循證問題。醫護人員對患者出現的便秘癥狀、便秘時長等方面實行評估,總結出造成其便秘的根本因素,選取適宜的護理方案。(2)尋找循證支持。查閱百度文庫、維普等資料數據庫,整理出和患者便秘相關的原因、護理方式等內容的文獻作為循證依據,囊括出疾病患者緩解便秘的方式,依照患者的實際病情癥狀提出適宜的護理計劃。利用中醫理論知識向患者簡單簡述病情的發作反應、醫治及護理詳細措施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提升患者在醫治期間的配合度及病情的有效好轉。(3)養成科學排便的方式。讓患者充分意識到定時排便的重要之處,讓其盡量選擇在清早餐后排便,因早晨餐后容易造成胃-結腸反射現象,此時實行排便,容易形成條件反射,告知其每天堅持排便,時間控制在15分鐘。(4)適量運動,倘若病情允許的條件下,讓患者實行散步、打太極等活動,針對長時間躺床經靜養的患者,可以讓其平臥抬腿、抬臀等。(5)飲食調護。告知患者多食用膳食纖維果蔬,增強腸道蠕動,便于刺激便意及糞便的排出。與此同時,可以讓患者食用首烏紅棗粥與芝麻粥,利于糞便的排出[2]。(6)穴位按摩。依照中醫經絡俞穴理論知識,選取大腸俞穴、足底等實行按摩,從輕到重,以患者感受到酸、漲等為宜,一天2次,一次3分鐘[3]。
1.3觀察指標
(1)護理狀況,主要囊括醫治療效、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這3個內容。
1.4統計學方法
把組間所得數據利用SPSS221.0系統完成計算工作,計量資料及以計數資料運用(x±s)、(%)表明,得到t檢驗與x2檢驗,組間存在差異運用P<0.05,代表具有統計學研究價值。
2.結果
2.1分析兩小組病人的護理狀況
實驗組病人的醫治療效是100%,護理滿意度是95.00%,生活質量是(86.17±5.66)分;對照組病人的醫治療效是90.00%,護理滿意度是80.00%,生活質量室(80.01±4.23)分.以上數據對比可知,實驗組病人經有效干預后醫治療效、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且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用(P<0.05)表示,具有研究性。(x2=10.526、10.286,t=3.899,P=0.001、0.001、0.001)
3.討論
便秘通常是糞便在腸腔內停滯時間較久,水分被過度吸收,排便次數變低,糞便堅硬且排便艱難;便秘不單會造成患者身心不適,還會促使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出現,對此,增強對便秘的護理工作尤為關鍵。
實驗組病人經有效干預后醫治療效、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且優于對照組(P<0.05)。此次研究通過對患者實行以循證理念為基礎的中醫健康教育,利于構建患者良好的排便習慣,提升其日常運動量,尤其是中醫食療、穴位按摩等方式,能提升患者對便秘的正確認知及做好相應的預防、保健工作,糾正不良生活方式,促使其健康生活及生活質量水平的理想提升。傳統中醫判定,老年性便秘多是因為年老體虛,氣血不足等方面造成,氣虛則會造成大腸傳遞乏力,血虛則會津枯,不能下潤大腸,進而形成便秘,穴位按摩,利于便秘情況,對胃腸蠕動起到間接效果,增強腸胃蠕動及消化液的分泌狀況,利于便秘現象得到理想改善[4]。
以上所述,對老年便秘患者實行以循證理念為基礎的中醫健康教育+延續性護理,利于便秘癥狀得到理想改善,確保醫治療效達到理想預期值,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促使生活質量水平得到理想提升。
參考文獻:
[1] 戴啟蕓. 中醫護理聯合健康教育應用于消化內科患者護理的效果[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1):197-198.
[2] 車靈潔,邵惠敏. 中藥穴位貼敷聯合延續性護理對癌性疼痛患者鎮痛及便秘的影響[J]. 飲食保健,2020,7(17):193-194.
[3] 余燕,曾敏. 中醫護理對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識知曉率及護理滿意率的影響分析[J]. 飲食保健,2020,7(14):122-123.
[4] 韓燕,錢英軍. 中醫針灸推拿治療老年性便秘的應用及癥狀轉歸情況分析[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8(2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