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霞
面對連日來人民幣匯率的單邊快速貶值行情,中國央行果斷出手干預。4月25日晚,央行發布公告稱:為提升金融機構外匯資金運用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即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由現行的9%下調至8%。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央行此舉通過改善境內外匯流動性,擴大人民幣與外幣的利差,有助于增加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進而促進境內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此外,還有助于防止市場出現順周期羊群效應,遏制肆意做空人民幣的勢頭。
4月25日央行發布公告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延續4月19日以來的跌勢,離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度沖破6.6的重要關口,在岸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盤中也跌破6.55,下跌均超過600個基點。央行公告發布后,人民幣匯率以有所回升,截至4月26日11:41離岸、在岸匯率分別報6.5575、6.5333。
央行此次給人民幣急跌行情降溫,是歷史上首次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此前,從2004年10月~2021年12月央行曾五次宣布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其中去年兩次上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各兩個百分點。這次對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的反向操作,說明繼2020年6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之后,近期人民幣匯率形勢已發生變化。
人民幣單邊貶值,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是多重因素導致:一是美國等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開始緊縮,使得資本回流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貨幣面臨貶值壓力。今年4月份以來美元指數持續走高,不斷刷新過去兩年來的最高值至4月26日盤中的101.86,對人民幣貶值構成了較大壓力。二是近期日元等亞太區域國家貨幣發生大幅貶值,如3月中旬以來日元兌美元貶值超10%跌至20年來的新低,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投資者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太區域國家貨幣的信心。三是俄烏沖突導致的全球能源價格上漲以及近期以來美國頻頻釋放出要對中國實施制裁的信號等,也影響投資者形成負面預期。當然,今年全國兩會之后,受始料未及的新冠疫情蔓延影響,中國經濟面臨著新的下行壓力,也是推動人民幣貶值的因素。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圖/中新
分析認為,盡管本次準備金率下調幅度有限,但今后下調空間充足。市場分析師預計,下調1個百分點的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大約相當于在境內釋放100億美元外匯流動性。
管濤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如果人民幣匯率跌勢延續,不排除央行會進一步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采取提高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重啟逆周期因子等現有的宏觀審慎措施,同時著手研究擬定新的預案,不斷充實政策工具箱。不過,在他看來,將發行離岸央票納入宏觀審慎工具箱的提法值得商榷。
“在完成央票發行后,央行曾經多次強調,香港人民幣央行票據的穩定持續發行有利于豐富香港市場高信用等級人民幣投資產品系列和人民幣流動性管理工具,滿足離岸市場投資者需求,完善離岸人民幣收益率曲線,促進離岸人民幣貨幣市場發展,以及帶動其他發行主體在離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試想,如果用央票調控人民幣貶值,那如何理解2020年6月初人民幣升值啟動以來,甚至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提匯率維穩以來,還持續發行離岸央票呢?”他分析。
此外,管濤認為,關于“降準”有助于增加境內外匯供給的說法恐不準確?!跋抡{外匯存款準備金率,相當于在境內釋放約100億美元的外匯流動性?!彼f,但是,銀行不會直接將吸收的外匯存款結匯,因為這意味著銀行主動背負匯率敞口,有違銀行基于微觀審慎的風險管理原則。至于市場主體會不會結匯,本身與繳存外匯存款準備金的政策無關,因為那是它們自己的外匯收入,在意愿結匯制下,完全可以自主決定是結匯成人民幣還是繼續以外匯形式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