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團委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以下簡稱:四院)主要承擔著我國運載火箭、戰略戰術導彈、衛星、載人飛船等航天產品固體發動機的研制、生產和試驗任務,建院60年來先后圓滿完成了以“兩彈一星”工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為代表的國家重大高技術武器裝備和航天工程任務,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和世界一流軍隊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全院現有基層團委13個,團支部119個,35歲以下青年5 000余名,團員青年2 000余名。
多年來,四院團委始終自覺堅持、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聽黨話、跟黨走,形成了組織有保障、青年有力量、工作有成效、發展有希望的良好工作局面。
為把好黨建帶團建工作“方向盤”,四院團委站在黨的事業全局角度思考,堅持“上下”聯動工作機制:對上完善黨建帶團建頂層設計,主動爭取黨委支持和引領帶動,推動將團建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中,每年向黨組織專題匯報兩次工作,明確黨組織書記黨建帶團建第一責任人職責,從嚴治團各項工作向從嚴治黨各項標準看齊,做到黨團建設同步謀劃、黨團組織同步設置、黨團工作同步推進;對下發揮黨建帶團建實效,拓寬黨建帶團建范圍。特別是進一步明晰了四院團委如何堅持黨建引領,服務發展大局的“三個定位”:引領團員青年前行的“指南針”、凝聚團員青年建功的“強磁場”、服務團員青年成長的“多面手”,并用一系列“走心”的舉措和“常新”的載體,引領動員團員青年在壯麗的航天固體動力事業中奮力建功。2021年四院團委被授予“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41所褚佑彪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用科學理論武裝青年是青年政治思想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的根本保證。近三年,四院團委在黨委領導下連續舉辦了“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不負韶華 青夢遠航”“學黨史 強信念 跟黨走”等“五四”主題團日活動,還高規格啟動了“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持續引領青年緊跟黨走。2021年的“五四”青年節,恰逢建黨100周年這個重大節點,四院團委舉辦了以情景還原、時空對話為主要形式,配以聲、光、舞等效果的“黨史微劇場”主題團日活動,用百年黨史上的英模人物展現百年精神譜系,引導團員青年在體驗和互動中潛移默化地了解黨的歷史,增進愛黨之情。四院第一期“青馬班”學員、44所團委副書記王藝愷說:“這個活動讓我們深受感動,在致敬百年黨史中那些革命志士、英雄人物、先進模范的同時,也展現了我們院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仰、不懈追求、昂揚斗志!”
青年不僅要在思想上緊跟黨走,更要知道在工作中走向何方。四院團委始終按照黨委要求,堅持用航天系列精神塑造新時代四院青年,將航天精神教育和作風培養融入新員工入職教育、青年崗位培訓等各項工作中,用青年人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引領青年心懷“國之大者”。比如,2021年7月1日,四院舉辦了“憶初心、踐使命、勇奮斗”座談會,中科院院士、原四院院長邢球痕等老領導、老專家在座談會上回憶了自己的入黨初心和奮斗故事,3名青年黨員代表向老領導、老專家匯報了新時代固體事業發展的新成績,參會青年黨員代表也更加堅定了“感黨恩、跟黨走、盡黨責”勇擔使命、接續奮斗的決心信心。
堅持為黨育人的導向,注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青年。四院“向陽花”青年志愿服務隊是院團委指導管理的青年志愿者組織,目前培育品牌項目30余項,覆蓋學雷鋒獻愛心、植樹造綠、節能環保等,具有廣泛影響力。在2021年年末西安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青年志愿者主動投身門崗值守、疫區支援等各項志愿服務工作,彰顯了四院青年戰“疫”在前、勇挑重擔的動人風采。青年志愿者連續多年赴洋縣貧困山區開展“微愛留守 筑夢航天”扶貧助學活動,共有1 600余人次參與,舉辦“微課堂”34場次,覆蓋14 000余名學生,累計投入捐贈經費31萬余元,幫助秦嶺山區19個中小學留守貧困兒童實現約945個“微夢想”,彰顯了央企青年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四院7416廠團委書記王凱連續八年投身洋縣“微科普”航天講座活動,足跡踏遍了洋縣20余所中小學,如他所言:“‘小紅帽’曾經是四院青年志愿者的標識,如今已成為有擔當、懂奉獻的代名詞?!?/p>
共青團作為黨締造和領導的青年政治組織,“黨有號召,團有行動”是一貫的優良傳統。四院團委精心策劃開展了“青”字號三項行動,將團旗插在了黨旗所指的科研生產和經營發展的各個戰場。
“青聽形勢”行動有效凝聚青年共識、激發青年擔當精神。按照四院黨委統一部署,堅持請院兩級領導開展針對青年的形勢任務教育。目前,青年形勢任務宣講團“班前微課”、主題討論等活動的團員青年覆蓋率已達到100%,有力凝聚了青年攻堅合力。尤其面對高強密度高負荷科研生產任務常態化的新形勢,“通過‘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貫穿全年、形式靈活’的形勢任務教育,大家清晰地明白‘形勢怎么看’和‘任務怎么干’,心中更有方向,手中更有干勁!”四院43所團委書記杜沙說。

“青力建功”行動有力地展現著青年新作為。傳統的共青團品牌需要被擦亮,急難險重的任務更需要青年攻關,四院黨委授旗掛牌的“青年文明號”創優、“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奪標、“青年突擊隊”爭先等創建和考核評選活動在新時期依然引導著青年攻堅克難,青年技能比武、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等持續助力優秀青年脫穎而出。近三年,四院共17個“青”字號集體獲得省級以上表彰,科技公司團委書記齊晶晶深刻感受到,“青”字號品牌越擦越亮,青年立足崗位建功的勁頭越干越足,這種正向循環引導青年在急難險重任務中奮勇爭先、攻克難關,掀起了“比學趕超”的風暴,越來越贏得兩級黨委領導的充分認可。
“青創中心”行動煥發著青年新動能。創新創造是青年身上最鮮明的稟賦,2021年10月,四院黨委召開了“十四五”技術創新大會,明確了未來五年的創新路線圖?!扒鄤撝行摹毙袆右劳悬h委搭建的“青創中心”平臺,近三年共13個項目獲集團公司錢學森青年創新基金支持130萬元,入駐項目獲四院支持孵化60余萬元,推報4名青年入選陜西省科技新星獲支持40余萬元;依托各基層單位的“青創工作室”,青年創新創意大賽、青年科技(管理)論文、“五小”成果評選等累計5 000余項創新成果讓青春的動能充分迸發在四院各條戰線,極大地助力了四院各項科研生產和經營發展任務的完成。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服務青年是共青團的生命力所在。四院通過開展青年思想狀況和發展需求分析,形成30余項調研成果,為黨委開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決策參考,尤其針對青年員工關注度最高的職業發展,院團委根據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黨組關于加強新時代共青團青年工作的決定》,探索制定了基于各類人才、各條通道的航天固體動力青年發展路線圖?!扒嗄瓿砷L領跑導航工作”成功入選共青團陜西省委優秀工作案例集,近三年推薦2名團干部掛職上級團組織機關,1名青年當選陜西省青聯常委,30余名青年走上領導崗位。四院團委持續開展的“五四”表彰工作,讓每一份奮斗得到褒獎鼓勵。近三年,共57人獲“陜西五四青年獎章”“最美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航天杰出青年獎”等地方市級以上個人獎項,涌現出了以“全國青年崗位能手”42所崔兵彥為代表的一批杰出青年,激勵著四院青年更好前行。“大家都紛紛感到成長導航有高度,典型引路有力度,每一個青年都有了前行標桿,每個階段都有了奮斗目標!”四院401所團委書記曹莎說。
解決青年的“所憂所急”往往關乎黨管青年工作的關鍵成效。四院各級團組織廣泛實施“1+100”團干部聯系青年行動,把黨的關懷送到青年中去,千方百計為青年排憂解難。在2021年的“我為青年做件事”行動中,相繼開展了黨委領導“關愛原地過年青年”共進年夜飯、與青年“面對面”座談、心理疏導、崗位慰問等活動,累計為青年解決了200余件實事難事,始終做到關愛同行有溫度;連續多年開展的“緣定航天”系列青年聯誼和集體婚禮活動,累計為300余名青年解決了婚戀問題;長期開展的“青聽同行”心理疏導、“青護健康”關愛、“悅讀悅青春”讀書會、“新員工入職關懷”等傳統品牌節目更是成為四院青年每年必享的青春盛宴。7414廠團委書記賀倩說,新員工是每個單位的新血脈,入職關懷的這種獲得感也許會伴隨團員青年的整個職場生涯,這項工作做好了,團組織才會讓青年更加想得起、離不開。
習近平總書記說:“當代中國青年是與新時代同向同行、共同前進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绷暯娇倳浀纳钋榧恼Z,鼓舞人心。奮進“十四五”的號角已經吹響,航天強國的新征程千帆競發,在四院黨委的指導和帶動下,通過黨建帶團建,四院青年必將以青春作槳、以奮斗為帆,用激情與夢想書寫新時代“請黨放心”的精彩華章,努力以實際行動做到“兩個維護”,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以青春奮斗姿態迎接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