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海 韓東雪

長夜漫漫,月影闌珊,總有一群趕路人在點點星光下奮力前行,發展的齒輪就在這群趕路人的腳下不停轉動。于2022年2月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評為“中國兵器杰出工匠”的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師劉振利,就是其中一位趕路人。
1995年,中專畢業的劉振利被分配到東北工業集團吉林東光奧威汽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原吉林汽車制動器廠,以下簡稱:公司)。起初,他只是一名普通的學徒工,對生產車間的一切都是懵懵懂懂。1996年,公司引進了日本的數控加工設備,設備廠家派人來簡單地培訓了幾天就走了,留下看不懂的英文說明書和工人師傅們的一頭問號。
就在所有工人都搖頭的時候,劉振利拿起了英文說明書,到書店買了一本英文詞典,開始研究起來。經歷2個月的邊干邊學,劉振利終于能夠基本操作這臺“洋機器”了,也因為這次刻苦鉆研取得的成功,讓劉振利對數控編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堅定了從事數控加工工作的信心。同時,他對關于數控的英文單詞留下了深刻記憶,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4年,公司又引進了一臺韓國設備。雖然同為數控設備,可韓國設備和日本設備的操作系統并不同,劉振利嘗試運用之前的調試經驗來操作,可是機床就是“不聽話”地隨意運動,連最簡單的加工指令都無法實現。面對這種情況,他沒有退縮,憑借自己愛鉆研的勁頭,成功地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設備調試,同時,也成為公司從事對話式編程和操作FANUC系統的第一人。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公司陸續購進了更加先進的數控設備,劉振利的操作技術日漸成熟,并逐步掌握了FANUC、SIEMENS數控編程系統,CAXA制造工程師、Mastercam等編程軟件的應用,由當初的技術“小白”逐漸成長為“技術大拿”。工作之余,他還不忘總結自己的技能成果,獨立在專業雜志上發表了5篇論文。
劉振利對待工作一絲不茍,善于發現并解決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柱塞式主缸體的精度要求很高,由于在加工過程中,柱塞式主缸體的鏜線出現了振紋,導致零件尺寸和表面質量均無法達到圖紙要求,零件的良品率很低。為降低廢品損失,他打破傳統,大膽創新,通過調整刀具形狀,改良刀具角度,最終設計出新型的膛線加工刀具。這種刀具將產品返修率由原來的5%降低至0.02%,廢品率降為0,刀具壽命也提高至10倍以上。在加工某型號產品時,他首次提出的采用螺旋銑絲代替傳統攻絲加工螺紋的方式,解決了螺紋加工效率低、加工質量差的問題,該方法不僅在企業中廣泛應用,在同行業中也得到借鑒和推廣。
“因為熱愛,所以堅守。”當年和劉振利同期學徒的人員,有的換崗、有的跳槽,只有劉振利依然堅守在生產第一線。因為熱愛,他在工作中總是充滿激情,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產品加工難題。多年的工作,他養成了勤觀察、多動腦的習慣,27年來,完成重大攻關項目20多項,獲得國家專利10項。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劉振利在成長的路上,也收獲了諸多榮譽,獲得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技術能手、吉林省技術能手、吉林省首席技師、吉林省崗位創新能手等榮譽,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提及收獲,劉振利感慨地說:“我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公司對我的培養,公司經常為我創造機會外出學習,讓我參加各級職業技能競賽,對我技能的提升給予了極大的幫助。”
2005年至2016年,劉振利每年都會參加職業技能大賽,即使是非官方的比賽,他也要去試一試。2005年,他第一次參加長春市數控銑工職業技能競賽,由于參賽經驗不足而折戟沉沙,沒有拿到名次。當時的他,已經是公司里掌握數控加工方法的“能人”,所以這個結果對他觸動很大。比賽結束后,劉振利總結差距、查缺補漏,吸取第一次參賽經驗,憑借自己扎實的技術功底,在第二年參加這項競賽時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從此以后,他就開始了參賽之路,先后取得兵器工業集團數控銑工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吉林省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第一屆全國刀具應用技術大賽一等獎等優異名次20余次,每次都有新的突破,每次都有新的收獲。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衡量的。劉振利深知,企業的發展,技術的革新,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實現的。因此,他積極發揮技能骨干帶頭作用,為公司培養優秀的技能人才。
2016年,以劉振利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從這一年起,劉振利開始由“前臺”走向“幕后”。作為技能帶頭人,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藝傳承上,為公司培養了一批技術骨干。
27年來,劉振利一直堅守著那份對工作的執著與熱情。他多次組織技能人員培訓活動,培訓時間300多課時;完成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標準、試題庫編寫9萬多字;培養高級技師4人、技師5人。劉振利以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平臺,吸納培養成員20人,全部為公司級骨干以上人員。完成技術攻關項目51項,獲得專利14項,在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8篇,為公司創造價值3746.46萬元。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劉振利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只要信念堅定、不忘初心,點點星光亦能照亮前行的路,平凡的崗位也可以演奏出不平凡的樂章。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都風雨如磐毫不動搖。心中有信仰,行動有力量。“中國兵器杰出工匠”劉振利,正是因為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撐,才有了“星光不問趕路人”的執著精神;正是因為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信仰,才有了“歲月不負有心人”的累累碩果。
從劉振利的成長歷程中,我們更加明白,堅定理想信念,就要始終做到對黨忠誠,在實踐中不斷砥礪、經受考驗。要涵養光明磊落的良好道德品行、開拓進取的強烈上進心,時時保持“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態度,不斷吸收最新理論、掌握最有效的工作方法,時刻謹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為人民干實事、干好事。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先進思想、先進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充分發揮偉大創造力量,不斷為中國精神注入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