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競 海尼克斯·買買提
巴州人民醫院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庫爾勒市 841000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控制不佳的并發癥,是糖尿病導致視網膜受損的表現,嚴重者可導致視力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人群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為23%,患病率較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可控、可避免的疾病,嚴格控制血糖,定期復查可以降低疾病的發病率,但對出現視力受損的患者通常選擇玻璃體摘除術,患者玻璃體摘除后視力會得到一定的恢復。玻璃體摘除術后應配合術后護理管理,避免因護理不當導致失明或發生術后感染,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2]。選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目的為了探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玻璃體切割術后護理體會。
選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觀察組男患者16例,女患者24例,年齡范圍(55-77)歲,平均年齡(65.12±2.13)歲,平均BMI(24.17±2.01)KG/cm2,平均病程時間(10.29±0.46)年,平均糖化水平(10.25±1.32)% ;對照組男患者18例,女患者22例,年齡范圍(54-80)歲,平均年齡(64.75±2.24)歲,平均BMI(24.09±2.13)KG/cm2,平均病程時間(10.51±0.30)年 ,平均糖化水平(10.,42±1.1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1 觀察組行術后護理+常規護理管理。
加強患者抗感染治療,定時為患者更換藥物,預防感染,淋浴及洗頭時避免水流入眼內,減少發生感染的可能性。遵醫囑囑咐患者盡量臥床休息,避免頭部劇烈運動,減少眼球運動。對患者頭部進行適當固定,限制運動,頭部和眼部不能突然運動,防止影響眼部組織,造成誤傷。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任何不適癥狀時,示意醫務人員。指導患者非手術眼盯緊固定燈,在治療期間密切監測患者病情變化。術后提供合理科學的膳食營養,保障機體的營養供給。提供易消化、高蛋白、高熱量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少食多餐多飲水。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注射氣體后,短時間內不能乘坐飛機或進行高空作業,具體時間根據注射氣體的性質決定,短則3天,長則1月;定期復查,如有頭痛、視力模糊等情況立即到醫院就診;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其余管理均同對照組。
1.2.2 對照組僅行常規護理管理。
避免勞累、熬夜,避免用眼過度;飲食以清單為原則,減少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每天保證維生素的攝入,尤其維生素A,保證每天攝入足量的優質蛋白,以雞肉、牛肉、雞蛋、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少數患者需要配合抗炎藥物。
(1)臨床指標:心理狀態評分、眼壓指標、疼痛指標、視力;(2)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人數;(3)并發癥:視網膜脫落、頭暈、白內障、眼睛干澀。
將本組所得試驗數據代入SPSS21.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實施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用x2進行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反之P>0.05,表示差異性沒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觀察組各項臨床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臨床指標對比(±s)
視力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 40 6.34±1.28 8.59±1.04 25.69±5.14 16.74±2.10 8.34±1.20 4.19±1.58 0.54±0.13 1.30±0.24對照組 40 6.25±1.34 6.58±1.35 23.69±7.24 20.98±3.04 8.36±1.12 7.41±1.32 0.60±0.14 0.84±0.20 t 3.285 9.658 3.247 10.247 3.005 9.854 3.201 9.525 P 0.055 0.037 0.054 0.034 0.052 0.036 0.053 0.038組別例數 心理狀態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眼壓指標(mmHg)護理前 護理后疼痛指標護理前 護理后
觀察組滿意率為97.50%,對照組滿意率為75.00%,觀察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度對比(n,%)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0%,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7.5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見表3。

表2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n,%)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一旦發生視網膜病變患者的視力會明顯受限,癥狀輕者可導致視力模糊、視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質量,嚴重者可直接導致失明,因此對于視力嚴重受限的患者通常建議行玻璃體摘除術,通過摘除玻璃體而達到恢復視力的目的[3]。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完善,玻璃體摘除術已經是一項較為成熟的術式,玻璃體摘除術是玻璃體及視網膜手術的總稱,屬于較大型手術,將病變組織摘除,達到改善屈光的效果,恢復視力,與其他手術相比玻璃體摘除術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的優點,術后幾乎不會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眼部的神經是較高精準的神經分布,與其他部位神經相比眼部神經更加的敏感,因此在進行玻璃體摘除術后通常配合術后護理管理,術后護理管理與傳統護理管理模式相比,具有更細致、更具體、更側重于對眼部護理的優點,可以有效恢復視力[4-5]。
術后護理管理是綜合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特意規劃了并加強了對眼部的護理,包括眼部的衛生問題、眼球的運動、患者心理的變化等領域,更適合于眼部術后的恢復。通過玻璃體摘除術后護理管理可以使眼部更健康,有利于視力的恢復,增強免疫力;術后護理管理不僅關注于眼部的護理同時還關注于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可以有效的引導患者負面消極情緒的宣泄,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從而提高了臨床治療;玻璃體摘除術后護理管理可以教會患者自行護理,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等視力損傷,避免了術后因衛生問題而導致的感染等問題,降低了風險性;術后護理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各種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降低對患者再次的傷害;術后護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從性,有利于進一步方案的推進,從而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和滿意度,促進了各項工作的進展[6]。
綜上而言,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視力明顯受損,嚴重者可直接導致失明,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視力受損嚴重者可行玻璃體摘除術,術后患者視力可提高,日常生活基本不受限。對玻璃體摘除術后行術后護理管理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不僅有利于視力的恢復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有利于患者建議積極樂觀的心態;通過術后護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風險,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臨床治療效果。術后護理管理對玻璃體摘除術后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