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咸陽中心醫院 陜西 咸陽 71200
通常患者多發性的子宮肌瘤或者子宮內膜宮頸發生病變就需要做子宮全切手術,以往臨床中常采用的傳統手術方式容易導致患者出現感染的情況,但是現在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給患者實施微創手術發生感染的幾率比較小。以往臨床中為了降低術后感染,常會給行術前陰道灌洗方式可以降低感染的發生率,而術前灌洗會損壞患者陰道微生態[1]。碘伏是常見的表面消毒劑,也稱作聚維酮碘溶液,是碘和表面活性劑、增強劑形成的一種絡合性溶液,也稱為絡合碘。碘伏于表面涂布后,離子碘變成分子碘,發揮氧化作用,對于大多數致病細菌、部分霉菌、原蟲以及部分病毒都有殺滅作用,所以臨床上用途相對廣泛。呋喃西林是一種抗生素,對革蘭陽性革蘭陰性菌均有抑菌作用,常用于外科的手術治療前涂抹的溶液或者是一些皮膚疾病的軟膏中[2]。本次就主要針對2019年1月到2021年4月進入本院治療的102例子宮全切術患者,在術前給其分別應用0.5%碘伏棉球清洗陰道和1:5000的呋喃西林液清潔陰道的護理效果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納入2019年1月到2021年4月進入本院治療的102例子宮全切術患者進行試驗,根據入院順序將其選入呋喃西林組和碘伏組,各51例;呋喃西林組年齡在31歲至61歲,平均年齡為(43.12±3.05)歲;碘伏組年齡在32歲到63歲,平均年齡為(43.26±3.14)歲。納入標準:均為子宮全切術患者;知情并且簽署同意書;依從性高。排除標準:病例資料不完整;無意識、不能正常交流、精神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礙者;中途退出者。呋喃西林組和碘伏組年齡等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碘伏組采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清潔陰道,手術前3d內,1d給患者使用1:5000的呋喃西林液清潔陰道1次,且在手術當天早晨給患者清潔1次。呋喃西林組采用0.5%含量的碘伏棉球清潔陰道,手術前3d內,1d給患者使用0.5%含量的碘伏棉球清潔陰道1次,且在手術當天早晨給患者清潔1次。
比較兩組的清潔程度和各項手術指標(術后溫度、住院時間、白細胞計數)。
數據利用軟件SPSS25.0處理,計量、計數資料用±s、(n,%)表示,差異性對應t、x2檢驗;依據:P<0.05有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和碘伏組相比較,呋喃西林組的清潔程度顯著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呋喃西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體溫、包細胞計數顯著比碘伏組更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陰道清潔程度和手術各項指標對比(n,%,±s)

表1 兩組陰道清潔程度和手術各項指標對比(n,%,±s)
住院時間(d)呋喃西林組 51 50(98.03) 37.51±1.34 8.97±2.01 7.55±1.76碘伏組 51 42(82.35) 38.91±1.61 10.74±1.83 10.53±1.15 x2 / 7.096 4.773 4.650 10.122 P / 0.008 0.000 0.000 0.000組別 n 清潔程度 術后體溫(oC)白細胞計數(109/L)
陰道本身有清潔能力,但在孕婦生產和流產后在切口沒有閉合的時候實施灌洗清洗,會導致宮腔被污染,會導致機體的免疫力降低,導致感染擴散[3]。在實施子宮全切除術之前,對陰道的準備情況、患者的住院時間和陰道殘喘狀況有關聯,一般情況下,給患者行全子宮切除術之后,會導致陰道感染率提升,若患者的免疫力比較低下,也會提升術后陰道感染的幾率[4]。
本次研究中給子宮全切術患者在手術前采用1:5000的呋喃西林和0.5%含量的碘伏棉球清潔陰道,結果顯示,和碘伏組相比較,呋喃西林組的清潔程度顯著更高,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呋喃西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體溫、包細胞計數顯著比碘伏組更低,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采用呋喃西林清洗陰道的效果很顯著。碘伏是一種含碘型藥物,碘伏是活性中的成分,有浸潤性作用,治療的時候會形成一層薄膜,可以持續緩慢的釋放碘物質,促使細菌胞膜中的多肽、蛋白酶等物質快速被碘化,然后形成代蛋白質沉淀,將微生物消殺,起到殺菌的作用。呋喃西林是屬于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對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般是治療細菌引起的皮膚及黏膜的感染,比如外傷創傷、化膿性鼻炎、陰道炎、膀胱沖洗和褥瘡等。呋喃西林在應用的過程中不會被膿度和分解產物影響,可以顯著的幫助患者改善陰道環境,能夠保證陰道的清潔程度,可以減少宮腔和陰道的分泌物。
根據以上所講,給子宮全切除術患者使用0.5%碘伏棉球清洗陰道可以進一步提升清潔的程度,并且可以減少患者術后住院時間,控制患者的術后體溫,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