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應用,教育發展逐漸國際化,教育行政機制的管理現狀不容樂觀,傳統的行政機制管理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所帶來的變化,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育行政機制管理精細化很有必要。為提升教育行政效率,就必須推行管理細致化,其優點是有助于分工明確,權責分明。本文先闡述了我國教育行政機制管理模式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長處和短處,分析了現階段我國教育行政機制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教育行政機制管理精細化的探究策略。
關鍵詞:教育;行政機制;管理精細化;實踐探究
為提升教育行政效率,推行管理精細化,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意義深遠[1]。
一、目前,我國教育行政機制管理的管理模式及優缺點
現階段,我國教育行政機制管理的管理模式大多還是集中統一管理模式。
1、優點是:一是政府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決辦教育的問題,比如基本的財力、物力、人力。二是有了集中統一管理,讓教育發展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可以保障教育的有序發展。缺點是:一是學校直接被政府管理著,政府沒有學習教育的管理實踐,出臺的相關管理學校大部分事物的政策,漏洞百出,實用性不大。抑制學校教育和學生創新發展。二是政府的管理體制滲透面廣,制約了社會面的精細化管理模式,不利于大眾參與教育發展。
二、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行政管理體制僵化
受我國經濟體制的頂層設計,教育資源東西沒有完全統籌,未根據當地的教育資源優化配置,而是一刀切,統一的模式和教學大綱不能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體制,這種政教不分、政事不分的管理模式有很大的弊端。這種管理模式也使學校受權力的影響,沒有活力,完全依賴政府支配。即使安排部署不合理也沒人出來反駁。
2、行政機構設置不合理及職能不清
行政機制劃分不夠精細,相互交叉,權責不清。有些部門管理的事務多,而有些則又太少,設置不平衡,各部門承擔的責任也交叉,沒有精細化分開。因此,教育行政機制管理精細化是目前管理機制的發展趨勢。
3、行政方式方法單一,沒有精細化的方式。
行政機關職能的體現是管理教育事業,實施開展具體工作[2]。當前,教育行政實施工作的方式傳統簡單,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政策方針、本地區政府要求召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進行會議研究,制定方案,督查等管理教學,各部門根據會議精神以及制定的相關管理文件管理各自負責的教學任務,推進學校各方面的正常工作。但是存在的問題是會議次數多,各部門只宣講自己的事務,也沒有強制性的規范文件,只是形式的一說,然后也沒有制定精細化的實施措施。各執行部門也只是形式的完任務。
4、法制建設不健全,沒有精細化的規章制
這幾年,隨著新課改的推行,教育行政部門政策法規各種各樣,政府部門只是大致的宣傳教育系統的方針政策,教育局制定的方針政策法規也是統一模式的方向性指導意見,沒有精細化的規范各部門的管理制度,所以這些部門制定的行政管理模式效果也不良好,形同擺設,沒有真正落到實處。行政管理部門檢查考評時落實一下,過了之后又回到了原來的現狀。
5、監督評價機構缺乏透明公正
受政府權力機關自上而下的影響,同級之間的監督評價機構行政職能效果明顯降低,教育部門缺乏獨立的監督機構,通常是其他附屬監督,是教育系統在社會的優越性未能完全體現,監督成效缺乏透明性,因此要探索建立一套完全適應教育系統的監督模式,設立專門的監督機構,才能更好的為教育系統提供更好的平臺
三、我國教育行政體制管理精細化改革策略
(一)適度分權
新的管理制度的理念是中央教育行政組織機構轉變職能,給予地方教育行政機構更大的靈活性,更好地解決上層和地方的職能分配問題。
(二)引入市場競爭機制
增強教育行政管理職能,以市場經濟體制發展規律為引導,在教育行政宏觀調控下,充分發揮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體制,引入更多的教育管理體制,加強教育行政領域的市場競爭機制。政府保留宏觀的核心事務,如統籌規劃、掌握教育大政方針的制定、信息引導、組織協調和檢查監督等。把基層管理的教育行政事務根據實際情況自由支配。在讓更多的市場競爭滲透到教育行業,,打破政府部門一家獨大,優化東西南北的教育資源,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三)鼓勵社會參與,大力發展第三部門發展和培育第三部門
1.創辦服務型的教育組織,成立專門的教育監督檢查機構。培養一些專業服務性人員,解說教育政策,多聽聽社會訴求,更好的推進教育行政管理的發展。
2.根據本地方市場需求,為民辦教育的發展創造條件,形成專業的管理組織。以公立學校的大政方針為指導,探索更好的辦學模式,促進教育發展。
3.本地區多創建教育社團,成員是家長、教師、各級教育行政管理人員,互相交流意見,滿足各方的合理訴求。
(四)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能力
1.建立精細化的服務型的教育行政機構。
首先,教育機制要平等,每個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權力,對待每一個公民都是公正的。教育行政也要根據不同條件滿足不同訴求。其次,教育行政機構本身就是為了教育提供服務的[3],要發揮好其職能。再次,創立服務型教育行政機制管理模式,讓廣大群眾多提意見,選擇自己適合的形式。
2.在教育行政領域進行績效管理,提高教育行政效率和質量。
第一,教育任務要有清晰脈絡。像學生各科成績提升,,信息教育資源共享等等;第二,實行績效考核,考核公平公正;第三,績效考核成績要排名,獎罰分明,公平公正3.建立現代人力資源體系,推進教育行政人員專業化制度。
優化教育行政人員整體素質,首先,要從人員培養根源入手,建立高要求的培養標準,合理規劃人員招聘條件,增強對專業知識的考核,注重教育行政人員實踐能力。其次,國家制定專門教育行政管理類的專業,在師范類高校設置較多的這方面的專業,專門培養著方面的人才。最后,教育機構在錄用教育行政人員或分配崗位時,要錄用專門的、經過國家設定的專門考核通過的人員。在工作中,注重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增強教育行政效率。
綜上所述,踐行新時代課改目標,推行素質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實行精細化的教育行政機制管理模式,可以加快教育行政管理改革。推動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因此,培養更加優秀,富有專業素養的人才迫在眉睫。他們是實現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現代化的開創者。結合我國實際,從國情出發,有選擇地吸收和借鑒其先進的理念和做法,對深化我國的教育行政體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梁夢宇.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的理論邏輯與實現路徑研究[D].吉林大學,2021.DOI:10.27162/d.2021.000345.
[2]陳輝.監察委員會處置權研究[D].東南大學,2020.DOI:10.27014/d.2020.003034.
[3]寇杪.董必武社會主義法制思想研究[D].新疆大學,2021.DOI:10.27429/d.2021.000986.
作者信息:呂鋒,男(1966.9—),漢族,籍貫 :江蘇揚州,大專,技師,研究方向:行政事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