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高花
摘 要:目前,在我國新課改要求的背景下,其對小學教育提出較高的要求,強調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及創新意識。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需要講述課本上的知識以外,還要對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進行培養,以培養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本文就對核心素養下小學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措施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能力;培養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語教學進入了改革的階段,從傳統的教學方式轉變成較為看重實踐應用的聽、說、讀、寫。而這種教育方式的改革,對于提升英語的實際教學效果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很多英語教師卻只將重點放在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上,并沒有在現代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改革,自然也就難以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進行相應的培養。我們應該認識到,人只有有了思維,才能夠用不同的詞匯組成句子,而人也正是因為擁有思維,因此才會有交際的需要,而這也是語言產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會將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具有較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科當中,例如數學、物理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這些學科的主要特點。因此可以說,在小學英語教學,尤其是詞匯教學過程當中,創新思維能力的缺乏已經成為了十分嚴重的問題,必須得到相關教育者的重視。
一、營造英語氛圍,構建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環境
一直以來,小學生所熟悉的語言均為漢語,對英語這種外來語言知之甚少,一時間無法快速地形成英語思維,積累英語知識和能力的難度也比較大。由于傳統教學方式與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英語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英語知識時會使用漢語,在漢語解釋的影響下學生一般會使用漢語思維來理解和學習英語,這也對學生理解英語和形成英語思維造成了一些困難。所以教師要認識到為學生創設身臨其境般的英語教學環境的重要性,要讓學生在充足的英語氛圍中形成英語思維,明確外部環境對英語學習的影響。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以及與學生的交流中應堅持使用英語,讓學生盡可能地感受英語的語感和語境,引導他們用英語思維思考和理解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就能夠養成英語思維,牢固英語基礎。另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使用英語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回答問題時也要使用英語,在自我表達中體會英語的語言習慣和思維方式。例如,在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教材Unit4 I can playbasketball 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發散性的問題:Which sport do you like?然后,讓他們通過問答形式或小組交流形式,使用英語為同學介紹自己最喜歡的運動。在此期間,教師也需要隨時觀察學生的討論情況,對表達得好的學生進行適當鼓勵。學生在這樣自由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壓力較小,也會在交流表達中獲得更多自信,更愿意參與英語學習,為英語思維形成創造條件。
二、科學設置提問,創造英語思維能力培養條件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環節,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科學的問題設計和恰當的提問時機可以有效提升學生思考和學習的主動性,而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將所學知識深入理解并融會貫通,然后根據問題選擇可用的知識并提出解決方法。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不斷思考、分析和總結,深刻體現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課堂提問是學生加深知識理解并培養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基于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重視課堂問題的研究設計,通過不同的問題來引導和激活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在設計英語問題時不能平鋪直敘,過于簡單,而應層層遞進,并包含一定的思維因素,需要學生經過一定的英語思考才能得出最終答案,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思考中鍛煉英語思維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回答或討論,學生在思考問題和組織語言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鍛煉思維能力。其次,教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質疑也是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方面,在日常學習中,教師可以逐漸引導學生由思考到質疑到提問到會問,由此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逐漸成熟,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深挖教材內容,提升學生閱讀思維
新課標明確提出,鍛煉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有助于增強其語言的綜合運用英語,多年英語教學的實踐,使筆者發現大多數學生僅僅是單純地認知和理解單詞,不會結合文本進行學習,這就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存在較大困難,影響了英語閱讀的實效性。基于這種現狀,教師應提前做好授課規劃,以便在小學生初次學習英語時,就能有針對的、有效的培養其思維能力、閱讀能力和個人素養。比如,教師提前進行甄選適宜的、有針對性的閱讀材料,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講解,并預留一部分供其回家與父母共同閱讀,以培養起閱讀習慣及思維。在六年級上冊Unit5 Animals in danger中部分的短文閱讀內容是:King?shers are beautiful birds.They live in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They eat small ?sh. King?shers are indanger.The water in many rivers are dirty.There are no ?sh in them, so there is no food forking ?shers.在講解此部分時,筆者會規定其在合理的時間范圍內默讀完,當學生碰到難以理解的部分時,引導其通過閱讀材料中的插圖進行理性分析,以便培養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在教授過程中輔助繪畫幫助學生理解短文內容。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最好選擇接近現實生活的文章,學生在閱讀時會聯想到實際生活,能大大提高其閱讀興趣。待其讀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上書本,引導學生用其所學過的英語知識對文章進行歸納總結。以這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整體的英語閱讀思維邏輯,得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四、結束語
思維能力是學生思考與學習能力的一個綜合體,英語思維能力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當中形成的學習與思考的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素質得以發展的重要條件,同時也是完善學生語言交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催化劑。英語思維能力還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一部分,是落實英語核心素養教育的關注點,除了獲得教師的重視之外也受到了學生自身的關注,促使學生主動運用英語思維進行踴躍交流和表達,以實現更大程度的發揮。小學英語教師要抓住學生語言能力發展的奠基期,在基礎階段加大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創新語言教學,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素養,體現出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參考文獻
[1]潘愛娣.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8(29).
[2]李海云.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2).
[3]鄔芳芳.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英語教師,2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