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珍
摘 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現代化的教育改革,小學英語教學在英語基礎教育方面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近期來,“雙減”政策的施行,是教育改革的具體指引和基本要求。如何在“減少課后作業負擔、減少課后培訓”的新政下,更加有目標有效率地進行作業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不僅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的考驗,也是當前形式下需要探究和突破的重要點。文章首先解讀新政策,然后分析小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最后從英語作業設計的目的與意義、目標性作業設計的原則、目標性作業設計創新方式三個方面進行研究,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目標性作用;設計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1-0180-03
Practice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argeted Operation Design Under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ZHANG Cuizhen (Yunxiao Coun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in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modernized educational reform,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basic English edu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s the specific guideline and basic requirement for education reform. Under the new policy of "reducing the burden of homework and training after class", how to design homework more efficiently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s not only a test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level, but also needs to be explored in the current form. and breakthrough points. The article first interprets the new policy, then analyz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finally conducts research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English homework design, the principles of targeted homework design, and the innovative method of targeted homework design for reference by pe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Targeted action; Design practice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之一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設計有效的課外作業,可使課堂教學得到深化和補充,為學生提供較大的實踐空間,倡導學生主體的參與性,讓學生在參與中啟動思維機制,使學生能熟練掌握運用英語這門工具,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實踐有助于提供作業的有效性,提升英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1.“雙減”新政策解讀
減輕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主要目的是回歸教育本源,以學校教育為主,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保障學生在課堂外有充足的休息和活動時間,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等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在“雙減”新政下,教師面臨巨大的改革和挑戰:一方面是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不變,但教學質量和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在科目學習上復習鞏固的途徑和時間減少,學生的學習成效有待檢驗。教師自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教學策略的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創新、作業設計的目標性和有效性等亟待進步。
2.小學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的目的與意義
英語科目的學習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既需要考慮學生應試教育的要求,也需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發,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語言學習,因此,初中英語知識體系和作業練習的建構要充分考量核心素養要求和綜合素質提升,而不是簡單的科目應試和知識點累積。結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思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合適的作業布置,是教學環節的一部分,既能鞏固學生課堂所學的內容,合理運用課余時間;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科知識;還可以增加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實踐機會,提高英語綜合能力。在“雙減”政策下,目標性作業設計必不可少,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運用創新方式和方法,結合多媒體和網絡豐富資源,引導學生熱愛英語學科,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這是目標性作業設計的目的與意義。471A12E9-4191-498B-B0A2-35E4F84F417D
3.小學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的原則
小學英語教學中,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主動自主地學習英語,并把英語生活化,運用到實踐中,從小打下扎實的基礎,是教師應該認識到的教學目標。課堂學習時間有限,作為重要輔助的作業設計,應有明確的目標性。因此,小學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的原則有以下幾點。
(1)有效性原則
作業要發揮其應用的價值,是作業設置的本質目的。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目標性作業設計首要的原則就是有效性。特別是在“雙減”政策下,作業不是“任務”,不是隨意布置,更不是呆板統一傳統的“抄、寫、背”模式,要充分考慮作業布置的目的和目標,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和完成作業的結果上,掌握什么,理解什么,發揮什么,從而達到“有效”的效果。目標性作業設計,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
(2)層次性
“核心素養”導向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主體不同的發展情況,培養其綜合素質。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不一樣,對知識掌握的情況也不一樣,因此,在目標性作業設計時,要事先掌握學情,了解學生個體,按照學生的不同情況,分層進行作業設計。基礎好的學生,可以增加拓展延伸的目標性作業;基礎弱的同學,其作業設計以鞏固知識點為主。所以,不同的學生“需求”并不一樣,不適合“一刀切”的作業設計,在目標性作業設計上要考慮層次性。
(3)趣味性
小學年齡段的學生,屬于基礎義務教育初期,他們對社會、對世界仍然充滿好奇心、探索心,保持著積極探究、十萬個為什么的興趣,這種興趣可能是學生日后發展的重要方向,是影響學生一生的價值選擇,因此,小學階段的課程科目等安排除了各項知識的開蒙,也是啟迪著學生興趣發展和持續的系統科學的綜合學科安排。所以,在目標性作業設計時,要充分體現趣味性,讓學生自動自發有興趣“做”作業,豐富多彩的作業可以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建立學習信心。
(4)實踐性
作為一門語言,沒有什么比在實踐中運用中同時學習的效果更好。英語有很強的實踐性,多讀多說多練多背,自然在需要的時候才可以“用”,而在“用”的過程中,再次發現還沒有學到的很多東西,回到課堂繼續學習和鞏固。知識的學習最終的目的是提高自己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是最好的提高學習質量、取得優質的學習效果的途徑。所謂“學以致用”“書到用時方恨少”,目標性作業設計融入實踐性的原則是必然的。
(5)自主性
新課程改革,關注的是每個學生全面、自主、健康、充分的學習和發展。讓學生自主設計作業,將作業作為自我發展的需要,是目標性作業設計的最新原則。例如:閩教版小學英語上冊Unit 6 Asking the Way,主要學習的是問路知識,在目標性作業設計時,明確鞏固的知識點是“怎么問路”How can I get there? I need to...;“怎么指路”Go straight, then turn left/night...; 設計作業時,可以讓學生自主發揮,從家到學校怎么走?從學校大門進來到教室怎么走?也可以提供素材,由學生設計情境,進行作業鍛煉。
(6)合作性
新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學生的合作精神與能力是最重要的培養目標之一。作業改革將更多的走向合作型,這不僅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主動性創造性,也可以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體驗“社會性”,建立集體和團隊合作的觀念,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小組合作性、結對合作性、班級合作性等,都是合作性體現,所以,合作性也是目標性作業設計的原則之一,是順應改革和時代發展的學習宗旨。
4.小學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的創新方式與方法
在當今互聯網發達、多媒體資源豐富的時代,目標明確的作業設計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創新方式與方法進行實踐。
(1)有聲作業
小學英語教學,是知識的傳授,也是語言的積累。作為一門“語言”,聽、說、讀、寫技能都很關鍵。在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中,可以充分運用“聲音”作業,調整傳統作業的“寫”。“有聲作業”可以是學唱一首英文歌,背誦一段英文名劇,講解一篇英文經典童話等;也可以是結合生活,介紹自己的家庭,講解自己的一段旅途等;還可以表演一段英語情境劇,或者和同學和小組創作英語小品等;優秀的英文動漫片也是有聲作業的豐富資源之一。在“有聲作業”中,體驗英語語感,鍛煉英語口語聽和說的能力,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同時,有聲作業還可以有效地“化整為零”,將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充分運用。反復傾聽、反復跟讀,沉浸在英語語言的環境中,全面發展英語學習。
(2)制作英語手抄報、幻燈片等
通過自我創新、思維發散、構建整合英語知識,創作英語手抄報、幻燈片等,可以達到強化讀和寫的能力,訓練英語思維。例如,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3 Food and Health,目標性作業設計可以請學生設計一份手抄報或幻燈片,主題可以是“健康的食物”“人類與食物”“我家的餐桌”等,由學生自由創作,通過創作聯系生活,鞏固所學到的單詞、句型、文章等。
制作英語手抄報或幻燈片,簡單的作品可以由個人完成,要求高的作品由小組合作或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在制作過程中,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鍛煉學生之間合作、溝通、交流的各項能力,互幫互助,結成小組共享式學習模式,從同學的角度、教師的角度、自我的角度發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解決學習的難點和疑點,促進學習進步。這也是目標性作業設計的一個重要的目的。
(3)實踐性的英語作業設計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學生的腦力勞動中,擺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書,不是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讓學生本人進行思考、實踐、創造。”目標性英語作業設計,需充分考慮實踐性,將實踐性結合入作業設計,把英語作業設計生活化,在生活實踐中完成作業、掌握知識。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從進入教室門的那一步開始,可以全程使用英語進行溝通和教學。471A12E9-4191-498B-B0A2-35E4F84F417D
學生總是能從各種活動中找到樂趣和自信,所以,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或以作業形式布置任務型作業,采訪、調查、觀察、總結等。例如,在學習了“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y?”后,可以跟隨家長到超市、菜市場進行調查,記錄日常生活中經常購買的物品價格明細表;在學習了天氣和日期的表達后,制作一份周度或月度的天氣記錄表,一方面鞏固日期、星期的英文表達,另一方面也可以鞏固天氣的表達形式。學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觀察自然、了解生活,把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增強生活參與意識,同時又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總結、歸納、整理所學知識,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4)加強英語拓展活動和練習
小學英語目標性作業設計可以分層進行,熱愛英語、對英語學習本身興趣濃厚、基礎好、有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的學生,可以展開拓展延申;基礎薄弱的學生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提供學習興趣,鞏固基礎知識。例如,可以舉辦英語演講競賽、英語搶答活動、英語劇場表演比賽等方式進行拓展和練習。為了促進各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每年我國都會進行區域性質或全國性的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辯論賽等活動,運用活動加強英語拓展和綜合素質鍛煉。
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實用語言,可進行拓展的活動豐富多彩,種類繁多,且當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網絡發達,經濟全球化,通過網絡、運用多媒體手段增強英語拓展活動。例如,通過參加線上線下的英語歌唱活動、英語故事比賽等錄制英語視頻、音頻文件;通過正式渠道與國外小學生建立“網友”,共同制定語言學習活動,多用英語溝通交流等。在生活中常見的國外品牌,例如“McDonald's”“Starbucks”“KFC”“Mercedes-Benz”等,收集品牌故事,講解發源歷史。這些都可以作為拓展活動進行。
5.結語
新時代新教育,“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教師必須跟緊時代腳步,不斷創新,運用互聯網+和多媒體的各種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同時,更加高效、更加明確地進行目標性作業設計,將作業設計融入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減量減時的要求下,提高質量、提高效率,充分結合課堂教學,充分理解目標性作業設計的原則,多樣化多元化的創新目標性作業設計的方式和方法,將作業的功能發揮到最大,同時運用作業設計,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提升小學英語教學綜合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玉娥.新課程標準下對小學英語教學的思考[J].天津教育,2021(24).471A12E9-4191-498B-B0A2-35E4F84F41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