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飛
誰能夠想到,2022年初春,上海的疫情成為了爆點。根據本刊截止發刊為止,上海疫情已經成為了繼武漢之后最大的一次疫情,這次疫情正考驗著這座中國的經濟中心城市。
“自上海疫情愈發嚴重后,全國的救援物資就源源不斷地進入了上海,應急反應程度甚至比上海本地還要快。”湖北武漢從事物流的強盛經歷過2020年年初的武漢疫情,他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揶揄道上海這次的慢反應。
救援物資源源不斷進入上海,自然少不了物流人的風雨兼程。
3月28 日,8輛滿載150噸新鮮蔬菜的重型卡車從長沙黃興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出發,駛向上海浦東,在這之前已經有三批蔬菜運往上海。
4月1 日,河北省高碑店市首衡河北新發地緊急籌措馳援上海物資,在6個上海保供物資分揀包裝區設立36條分揀裝配線,1500余員工連夜不眠,按照標準工作流程和品質要求進行貨品的分揀、包裝、裝箱。在對物流車輛進行全面消殺后,裝卸人員將物資裝運上物流車。在火車貨運站,高碑店市部署執法局、交通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組織人員連夜進行貨物裝卸、車輛調度、交通疏導以及現場核酸檢測等工作,5.5萬箱應急物資火速運往上海。

4月3 日21 時58分,掛有3車生活物資的10508次列車從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天水車站駛向1800公里外的上海。據了解,這批物資主要從甘肅蘭州、定西、酒泉及寧夏青銅峽等地經列車集結運至天水,再進行統一調度編組后最終運抵上海。其中包括土豆、洋蔥、蘭州牛肉面、蘋果等。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制定運輸方案,全力暢通鐵路運輸和接卸通道。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疫情下的物資調度在經歷了兩年的不斷打磨后,變得更加高效。從中可以看到中國供應鏈的韌性。”江蘇潤恒物流董事長梁志君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如是說道。
上海機場與港口作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物流樞紐之一,在此次上海疫情中,也正在經歷承壓考驗。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由于疫情削弱了浦東機場處理航空貨運業務的能力,物流公司正爭先恐后地為客戶的國際貨運尋找出貨渠道。有物流公司預計,防疫措施將導致進出口貨物運輸嚴重延誤,預計在未來幾周會給航空公司和托運人帶來進一步的挑戰。
上海飛瑞貨代CEO苗恕華表示,上海很多的貨物已經轉到了國內其他機場,比如總部位于芝加哥的SekoLogistics在一份公告中就表示,正在將貨物轉運至鄭州、青島或北京機場。
上海邁科物流CEO王飛也在4月4日向《中國儲運》雜志記者言簡意賅描述了當前上海物流業現狀,“雖然此次封控不關閉港口,但貨運效率影響仍然很大,疫情原因使港口工人、集卡司機出入不如以往順暢,導致貨運時效延遲。”
“雖然上海遭遇了重大危機,但是我認為,危機和機遇永遠并存,只要同舟共濟就會渡過難關。上海此次抗疫將會積累更多的經驗,這對于常態化疫情下的物流行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苗恕華淡定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