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夢琴
摘 要:民辦高校青年教師在教書育人、學科建設、 科學研究和知識創新等方面承擔著特別重要的職責,他們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學術人力資源,同時也是建設和發展高校的主力生力軍,也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他們的職業境界的確立和職業幸福感的提升,不只是關乎自己的發展,更關乎學生的成才、學校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進步。關注他們的職業幸福感對高校教師管理、高校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有著多重意義。
關鍵詞:民辦高校;青年教師;職業幸福感;
一、青年教師職業發展現狀
對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的發展狀況,筆者曾以本人工作的院校為例進行過調查研究:研究發現,青年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幸福感減弱的現象,他們感覺壓力較大,而壓力大多來自于教學任務重、日?,嵤露?、科研效率低[]。
民辦高校教師壓力最大的年齡段是 30-40歲之間,而這一年齡段的主體正是青年教師。青年教師除了面臨工作的壓力,還有一系列經濟壓力、生活壓力等。通過對本人所工作的院校為例研究,發現高校青年教師發展遇到的具體問題可以歸結如下:
1、工作忙碌不停的問題:青年教師在民辦高校面臨多重壓力,工作任務繁重,“一個人要干幾個人的活”,從與教師的訪談中得知,他們每天忙得轉不開身,很難抽空去進行自我提升。同時一些民辦高校的青年教師很少有學習、培訓和進修的機會,教師僅憑自己大學所學知識來應付日常各種瑣事,已是精疲力盡。
2、晉升平臺受限的問題:民辦高校由于資源有限,在崗位晉升過程中,經常會以年齡、資歷、經驗等因素進行論資排輩,青年教師短期內的晉升容易受各種條條框框的限制。尤其在職稱評聘方面,有些民辦高校對教師參與職稱評審有著嚴格的限制。有些在特殊崗位的教師,因為各種現實因素的影響,他們沒有資格,也不能參與職稱評審。
3、人生規劃擱淺的問題:很多大學畢業生短時間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看到民辦高校招聘就應然而往,并沒有很認真地思考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是否是自己真實想要作為終生奮斗的事業。當他們走入工作崗位后,發現每天面對的都是日復一日的瑣碎工作,很容易出現煩躁、倦怠等情緒。青年教師想要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長遠規劃已難以實現,只能在疲于奔波中忙碌,而使自己人生的長遠規劃擱淺。
4、社會基本生存問題:青年教師的工資收入水平大部分都很低,完全無法滿足現實生活的需要。目前社會的實際情況是房價居高不下,物價節節攀升,人們的生活成本明顯增加。一分錢分兩瓣花,萬一身體不好,就更是雪上加霜??床‰y、看病貴,不敢生病、不敢受傷、不敢懈怠,即使有病也熬著,成為很多青年教師生活場景的真實寫照。
綜上所述,青年教師一旦進入民辦高校,他們想轉行到其他更好的高校,就難上加難。他們工作經驗的積累、教齡的累計、文憑的提高、職稱的評審等,都會不同程度上受限。[]高校青年教師的發展普遍存在職業幸福感減弱的現象。
二、職業幸福感減弱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層面:國家社會環境功利化
當前社會環境太過功利化,人們比較迫切地追求金錢和物質財富等,致使很多青年教師心浮氣躁,很難真正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安心教學。民辦高校微薄的工資待遇,很難留下優秀的青年教師。迫于現實生存和個人發展的壓力,很多青年教師把民辦高校當做一塊臨時跳板,為以后進入其他公辦高校做鋪墊。不把精力放在教育教學上,民辦高校的教育質量就很難提升,他們的工資待遇就更難提高,一定程度上挫傷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這也很容易導致青年教師的發展陷入惡性循環。
(二)制度層面:政府規章制度不健全
調查發現,政府對學校管理過程中制定的各項制度對青年教師發展有很大影響。很多高校在執行政府政策過程中存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對青年教師的發展不夠重視。
(1)政策朝令夕改,制度環境不良:政府制定的政策,得不到很好的執行,經常出現朝令夕改的現象。政府制定的政策隨意性太大,有些缺乏溫暖的人情味。民辦高校青年教師生活在制度夾縫中的現狀確實存在,制度缺陷使這一群體過得異常艱難且掙扎不已。
(2)考核機制和考評制度不健全:政府對民辦高校的各項考核機制和考評制度不健全,對青年教師的發展引領和指導不夠,致使很多青年教師得不到良好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對青年教師的教學和科研考核不規范、不合理,經常將二者割裂開來。對二者量的多少和質的優劣把握不佳,沒有做到科學、合理的把控[]。
(3)人才運用和評聘不合理:目前,在很多地區,政府為了吸引優秀人才,采取高額聘請人才或者對優秀人才通過“給房給錢”的方式予以吸納。但這樣的方式,僅限于優秀教師。卻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普通在崗青年教師,他們一般很難享受到職業技能的提升和繼續教育的培訓的機會。政府對民辦高校在管理過程中,允許民辦高校自主管理,但缺乏合理的評聘體系,對青年教師人才的運用并不能進行客觀、公正地評價。
(三)組織層面:學校組織結構松散不全
1.民辦高校組織形態松散:很多青年教師認為民辦高校組織形態松散,各個不同學院之間存在利益紛爭,院系間經常各種明爭暗斗。有些學院管理混亂,青年教師處于無政府狀態,經常出現問題不知找誰解決。民辦高校并沒有為青年教師發展建立一個良好的組織體系,松散的組織關系,容易導致人心渙散。
(2)學校組織結構不健全:民辦高校促進青年教師發展的組織不健全,結構分布散亂,統籌規劃不合理,權責不明確。學校雖然有很多部門,但各部門之間相對獨立、分布散亂,短時間內青年教師很難理清各個不同部門之間的關系,以及各部門如何相互銜接。
(四)個人層面:教師自主成長意識薄弱
由于大部分青年教師都是經過高考篩選進入大學,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深重,而這種思想并不利于他們的長遠發展。他們很多習慣了聽從父母的命令、教師的安排,在統一的班集體里成長,注重共性思想,而缺乏獨特的個性,個人的獨立人格有待完善。很多青年教師的自主成長意識薄弱,沒有強烈要求提升自己的動力。對于自身未來的發展,很多青年教師并沒有明確、清晰的規劃[]。
三、提升職業幸福感的對策
(一)社會營造尊師氛圍,提供良好機會
當前我們社會必須改變這種對民辦高校不認可的現狀,應該認識到民辦高校培養出的大學生數量也很可觀,所塑造出來的人才也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應該更大程度上認可民辦高校的發展,認識到青年教師為學生的進步、學校的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整個社會要為高校青年教師的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營造好學的氛圍,營造積極向上的態勢,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
(二)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完善規章制度
我們政府雖出臺政策鼓勵民間辦學,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科學、合理、詳細、具體的指導方案,導致很多民辦高校在辦學過程中存在各種不規范現象,卻得不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督和合理指導。政府領導應更新思想觀念,發揚關愛教師精神。樹立科學的人力資源戰略觀,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對青年教師加強人文關懷,實施人本化管理。
(三)學校優化發展平臺,開展多元化路徑
民辦高校要優化發展平臺,為青年教師提供更多發展機會和足夠的發展資源。民辦高??梢酝ㄟ^美化校園環境、優化教學設備、豐化館藏資源等,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更廣闊的平臺,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早日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才能更好地為學校做貢獻。民辦高校的行政管理體制方面,要真正實現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型和服務型教育管理體制[]。
(四)青年教師要加強自我提升,做好職業規劃
青年教師務必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增強獨立自主意識,保持自己良好、獨立的個性。青年教師應轉變思想觀念。即“要我發展”變為“我要發展”。青年教師應認識到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并提高主觀能動性,發自內心地喜歡學習。青年教師要正確地認識自我,既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又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青年教師要堅持終身學習思想。青年教師要充分認識自我,科學合理地運用所學的職業生涯管理理論,高校教師專業發展階段論,對自己的人生發展和職業生涯做好科學合理的規劃。同時,可以結合學校的發展目標,學院的發展規劃,系部的管理模式,科學、合理地制定適合個人發展的規劃方案。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自我調整、及時修正,從而促進個人與組織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甫全.新課程中的教師角色與教師培訓[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胡艷濤.民辦高校教師流失問題及其管理對策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2006:23.
[3]廉思.工蜂—中國高校青年教師調查報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4]任友洲,楊萬文,李歡.高等學校新進教師入崗必讀 [M].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
[5]張俊超. 大學場域的游離部落――大學青年教師發展現狀及應對策略 [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2015:152.
[6]鄭國軍. X學院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7]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 華東師范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譯.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8]李娟. 江西省民辦高校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 [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