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條蘭
摘 要:游戲化教學在小學課堂改革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僅能夠幫助教師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能夠引導學生構建一個正確的學習體系。小學生思維發展還不完善,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知識。雖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產生枯燥的感受,通過游戲引導,能夠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游戲化教學主要是通過一些趣味性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并且掌握數學知識,是解決重難點教學內容的高效方法之一。數學本身就是一個邏輯性較強的學科,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教學的難度也在不斷地增加。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通過游戲來引導學生,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學習,更好的掌握一些難點內容,從而構建高質量的教學課堂。
一、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因為每個學生的學習環境不同,所以在學習知識時,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學習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如果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還會造成學生的學習壓力。所以教師采取游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的數學思維,更進一步的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從游戲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數學內容。以此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以后的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通過游戲教學法,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達到快樂學習的效果,更好地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進行導學游戲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課堂導學在課堂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通過導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1]在課堂導學中,教師給學生展示課堂上所要講解的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課堂預習,這樣學生在正式的學習中就能夠快速的理解,并且掌握教師所講解的重難點內容。通過導學環節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具體實踐的時候,把自己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在游戲活動中。在進行導學時,教師把游戲以及數學知識相融合,尋找他們之間的聯系點,巧妙的應用在課堂上,以此來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更進一步的推動教師高效課堂的開展。通過游戲的導入,更進一步的體現了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把一些新奇的趣味的教學內容融入到課堂上,很好的活躍了教學的氛圍,緩解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多邊形的面積》這一節內容時,在課堂導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拿出自己提前準備好的三角形、梯形、以及平行四邊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片,讓學生根據教師的紙片進行裁剪。并且讓學生找出自己都學過哪些圖形,尋找這些圖形的規律。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更好的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二)構建趣味性游戲,活躍學生數學思維
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對比,游戲化的教學更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趣味性更加濃厚,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構建有趣的游戲,不斷地豐富游戲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2]而且通過游戲化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更加明確,更好地朝著目標努力,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教師正確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游戲學習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構建一些趣味性更強的教學活動,通過一些豐富的游戲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全方面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沉浸在課堂當中,更好的達到優秀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游戲教學中融入實踐性的活動,讓學生通過一些實踐操作來回憶自己之前所學習的知識點,更好地把理論性的知識和實踐教學融入在一起,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更進一步的深化學生的學習水平。教師需要平衡好游戲和教學內容的關系,不能在課堂上長時間的使用游戲進行教學,否則會影響后續教學工作的正常實施。教師在游戲化的課堂上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突破自身思維的局限性,以此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能力,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先給學生準備長方體以及正方體的積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積木搭建。從而觀察長方體以及正方體的特征,更加深入的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以此來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三)開啟多元化教學,創新學生邏輯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天性就比較活潑,思維較為發達,在課堂學習中不能長時間的集中自己的精力。在高年級的數學課堂上,學生通過之前的學習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所以在課堂上會嘗試使用自身的思維進行學習。[3]但是在學生獨立學習時,很容易遇到學習問題,需要教師的幫助和引導。這時教師就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生學習的旁邊指導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多元化的游戲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帶領學生從不同的游戲形式中進行學習,能夠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游戲化教學中,教師融入生活中的元素,讓學生把自身的生活和知識點聯系起來,以此來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靈活的應用自己所學習的知識,不斷地提高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來構建游戲競賽,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好勝心,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感,促進學生的團結意識以及合作素養,全方面的培養學生進步。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節內容時,給學生營造一個生活中的情境,并且讓學生根據教師所展示的圖片進行思考,應該怎樣進行混合運算?教師可以以搶答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邏輯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堂構建中,教師通過游戲來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索。通過創新游戲的模式來豐富教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學習數學知識,更好的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克梁.小學高年級數學體驗式學習的教學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26):134-135.
[2]張少華.小學數學游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5):99-100.
[3]方樹衛.小學高年級數學游戲教學方法的探討[J].考試與評價,201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