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陸強
摘 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已經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于提高學生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全面發展的階段,情緒和心理都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宗旨就是運用積極的內容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完善的法律觀念。鑒于此,本文對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不足和實施策略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廣大教學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 新課標 ;方法與策略
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都需要道德與法治觀念來引導其發展,能力大而道德與法治觀念淡薄的人對社會的危害可能反而更大。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就是基于提高學生道德與法治觀念,引導初中生樹立高尚情操為目標的。
1.現階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不足
1.1初中生課堂參與度還需提高
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時常出現教師在講臺上熱情的講解相關知識,但是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對課本中的知識缺乏學習意愿和參與度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道德與法治教師忽視了初中生在學習中的積極作用,只是要求學生機械的學習和記憶課堂中的知識。
1.2教學活動缺乏實踐
由于部分初中道德與法治概念比較抽象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全面深刻的理解,這時如果道德與法治教師一味的強調學生死記硬背忽視生活實踐的意義,就會導致初中生無法將課本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也無法實現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現實作用。
2.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策略
2.1道德與法治教學活動應當聯系生活實踐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許多知識都來源于現實生活,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姿多彩的生活實踐幫助初中生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帶領初中生更全面深入的了解生活和認知社會。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可以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活動中,引導初中生發現生活中法治現象留意身邊的好人好事,將課堂中學習到的道德與法治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營造和諧安定的生活環境貢獻自身的力量。在學習《遵守社會規則》這一單元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將教材中的知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比如對于信號燈有的初中生感覺用處不大而且還影響他們上學路上過馬路的時間,這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講解信號燈的由來以及沒有信號燈后車輛與行人失去了交通規則,車輛隨意行駛行人也隨意過馬路會出現很多交通事故,不僅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而且還會對大家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再比如初中生午餐時間去學校食堂吃飯,如果沒有排隊的秩序就會出現爭搶的情況最后反而耽誤大家的就餐時間。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通過這些初中生身邊的事例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本中的知識,提高初中生道德與法治學習效率與積極性。
2.2相信榜樣力量,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的發展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初中校領導和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全面客觀的看待這個現象并采用正確的方式加以引導。初中生對老師有著天然的信任和崇拜感,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榜樣作用。通過自身的言談和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初中生從而獲得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并以教師為榜樣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與法治素養。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也應當積極關心學生,了解初中生的內心想法幫助初中生健康成長。在學習《師長情誼》這一單元知識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突出體現學生喜愛的哪位老師的哪種品格和行為對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嚴于利己的做事原則還是平易近人的處事方式,通過教師言行合一與以身作則的行為提升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能力。
2.3運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初中教學方式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展也因此產生了積極的變化。道德與法治課本的知識有些比較抽象,造成部分初中生很難理解相關的內容,這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初中生展示有關的視頻或者聲頻資料,讓學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課本中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在學習《富強與創新》相關知識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為學生講解祖國的綜合國力提升與技術進步,部分學生不能夠很好的理解祖國哪些領域取得了矚目的進步,這時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就可以播放建國和改革開放初期的工業建設視頻同目前高科技智能化的工業做對比,生動的畫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話語可以幫助初中生感受當時的建設熱情,讓初中生通過多媒體技術直觀的了解到前輩們付出努力與艱辛才換來我們現在富強的祖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對學生的成長有著積極的意義,可以有效幫助初中生養成樂觀的心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采取適合學生的方式,將課本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幫助初中生更高效的理解相關知識,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以身作則為初中生樹立榜樣,通過信息技術將抽象的道德與法治知識生動的為學生展現出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道德與法治觀念。
參考文獻:
[1]金發琰.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76-77.
[2]羅建國.新課標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的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6):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