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瑞杉
摘 要:高考綜合改革要求轉變教育評價觀,將“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滲透融合在育人的全過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闡述了勞動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問題。中學教學要以其為背景,加強開展勞動教育,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勞動教育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品德,為學生以后的人生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五育并舉;高中化學;勞動教育
引言:
教師要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注重引導學生對勞動有正確的認識,加強自身的勞動能力和化學素養的培養。勞育的滲透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強調和重視化學教育當中的勞動知識。在化學的教學當中,教師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維,破除勞動教育的理解誤區。教師在化學教學當中進行精心的策劃和組織,實現化學勞動育人的目的。
一、優化教師勞育理念,滿足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要打破化學教學的困難和困境,發揮引導的作用,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總結和運用,廣泛參與到社會生產勞動當中。高考的改革深受全國人民的關注,勞育在化學課程的滲透,是化學教學的一大創新,在日常教學時,教師要研究化學教材,采取相應的措施應對教育改革的步伐。教師要保證自己教學的可行性,給學生布置一定的化學學習任務,制定一定的勞動計劃,將勞動教育的滲透融入平時的備課和教學之中,給學生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感悟勞動教育,在勞動實踐中理解化學知識。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化學《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的時候,教師要對學生的化學學習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評價,將勞動教育融入物質的分類方法的教授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反應類型,增強化學課程的探究性和開放性,讓學生在實際動手中掌握化學知識,用生產勞動的實踐經驗理解物質的分類方法。作為一節相對理論型的課型,本節內容的教授應該更側重勞動教育理論的滲透,改善學生勞動觀,培養學生勞動最偉大最光榮的意識。
二、豐富勞育活動環節,加強學生實踐能力
教師要將勞育教育貫徹的化學教學的各個方面,設計豐富多樣的勞動教育課程環節,可以設計化學的主題,有一套完整的化學教學理論。教師在教授化學的時候,要圍繞著勞育的目標來教學生,也要圍繞著這個目標來學習,教師要將課堂的主體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掌握化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勞育在化學教學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中增強化學思維的創造性。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化學《研究物質的實驗方法》的時候,化學教材當中有很大的閱讀量,教師要教授學生學習化學的解題技巧,掌握過濾、結晶、蒸餾的實驗操作方法,讓學生在掌握化學實驗技能的同時,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體驗勞動。可以設計撰寫心得體會的環節,讓學生在接受勞動教育中感悟勞動的偉大和光榮,升華思想境界。教師要注重為學生講授化學知識的形成歷史、科學研究艱苦過程,感受科學的進步。讓學生體驗雖然會經歷失敗,但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的道理,引導學生學習科學家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化學本身就是一項艱苦卓越的勞動。
三、改進課堂評價方式,促進勞動教育落地
當前,素質教育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教育彰顯立德樹人導向,突出五育并舉內涵,強化對學生勞動實踐方面的教育實踐,凸顯學生學習發展主體地位,切實提升育人水平。五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高考的選拔性要求教師要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發揮化學學科的育人功能,進行開放性的化學學習習慣培養。教師要改進化學課堂的評價方式,結合學科特點,融合勞動素養,建立有自身特色的課堂評價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核心素養的理念,讓學生了解到勞育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的化學思維不再固化。教師要將其體現在教育的過程和教學的各環節中,在強化化學教學的智育的同時也要重視勞動教育的落地。教師要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讓學生知道勞育是一種光榮的使命,教師要摒棄舊觀念,讓學生走出思想的誤區,不斷拓寬自己的化學視野,提高自己的勞育實證素養,這樣才能與時俱進,全面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化學《從礦物到基礎材料》的時候,學生要學會在小組合作當中進行勞動實踐知識的探討,掌握提取鋁的工業流程。化工生產流程是勞動實踐知識在化學學科中體現的重要一環,它蘊含著最多最全的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在《從礦物到基礎材料》的教學時,要重視化工生產的實際要求與勞動技能的結合,講授勞動技能在化工生產中的體現。教師要發揮自身獨特的教學風格來吸引學生,勞動教育的開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化學學習動力,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要讓勞育的環節吸引學生在化學課堂的注意力,不斷啟發誘導學生,將勞動教育融入一系列化學教學環節。
結束語:
教育部對高中的教育作了明確的規定,對化學課堂教學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指引。化學是一門與生產實踐聯系緊密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勞動息息相關,勞動是人類的生活技能,有很強的歷史發展史,教師要讓學生認清勞動的本質,使得勞動教育和化學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有一定的化學知識儲備,從事腦力勞動的同時,也能夠從事體力勞動。
參考文獻:
[1]王飛. 新時代“三類勞動教育”的系統化設計與綜合實施[J]. 教育與教學研究,2022,v.36;No.313(04):39-53.
[2]勞家仁. 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內涵、現實困惑及實踐理路[J]. 教育與職業,2022,No.1008(08):55-58.
注:“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普通高中化學學科育人研究,項目編號:JSZJ20087(福建教育學院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