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晟堯
摘要:現如今,隨著社會發展速度加快下。網絡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給人們的交流和溝通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經濟發展也呈現出全球化的特點。西方國家的官方語言主要是英語。它也是中國大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語言課程。高效英語翻譯教育應融入跨文化教育,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翻譯知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關鍵詞:高校英語翻譯;跨文化思維;技巧創新
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培養研究》以新時期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實際情況為切入點,結合社會發展與英語專業人才翻譯能力建設中跨文化能力方面的缺失等問題,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應對方案。該書共包含12篇研究論文.重點圍繞跨文化能力培養論述外語教育的內涵、教學行動研究、技能課評估,以及翻譯、閱讀、寫作、口語等課程的跨文化能力培養模式、策略及教學展開,將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為跨文化思維下的高校英語翻譯技巧創新指明了方向。
一、論述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跨文化教育的作用
(一)增強學生社會適應能力
在高中英語翻譯教學中,學生需要文化交流。這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化交流變得更加頻繁,尤其是當學生進入翻譯工作時。在高效英語教學過程中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
語言是在文化背景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如果教師掌握了足夠的英語文化,學生可以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做出正確的英語思維。英語學習包括許多俚語、諺語、文化要素等。學生必須熟悉英語的文化背景。
(三)推進高效教育的國際化發展
現如今,許多大學都有本國的學生。有很多交換生和外國學生。通過文化教育,我們保持學生和外國學生之間的和諧和友誼,防止文化沖突。
二、關于在跨文化思維下的高校英語翻譯技巧創新的策略
(一)增強不同文化在翻譯技巧中的內容體現,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英語翻譯中,教師多習慣于對詞匯、語法、句式等進行分析,進而引導學生形成“模式化”的翻譯習慣,卻忽略了文化在英語翻譯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應強調不同文化在翻譯技巧中的內容體現,進而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同時,使學生意識到文化與英語翻譯之間的關系。《大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培研究養》中《淺談翻譯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途徑》一文指出了英語翻譯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依賴性,并以跨文化交際為背景,豐富傳統英語翻譯教學內容。
例如,英語教師將《花木蘭》中“Muian,your serpentine salvation is athand,for I have been sentL>y your ances to rstoguide you through your masquerade."作為翻譯技巧教學的內容,其中“serpentine salvation"來源于西方典故,為便于中國觀眾理解,則將其翻譯為“護衛龍”,從血體現了跨文化思維對翻譯的影響。
(二)掌握中西方傳統文化差異性,強化翻譯結果與語用文化習慣的適應性
英語翻譯技巧的培養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在掌握基礎詞匯、語法的基礎上,還需要對中西方傳統文化差異進行了解,以適應不同環境下的英語翻譯要求,其中就包括跨文化思維下英語翻譯技巧中的句式轉換,不同句式轉換結果在文化層面上的理解也就存在較大差異。在《大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培養研究》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跨文化教學案例反思》一篇詳細論述了多個不同的教學案例,結果發現,句式轉換為追求語氣、重點、氣氛等效果,則需要對句式結構進行調整,以保證翻譯結果與語用文化習慣的適應性。
例如,‘'Feeling threatened,companies responded by writing ever-longenvaniing la?bels,trying to anticipate every possible accident.”中使用K分詞結構在語用習慣中的表述因果關系技巧,BP"Feel-ing threatened”作狀語.表因果;而分詞結構“tryingk>”作狀語,表目的,體現了兩種不同語用文化對英語翻譯中句式結構的影響。
(三)運用填補方法,規避過度加注導致翻譯結果的偏離
不同文化在語言表達上的差異普遍存在,而這種差異在英語翻譯中主要體現為詞義空缺,所謂詞義空缺,是指按照習慣性的英語翻譯習慣則無法保證句式結構的正確與通順,為此,則需要從不同文化視角對語言環境進行分析,從而保證詞義填補不會對翻譯結果造成影響。《大學英語教學與跨文化能力培養研究》中《融合跨文化能力與大學英語教學的行動研究》一文系統性地介紹了跨文化思維對英語翻譯的影響,而詞義空缺作為一種較為典型的文化影響因素,在英語翻譯中需要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填補方法,如音譯加注法、意譯加注法、直譯加注等。
例如,jumping into the sea”在特定文章中的翻譯結果可以直譯為“下海”,然而,在脫離語用環境的情況下,則無法保證該翻譯結果的準確性,即詞義空缺帶來的影響,通過詞義填補將其改為'jumping into the sea of business”則能夠使表達內容更加直接。然而,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詞義壊補中應盡量保證加注信息的簡潔、有效,避免過度加注導致翻譯結果的偏離。
三、結束語
綜上述,隨著我國對外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交往日益密切,對具備良好專業素養的英語翻譯人才的需求規模也隨之擴大,高校承擔著我國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任務,基于大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相關要求,以及不同文化在英語翻譯中的體現,則需要在傳統培養機制方面進行創新,突出跨文化思維的應用,以實現大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麗君.課程思政背景下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改革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33):8-9.
[2]王欣欣.基于情景認知理論的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策略探討[J].大學,2021,(27):74-76.
[3]陳寶娣.基于認知翻譯學視角創新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思考[J].海外英語,2021,(10):30-31.
[4]李燕.高校英語翻譯教學中學生文化語用能力的培養探索[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15):41-44.
[5]王紅艾.高校英語專業翻譯教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現代農村科技,2021,(05):95-96.44D8F39B-6859-4E0A-8989-561A7D53A0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