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尤爾江?木哈塔爾
摘要:對于每一個小提琴演奏者來說基本功是尤為的重要,小提琴的演奏中基本功是最基礎、最關鍵的步驟。每一位拉小提琴的人都必須正確的認識基本功的訓練。論述小提琴基本功訓練中的幾點問題以及重要性進行闡述。
關鍵詞:“音準”“運弓“ “放松”
一、音準
音準是小提琴的“靈魂”,是伴隨小提琴學習全過程的最難突破的問題。在小提琴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尤其是初學者往往發現自己所演奏的旋律不那么悅耳,問題就出在音準上。小提琴在演奏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在演奏過程中不允許出現錯誤,而在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之一,就是音準問題。小提琴的音準與其本身的構造有關,其它樂器如:鋼琴、琵琶等,它們有鍵盤或音品,只要把音調準,演奏者開始演奏即可,在演奏過程中不存在音準問題。這類樂器具有一種“有形”的鍵盤,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非常直觀,這種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到音高位置的音準稱為“視覺音準”。而像小提琴一樣諸如此類的弦樂器,它們擁有一種“無形”的鍵盤,眼睛只能看到黑黑的指板,卻看不到具體的音高位置,就給演奏著帶來一定的困難。掌握這類音準需要有很好的耳朵,即對音高非常敏感,靠耳朵去辨別音準的稱為“聽覺音準”。無論是視覺音準還是聽覺音準,都必須很好地把握。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是學琴者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 這個音準問題 其他技巧的練習意義就不大了。
小提琴音準問題歷來是小提琴演奏中的一道難題。這道難題困擾著學生, 學生每天練琴時都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糾正音準上,即便是這樣, 在公開考試和音樂會演出時, 拉不準的情況還是隨時可能發生。想要把音拉準更是仿佛沙漠中尋找綠洲一樣難。小提琴拉不準音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客觀上說 小提琴是一件音準較難掌握的樂器。首先, 它除了四根空弦是固定的音高外, 其他所有的音都是靠演奏者在演奏中自己在指板上尋找。指板上面既沒有眼睛能看得見也沒有手指能摸得到的有關音的位置的標記。這無疑就給演奏者在音準把握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音的位置找不對, 音就不準了。另外, 小提琴運用的音律較為復雜, 這也增加了音準的難度。主觀上的原因則是演奏者沒有掌握拉準音的方法。雖然客觀上小提琴的音準較難掌握, 但這并不意味小提琴的音準就不能掌握。只要我們做出努力, 掌握科學的演奏方法, 拉準每個音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每天都要練 音階,目的就是為了把每個音拉準。對于大多數提琴愛好者和學者來說,最愛練習和演奏的是那些讓人感動的旋律,最不愛練習的就是枯躁的音階了。其實堅持練習音階,是建立和鞏固內心的音高抽象位置的最直接的方法。許多情況下,音階的階梯型出現或部分出現可作為旋律出現在提琴曲中。在所有的小提琴作品中,那些輝煌的快速經過句和高難度的華彩樂段都是各種音階的組合。同時,音階可以建立手的框架,更好建立手指的觸感。小提琴演奏家海菲茨說:“小提琴演奏技術的基礎就是音階,它是小提琴演奏技術最重要的方面。”可見,練習音階,要作為提琴演奏者最為重要的基礎練習,一定要做到每天堅持練習、認真對待,對解決提琴各方面的問題尤其是音準問題將有莫大幫助。正確的做法是:每天練琴時,都要用聽覺檢查音準,遇到不準的音要及時糾正,不放它過去。事實證明,平時糾正音準的工作做得越好,正式演奏時一次性按準音的把握性就越大。在音高的調整上,要勇于放棄手指按弦時的錯誤位置,勤于去尋找最準確的位置。
二、運弓
運弓在我看來是小提琴當中最難掌握的技術了,如果沒有好的運弓,左手在快在準確拉不好弓子也是不行的。當然運弓要找到一種狀態,簡單的說就是把手臂的重量通過我們的手指放上去,我們常會聽到老師說“弓子放上去“ 意思就是我們沒有把手臂的重量放到弦上。那么為什么要放到弦上呢?為了讓弓毛與琴弦更好的接觸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的音色。運弓當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拉著拉著我們的大臂僵硬了。一直是我們很難解決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能想到也能明白要去放松大臂可是偏偏我們的肌肉不是那么聽話,就往往不能立馬糾正過來。這時候我們就要去放松,但是這個放松到底有多松,一直是很難解決的問題。我國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就認為最重要的是”永遠別用別用對于的力“并為此編了一個口訣’手放弓上,弓放弦上,重量是一加一等于二;弓被抓起,弓弦分家,一減一等于零”這句話可以這樣來理解弓本身有一個重量,將它自然放在弦上,先咨客受到的是弓的一份力,手也是一份重量,對于弓來說不要去拿弓,而是將手臂放在弓子上,那么手臂的重量也就很自然的落在了弓子上,加上前面弦受到的弓的力,兩個力的方向一致就變成了合力。如果手一用力抓起了弓或者向下對弓施加了壓力,那么這個力要不就為零,要不就此比正常的合力大。總之運弓最合適的力度往往來自于自然的放松和力的釋放。運弓的力度的適當與否直接影響以后音色的好壞以及技巧功法的學習。所以這樣科學的去運弓拉琴也是一直基本功有助于我們的發音會對音色的要求越來越高。運弓上我們可以多練習空弦,不管我們學到哪一個級別貨任何一個程度,我們都有必要去練習這個最為基本的空弦練習。怎樣練習呢?首先要夾好琴,然后身體放松向下沉把弓子在弦上先放好,用全弓一弓16拍,打著節拍器,一開始可以16拍然后在慢慢加到20拍等等。但是我們不能去忽略我們的發音,我練習的目的就是讓弓子穩定 讓我們的肌肉關節去習慣正確的發音方法,不能拉著拉著覺得枯燥,一定要注意越簡單的東西越難,不能松懈專注的去練習。我相信這樣去練習之后對我們的運弓和發音或者說對音色的要求都會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沉淀下來去練習的。
三.放松
拉琴一定要放松,這是教師普遍提到的問題,怎樣才算放松,卻是需要費心理解的,要想掌握它是極難的。怎樣學會放松,一定要專門進行較長時間,并注意不斷地訓練學習的。
為什么要放松;我的理解是只有放松了。肢體的各部分,才能有效地完美的輕松熟練地完成演奏所需要的各種動作。詮釋曲目的內容。
怎樣才算放松,放松并非發音輕飄.相反發音輕飄卻是身體的一部分用了過大的力所致,只不過用力的方向是逆向的。只有很好的理解放松,才能更好地學習它。嚴格的講,完全的放松時不存在的,手指完全放松,則不能握起弓子,拉各弦所需的不同的角度,是需要力量才能做到。完全放松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問題的關鍵是那部分用力,用多大的力,以及各部分怎樣分配力,及力的方向。那些部位要盡量的松弛。那些部分時由身體的其他部分的力進行支撐傳遞。而它自己卻要盡可能的松弛。綜合的講;放松就是合理的分解力,并進行分配,使力量完成它的任務達到最小。
重要的是,身體其中一部分不合理的用力,會導致其它部位僵硬,造成整體的緊張。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演奏家運弓的手腕兒,自如松弛,一些琴友會模仿,其實我認為切不可無目的得用手腕甩動,這種手手腕兒的動作,大多數是被動的,是自然松弛的表現,并非強加的一個多余的動作。
怎樣學習放松呢,當然是因人施教了,總體的講右肢;
1;握弓五指綜合分配力量,盡可能的使在不用力的情況下依靠貼緊和均衡相對方向,能夠穩定的把持住弓子,達到手指進行
2;右腕兒。不但自己不要用力,而且要防止其他部位力的傳導使其僵硬。
3;下臂,除非弓子運動時,它應當是完全放松的,
4;肘部他只是一個關節,對力起間接專遞作用。
5;上臂,不出力是不行的,但大頭肌的力度,只是架起整個右臂,使其他部位能更好地動作。你們的放松由我來承擔一部分。
6;肩部,調整弓子的前后上下角度。縱肩的力是多余的。自然松弛向下。
7;小指,需要的時候,要穩穩地頂在弓桿上,這時當然要出力了。其他時間配合無名指貼一下就行了。有時幾乎離開崗位。
8;運弓時下臂,手的重量放在了弓弦上。至于瞬間的力度,態勢是不影響整體的放松。睡眠狀況,肢體的形態,是最放松的值得研究,運用。
通過上述分別對小提琴基本功當中音準、運弓和放松拉琴的解析,能夠使演奏者更深層次的明白小提琴基本功的重要性的,從而達到更加注重基本功的訓練。
參考文獻
[1]林耀基 小提琴教學法精要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4.1
[2]西德尼·羅波約翰斯 小提琴演奏技術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