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的發展在傳統的背景下符合當下的意識形態。中國現代繪畫藝術的創新,在時代的背景下不僅僅單純的用筆墨紙來作畫,時代的發展也為藝術家創作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綜合媒介的應用,科技的發展影響著藝術的展現形式。但不變的是文化主流,在抵制庸俗文化基礎上,不能偏離社會主流價值觀。
關鍵詞:時代性;文化
從新石器時代的制陶和玉器瓷器文化到活躍于當今世界舞臺的當代影像、裝置和行為藝術家,可以說中國擁有世界歷史上最豐富、綿延不絕的藝術文化。正如每個時期都有當時的主流文化,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所倡導的,起著主要影響的文化,主流意識形態是在文化競爭中形成的,具有高度的融合力,較大的傳播力。不談文化中國美術也難以構成歷史。中國畫的氣韻精神特有的文化底蘊,形神兼備,抽象寫意體現中國文化特有的價值觀。中國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很大原因文明由手工藝品著稱,中國絲綢在國內外貿易中被稱為奢華品,古代的絲綢之路極大的促進了商品的流通,率先實現東西方貿易互通和經濟往來,絲綢之路是一條生命線,實現中國引進來走出去,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對未來。
中國有很長一段時間在藝術領域大都是為政治服務的,因為每一個歷史時代都有其對應的政治經濟背景。羅中立的《父親》在此之前沒有一個凡人以這樣的大型肖像在畫中出現,以前這樣的畫作只能匹配傳奇人物,這樣的繪畫方式就已經賦予畫中人物一道光芒,是對他的一次歌頌或是紀念,巨幅的畫作細節每一個部位都布滿了皺紋,古銅色的皮膚,烈日下緊皺的眉頭,無神空洞的眼睛,這些都是他勞動的痕跡。一個正在勞動的人,在間隙端起一碗水來喝,握住碗的手也是布滿歲月與勞作痕跡。觀者看完這幅畫的第一反應是,那個時代的心酸,父親的悲苦是命運的安排。這幅藝術作品的時代性,不是一些人被光芒籠罩另一些人要被黑暗籠罩,所有的凡人,都因為其善意,其理性的忍受,其美德而被光所照耀。這光照耀的是人,而不是革命者。對人的政治化的拒絕。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精神內涵,能表現特定時代下的特定精神,藝術家所具有的社會責任感。美術作品要具備強大的生命力就是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藝術品也作為一種時代變化的轉譯方式。中國藝術也有為自己服務的為了抒發自己寄情山水的高雅志趣,每一項文化都有其精華與糟粕,后世之所以會認為是糟粕,只是時代變了價值觀變了。藝術家有著敏感的社會生活體驗,不同時代的藝術家都通過藝術作品來表達內在的精神內涵。
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審美傾向,時代的不同也使藝術家的觀念發生著變化。時代在不斷的變化藝術也在不斷的發展著。提起當代藝術,首先想到杜尚 他用一個小便池打破了對傳統繪畫藝術的界定,藝術的出現和玩法都是在他建立的話語框架下的。當代藝術開始被政府大眾所接納,在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當下流行的裝置藝術,新媒體交互藝術,更多的隨著時代科技的進步,將科技手段運用到藝術創作中,趣味的參與到藝術活動與展覽中,也增加了大眾對藝術的接受力和包容性。藝術語言的特殊性使其文化功能更具獨特的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藝術語言具有獨立性,有的藝術作品荒誕的行為和夸張的表現形式對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如美國著名藝術批評家唐納德·庫斯皮特所言“只有當藝術真正是美的時候,藝術才可能抗拒生活中的丑”。
推陳出新,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與活力的重要保證。在藝術品收藏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藝術品通過互聯網交易逐漸成為一種新趨勢。線上藝術品交易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時門檻較低等優點,無疑給收藏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嘗試。保障了購買人可以隨時再次流通自己手上的藏品。將互聯網與藝術文化完美結合,同時增加了藝術市場的生機。現在新興的NFT加密藝術,更是成為新時代的藝術交流方式。
藝術作為一種美學,應當反映當下、反映時代,當代更多的藝術家創作把目光植根于生活,那些稍縱即逝的瞬間,細微情緒的表達被他們記錄下來用藝術作品去表達。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藝術,都是新時代藝術家對自身感受的一種充滿創新的記錄和表達。隨著現代生活的不斷豐富,各種新出現的藝術流派藝術類型,將會隨著新科學技術的出現和新的觀看方式出現,被納入到當代藝術范圍下。專注于探討和展示數碼媒體技術、虛擬現實技術、AI繪畫的出現,已經在創作和展現形式上向傳統藝術發生挑戰。但傳統的繪畫藝術是不可能被替代的,它的存在奠定了多種藝術形式發展的根基,當代藝術一直是進行時的狀態,是可以從材料、方法、概念出發的,記錄藝術家感受的當下,并且反問社會一些對事物的定義。
文藝工作者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人民是文藝表現的主體,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確實藝術源于生活。在文化藝術領域要抵制低俗文化,選擇合適的敘述點,保證社會主流價值不會錯位。身為藝術作品創造者,應該正確引導觀者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判斷,避免打擦邊球引起社會輿論躁動。避免文化思想界的混亂,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與文化內涵,注目先進文明探尋精神深處,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格面貌,很多作品有很強的時代性。很多作品對于我們來說時代是遙遠的,但看到作品會使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狀態,藝術仿佛是時代的鏡子,委婉的訴說當時的文化氛圍與背景。
作者簡介:王明宇(1997年-),女,漢族,天津,碩士研究生,單位:天津美術學院,數字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