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紅
食品行業的安全抽查檢測方面的工作具有非常重大的實際意義,必須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檢測與管理工作有效結合、提升覆蓋范圍。一方面需要規范各類食品安全的抽檢的活動,盡力降低人為要素所帶來的影響和偏差,另一個層面上,必須合理研究應用相應的統計學得到的抽查檢測信息和數據,全面接入食品安全領域的監測信息的大數據平臺,提高食品安全問題能夠被提前發現的概率,為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針對食用領域的農產品的抽查檢測流程的質量把控以及操作規范實施了深入的探討。
為了保證抽樣檢測的工作能夠安全有序地推進,相關主管部門必須創立并且持續升級相應的食品樣本抽樣檢測的管理制度和體系,對于相關的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進行明確、食品樣本的抽樣檢測流程以及工作過程中的紀律也必須得到保證。對于抽樣檢測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及知識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主要包含樣本的抽樣檢測總體方案、抽樣檢測的執行方法、檢測工作的實施細則、有關食品領域的標準、文案的填寫技巧、出現問題情況下的解決方案等等,全方位提高相關檢測人員的抽樣檢測操作的規范性以及標準化能力。技術方面的崗位教育培訓工作的主要學習內容為:食品安全法、農業部頒布的農產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頒布的食品安全抽檢方面的細則、食品風險監測規范以及當年頒布的市場監督部門修訂的食品安全監督檢測方案等。
有關部門需要制定出非常詳細的抽樣檢測執行方案,當中需要明確樣本的抽樣時間、取樣地點、執行抽樣操作的檢測人員、抽取的樣品數量及其各項配置等等信息。抽樣檢測任務的布置工作需要因勢利導,與本地的市場實際情況緊密結合。抽樣檢測的范圍需要盡可能囊括城市區域、廣大農村地區以及城鄉結合的部位,做到相關的生產加工環節、流通過程、餐飲門店等等各類型的全業態的完全覆蓋;抽樣檢測的地點,在選擇的過程中需要完全排除個人喜好的因素的干擾,這是因為參加抽樣檢測工作的人員通常會喜愛交通相對比較方便,抽樣檢測相關單位能夠積極配合的抽樣點進行操作,對于那些交通相對不夠便利,操作環境相對比較差,商戶等單位配合度差甚至具有一定抵觸情緒的抽樣點相盡量回避;針對流通過程中可能發生問題的多發產品類別以及風險相對比較高的品種,需要適量地增加抽樣檢測工作的執行次數。
將檢測需要的抽樣材料進行系統的整理,包含的環節有:編些抽樣檢測單的起止號碼、下發操作任務書、明確等等抽樣檢測的地點和時間、抽樣涉及到商品數量等;相關的耗材和器材主要包含了如下品類:執法記錄儀裝置、打印機裝置、移動設備終端、透明膠以及密封袋、制備試樣需要的相關容器(瓶或者是罐等等)、小型化的冰箱、如果有避光等需要情況下涉及到的存儲器裝置、簽字筆、密封條以及相應的程序告知單等等。
強化聯動的行動,提前和相應的農業管理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有關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協調,提升抽樣檢測工作的執行效率。
通常來講,抽樣檢測人員需要不少于2 人,并且必須持證上崗來進行相應的抽查檢測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需要主動向被抽樣的機構或者個體業主明示相應的抽查檢測許可文件或者文書資料。抽樣檢測工作人員必須熟悉和掌握各類抽樣工作的場所(比如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流通過程、餐飲單位)相應的抽樣檢測規范,抽樣檢測工作的執行過程必須遵守有關的工作紀律,強化現場進行抽樣和取證工作,尤其是重點過程必須全程進行照相和錄像操作,留取相應的證據,做到頭、尾呼應,構成完整全套的證據鏈系統。其中照片以及影音資料需要料包含被抽樣的機構或者單位的大門外觀、工商營業執照、生產方面的許可證等等相關文件、生鮮類產品需要動物檢驗與檢疫的合格證資料、能夠體現出貨架內取樣的基數的圖像(詳見圖1)、抽查檢測工作人員進行抽樣操作時的照片、樣品進行混合與分裝過程中的照片、樣品進過封裝之后的照片及其他可以體現相關產品抽樣檢測過程的各類信息資料以及被抽樣機構或者單位相關人員對于整個過程進行簽字確認情況下的相關照片。如果是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進行抽樣的時候,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記錄該企業的成品庫房以及貨堆的詳細資料以及現場其他可能對于抽檢的樣品最終結果帶來各類影響的狀態和問題。

圖1 貨架中產品取樣的情況圖
對于抽查的樣品,其名稱必須進行嚴格和規范的書寫。農產品通常來講種類比較多,再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各個地區的方言差異比較明顯,造成一種蔬菜的別名較多,因此在填報其名稱時必須使用樣品的學名,也就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蔬菜名稱。比如洋白菜的正確書寫名稱需要是甘藍。在抽查檢測的實際工作中,可能發生因為名稱書寫不規范,進而造成后期檢驗結果不明確的問題。
針對農業領域的生產過程中的食品實施抽樣檢測的過程中,必須全方位考慮抽樣操作的隨機性、代表性以及時效性的因素,必須嚴格遵照統計學的相關規定,保證樣品符合代表性以及真實性的相關特征。如果是在大棚或者田間進行采樣工作,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親自進場進行操作工作,首先需要設定多個實際取樣的地點,應用對角線方法或者梅花樁方法實施采樣操作,其次還必須考慮到大棚中的布局以及農民群眾進行生產工作過程中的各類習慣,比如田間多次往返的小路兩側,化肥以及農藥的用量很可能要高于周邊的區域,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求抽查檢測工作人員依據生產的實際狀況合理調整相應的取樣方式[3]。在取樣的過程中必須把整株的樣品(比如植株的根、莖以及葉等部位)歸入到相應的采樣過程中,如果僅僅對于部分材料進行采樣,則很難客觀工作以及完整地體現植株莖葉以及根部吸收的農藥含量,將會造成樣品取樣的最終結果出現明顯的誤差;在現場實施多品類的取樣操作時,相關人員還必須特別注意周圍的環境,防止交叉污染的情況;所抽樣的農產品的數量、總重量以及抽樣的數量需要符合相應的實驗檢測的規定,一般來講,農產品重量的單位通常為公斤,生鮮乳類的抽樣單位通常為升。
在食品加工企業生的產過程中進行抽樣的時候,其成品庫或貨堆中需要抽取相同批次的各個部位(至少為5 個)產品進行抽樣,樣本的數量需要符合包裝數量以及樣本總重的規定,而且需要優先抽選生產時間比較近的樣本。對于流通過程中的農產品實施抽樣檢測的時候,相同的供貨商、相同的產地原產地、相同的批次、相同的貨攤或者相同的進貨日期的待售商品可以被認為是同一批次的產品;相同攤位進行樣品的抽選的時候,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以及不同的層次位置進行隨機性的取樣,樣品進行混合以及縮分操作的過程中必須避免的表明部位的損傷;假如現場要從大包裝內取樣,則應在相同批次的完整大包裝內操作;休藥期間的果菜產品不要進行抽樣,未成熟的農產品也不需要進行抽樣操作。
如果是米面油等沒有包裝的產品,要從容器的各個部位收集相關的樣品瑞后混合得到抽樣物,需要特別注意選用的采樣工具以及采樣容器要科學,防止對于樣品造成二次污染。
對于水果和蔬菜類進行采樣,要對相同批次的產品中采用分層分方向或僅分層僅分方向的模式,選取無損傷且沒有腐爛情況的優質樣品。總重量為2.5 公斤以上,混勻之后等分成2份,一份是待檢測的樣品,一份用作備用。
對于水產品的抽樣過程,體積較大的水產品在現場沿著脊背進行剖開,分成2 個部分作為樣品以及備用品;魚、蝦等水產品的數量取好之后(取樣的樣品可供食用的部分至少為1.5 公斤),混合以后用四分法取樣(見圖2),在等分成2 份,一份是待檢測的樣品,一份用作備用。

圖2 采用四分法進行取樣操作示意圖
抽樣過程完成之后由工作人員及被抽樣單位人員在封條上簽字或者改造進行確認,需要保證封條以及封簽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性。樣品抽樣結束后,需要生成具有全面記錄數據的抽樣檢測單。在樣本的抽樣檢測的進程中,需要盡量多收集一些產品所有的上游信息數據(在注欄內進行標明),以此作業該農產品溯源的依據,樣品的主要來源、產地等等信息和數據,這樣就為監管部門整治不合格產品,實施相應的執法操作提供了關鍵的根據。如果是網絡平臺進行抽樣檢測時,抽樣單以及封條不需要簽字和蓋章確認(見圖3)。

圖3 密封好的抽樣樣本圖
綜上所述,食品抽樣檢測屬于食品安全方面監督及風控的基本環節,也是食品安全、科學監管方面的有效方法。抽檢流程執行的品質直接關系到結果的準確性。為此對于抽檢過程進行規范、健全相關的制度、完善體系,才能確保持續提升樣品的有效性、客觀性和時效性,全面發揮檢測工作的食品安全防火墻功能以及凈化市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