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涵
摘要:我國目前的高等教育肩負著為國家培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以及建設者的任務,所以我國高等教育應該切實堅持并且明確教育方向。在現今新形勢下,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實到位,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我國學校教育核心在于立德育人,并且在整個學校的教學過程當中,將思想政治工作貫徹其中,由此將教育實現全程以及全方位育人。本文以下將針對目前思政課程的開展,以及按照教育最新形式的要求,來對現今教學當中的思政教育進行一定的闡述,并且學校工作需要根據一定的形式,來有效地做引進工作,并且有效地運用到學校課程的思政建設當中。
關鍵詞:新形勢下 大中小學 思政課程 有效措施
一、目前思政課程的現狀和趨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思政課程的開展起到了育人的重要作用。2019年3月18日我國開展了一次針對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的座談會,在這次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的“3.18”講話。目前思政課程需要有效落實3.18講話精神,并以此為基礎來推進思政課堂的有效創新,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的時候,思政老師有義務在課堂當中深刻解讀3.18講話精神,并且3.18講話是黨中央新時期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指示,在3.18講話當中著重強調了“新時代為什么我們需要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在這次講話當中明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開展的流程,指出了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問題,所以3.18講話精神是值得學習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也是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指導。
隨著現今科技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也迅速地引領著這個時代的迅速發展,而其中也不免帶動著各行各業,這也使得教育事業也重新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和領域。就針對我國的課堂思政課的教學來說,現今的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并且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時期,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將教學資源一體化以及多元化的應用。但是根深蒂固的是傳統教學的觀念,時刻影響著學校課堂的發展,由于思政課堂當中,相配備的資源短缺,并且設施和配置都不夠全面,不僅僅如此,也存在著極大的不合理性,這各個方面的因素都使得學校的思政課堂受到制約。所以,我們應當要求各學校的相應的教學資源進行多元化的整合和一體化的運用,本文將對這個方面進行較為全面的探討[ 1 ]。
二、新形勢下學校的思政課堂加強實踐教學
新媒體環境,信息技術的發達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準確的獲取到一些相應的信息,思想政治教學也應當加入現今的信息技術?,F如今,各個學校開始注重于思政課堂的實踐教學,這樣的改革和側重點的偏移,可以有效地幫助到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政課堂講述的問題實質,并且發揮出思政課堂教學的實際功效。學校首先要做的是將思政教學和實踐教學緊密地結合到一起,從而將兩者強強關聯,這樣可以切實的保障到思政教學的可實踐性,并且切實的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政教學,這樣的教學可以發揮其巨大的教學優勢。這樣,學??梢酝ㄟ^思政課堂實踐教學這方面,完美地將相關教學成果進行展示。所以,這就強調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于現在的學校的思政課程的開展,主要是不適宜現今的社會的教育發展,而實踐課堂的本質就是社會的展示,而學校老師就是實踐,這樣可以極大地保證到課堂當中將理論和實踐強強結合。而不僅僅如此,可以充分地發揮出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體地位,可以更好地幫助到學生具有更加開闊的政治格局以及社會視野,并且對提升學生的社會能力也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 2 ]。
三、思政課堂設置問題情境引領自主學習
問題是思維訓練的源頭,對學生進行思維上的訓練,需要設置問題。即使有一部分的問題是學生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但是當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還是會調動自己所有的思路和經驗去解決問題,學生會基于他們所理解的知識,依靠自身的認知能力,對問題有自己的解釋,并提出假設[ 3 ]。所以設計問題情境可以極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且問題的設置是知識產生的源泉,構建問題情境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這對思政課程的教學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大大提高思政教學的質量。
在對思想政治課本某一章節進行學習的時候,思政老師需要明確本章節學習的目的,在課堂當中設置合理的情境進行學習。比如,大學思政課本其中第三節的標題為“遵守公民道德準則”,這一節主要從五個方面對本節進行講述,主要有社會主義大的核心和原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個人品德這五個方面對本節進行闡述。如何利用這五個方面來開展有效的思政教學,首先需要明確本章節學習的目的,讓學生了解到公民道德建設,對于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以及提高整個社會文明的程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本章節的學習需要讓學生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時刻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積極向上,忠于祖國。
四、在思政課堂創設競賽情境
思政老師需要對班級的學生進行有效的組織,在老師的組織和帶領之下學生們進行交流和討論,老師可以進行小組劃分構建學習群體。在這樣的學習環境當中,學生小組可以互相討論自身的觀點,并且互相積極協商進行辯論,在內部進行協商,隨后互相協商并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表明觀點的過程中需要有足夠的材料的證詞進行論述[ 4 ]。這樣的真實情境再冠以競賽的機制,會極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構架出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并且學生所努力表明的觀點和收集的資料可以被整個學習群體所共享,學習群體當中的每個成員都會學習到相關的思路和知識點。在實際教學的過程當中,思政老師可以巧妙地設計一些競賽的機制,不僅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這樣的競賽氛圍當中所有參與其中的學生都是受益者,不僅接收到了不同于自己的思路,還對自己的觀點有了進一步的完善。
思政課程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辯論的教學方式,老師需要在上課之前將任務布置出去,讓學生在正式上課之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并收集足夠的資料,在課堂正式開始的時候進行辯論。一番辯論之后,在座聽辯論的學生都有了結論,但是在進行辯論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卻得到了豐富。在思政課堂當中創設情境,用競賽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不是為了得出結論,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不僅提高了學生問題的分析能力,還大大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競賽的機制進行的過程當中,學生之間加強了合作和交流,不僅深化了互動,還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了一定的鍛煉。所以真實情境的創立,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協作,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上有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探究可以構建自身的思維框架,通過思考之后的知識學生理解起來也會更加的深刻,這也讓教學的內容更加的立體、形象。
五、思政課程引導學生在體驗感中學習
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際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給學生提供多種的學習資源,其中主要包括教學的材料以及教學資料背景等。思政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并且學生抽象性的思維能力還比較多,對于思政課程所講述的理論知識,沒有太深的了解,這也直接導致學生無法牢牢掌握理論知識,并且對思政課程也提不起興趣[ 5 ]。在實際授課的過程當中,老師需要切實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多媒體,多媒體技術將聲像、圖文集于一體,在課堂當中使用到多媒體技術,可以讓思政課本當中抽象且片面的內容,變得更加的具象且有趣。所以在思政課堂當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渲染教學的環境,集中學生課堂學習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 ]。不僅將思政課堂變得生動起來,還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所以思政課程需要引導學生在體驗感當中進行學習,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高了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
六、結語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人依舊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完全歸屬到思政課或者學工部這兩個范圍當中,這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課程,變得格外的工具化。但是基于目前新媒體環境,需要改變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切實的將思政強化到所有的課程當中,將這些課程思政部分的教育性顯著的突出,從而形成了目前學校課程的思政格局。本文針對目前學校當中,新理念的融入式教學進行探討,引入到現今學校課程的思政建設當中,將思政課程的建設變得更加的靈活有效。
【參?考?文?獻】????
[1]張衍麗.高職思政課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及對策[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
[2]周婉瑩.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內涵[J].時代報告:學術版,2020,000(002):P.186-188.
[3]尹婷婷.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隊伍一體化建設的新理路[J].電子工程學院學報,2020,009(004):P.88-89.
[4]李昕.統籌推進大中小學一體化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9,000(007):10-12.
[5]朱小超,張德明.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初探——基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0(21).
[6]陳春蓮.論新時代高職院?!罢n程思政”的基本內涵及其建設意義[J].時代報告,2019(11).
(責任編輯:劉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