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藜莉
摘 要:隨著我國教學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音樂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重視。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讓學生欣賞一下歌曲,講授一下音樂的創作背景或者是故事,就讓學生練習演唱,導致音樂課堂沉悶死板,毫無生機和活力。所以,需要對傳統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讓音樂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本文以實際教學為背景,闡述少數民族地區音樂課堂活力激發的措施。
關鍵詞:初中音樂;少數民族地區;課堂活力;有效教學
引言
隨著新教改的不斷深入,初中音樂課堂也發生較大的變化,從傳統的教授學生演唱方法,轉變為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少數民族的特點,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藝術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一、開展音樂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與情趣
從教育角度來講,初中音樂教育屬于藝術教育范疇,除了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之外,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但是,傳統的音樂理論教學,教學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基于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很多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他們不僅善于跳舞,更擅長唱歌,基于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音樂實踐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藝術境界。例如,在學習《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這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排演,讓學生演唱一個送別的場景,讓學生一邊唱,一邊舞蹈,讓學生在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音樂中的意境,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然后結合音樂教材與時代發展的主旋律,讓音樂教育更具有時代氣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積極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拉近生活與音樂知識的距離,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音樂源自實踐生活,服務于實踐生活。另外,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不斷地更新教學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并且將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與學生一起進行學習、游戲,讓學生充分展示音樂的魅力。例如,在學習《瑪依拉》這節內容時,教師就需要結合少數民族的特點,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有一種置身其中的作用,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不斷地學習,讓學生在情境中載歌載舞,形成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讓音樂課堂充滿活動,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
三、聯動音樂與相關文化,豐富活力音樂課堂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音樂知識,還需要積極地聯系啟發方面的文化,互相滲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意境,進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比如,在學習《十面埋伏》這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分析音樂的過程中,同時也需要對學生介紹一些《十面埋伏》的背景以及文化,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在腦海中形成相應的場景,進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再比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這節內容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音樂之前,可以先給學生講述一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通過故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再讓學生欣賞音樂,這樣一來,學生更容易進入音樂的場景當中,對音樂的理解也會更上一層樓,不僅保證了音樂課堂的活力,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保證了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打造和諧互動空間,生成活力音樂課堂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課堂當中來。基于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并且還需要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充分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例如,在學習《彩云追月》這節內容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音樂欣賞完畢之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加深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和理解,與此同時,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積極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和綜合能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保證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陸貞竹.少數民族地區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0).187,189.
[2]王泓鑒.教育均衡視域下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學校音樂教育發展現狀研究(1)[J].音樂創作.2018,(12).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