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國快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更替,教育領域也在不斷革新,人們開始將關注目光轉向學生。2021年國家發布了關于減輕學生負擔的政策,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超標的作業和校外培訓不利于其健康成長,而雙減政策正是將這兩者的負擔有效減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將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深入探究初中數學微課教學的意義及策略,并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數學;微課教學
與之相匹配的是隨著時代發展、信息技術發展衍生而來的新型教學資源——微課,一種同樣為學生量身打造的數字化教學工具。新時代要求將微課與初中數學滲透融合,創新教學模式和課堂構造,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的。接下來將從課堂的教學模式及體系、教學的氛圍、學生作業安排等方面展開分析,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一、基于雙減政策下,構建初中數學微課教學的意義
初中是學生時代十分重要的銜接時期,對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深厚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自律、自強、自信的至關重要階段,學習數學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養成理性思考的能力并且激發人的創造欲和對科學的探索欲。通過微課教學,教師可以學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提高教學的水平和效率。學生方面,可以幫助其自主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滿足了學生深度和廣度的學習需求。
二、基于雙減政策下,構建初中數學微課教學的策略
(一)構建翻轉課堂,應用微課教學
優化教學模式、完善教學體系。教師運用微課備課,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育人方式,增強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合理安排學習模式,課前引導學生自主了解所學內容,例如應用微課觀看教學視頻;在課堂上,教師指導學生做作業,把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面對面解決,大大保障了學生的專注力和學習效率;課后組織學生積極復習,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因材施教,科學安排學習內容,使學生在微課上進行有針對性地觀看視頻。另一方面,師生之間可以利用微課積極交流溝通,教師在學生復習之余通過網絡端提出指導性建議,并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惑。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況,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做好準備[1]。
在七年級課程的第一章節中,學生學習《有理數》的運用。教師在上課之前準備好理解難度低的學習視頻并發放給學生預習,使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后在課堂上,教師選擇難易程度適中的習題請學生上手實踐,并適當提出問題,例如“整數包不包括0?負數是有理數嗎?”等問題;在課后,教師組織并陪伴學習進度緩慢的學生反復觀看學習視頻,力求所有學生都與學習進度同步。
(二)創設情境,開展創新型趣味性教學
創新課堂教學營造生動輕松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初中生尚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階段,具有好奇心強、探索欲大的特點,有趣的學習環境可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例如,教師將學習內容與學生心性和時代特點相結合,進行情景式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小組合作制,根據學生的性格愛好、學習能力、個人意向等成立小組,小組內成員合作互助,小組之間友好競爭,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來推動學習效率,同時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2]。
在七年級課程《有理數的乘方》當中,教師在課前先提出問題“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多少?怎么簡潔的寫出來?這種方法是什么?”而后請舉手積極的小組成員回答并在黑板上展示——“光的速度是3億m/s,寫作3*108,這叫做科學計數法”;接下來組織學生在組內分享討論課后習題,并利用課堂所學內容解決問題,然后以回答加分的形式為小組打榜。最后,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找出生活中常見的五個“大數值”,并通過科學計數法簡潔化。
(三)科學設計作業,提高作業質量
中小學生的作業負擔重,部分原因在于教師布置的作業“重數量輕質量”,當代教師應積極地、及時地改變這一現狀,完力爭做到“在精不在多”,建造科學高效的學習環境。在作業設計方面,應科學安排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趣味性的作業,切實做到減負增效。以致在鞏固學生的學習內容時,培養學生的思維擴展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內容上,不僅要結合數學教學課程標準,明確分清重難點,進行難度梯度作業,給學生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要結合學生的心性特征,將作業趣味化、多元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長期學習的習慣[3]。
在七年級教材《整式加減》中,教師布置該課題的作業時,應注意“少而精”,例如關于“合并同類項”,只需拿出一個典型性例子——2b2-2a2+3b2-4ab+2a2。有的教師認為熟能生巧,重復練習可以提高數學知識,其實不然,枯燥的訓練往往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結果適得其反。再例如關于“降冪排列”,將多項式進行重組排列,還是只布置一道題——先化簡再求值:3xy2-2x2-x3y3-5,當x=2,y=3。這類化簡求值的題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很受學生喜歡,因此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比如學習進度快、或是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將同類型的習題通過難度劃分,分別發放給不同的學生,作業不僅要針對于教學課程標準,還要針對學生的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堂應用微課教學對于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作用。在這其中教師應積極注重教學模式,把握好學生的作業質量。
參考文獻
[1]高志軍.控量減負 ?創新增效——“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08):11-13.
[2]王永. 初中數學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C]//.2021教育科學網絡研討年會論文集(上).,2021:77-79.
[3]黃繼彬.智慧教育環境下初中數學校本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模式探究[J].中學數學研究(華南師范大學版),2021(22):2-6.F1DA99F8-B7A8-4620-B878-1B8824161C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