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課程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縱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還存在諸多問題,其影響到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能充分發揮其輔助教學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分層教學的需求。因此,本文對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展開探究,為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應用
就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現狀來看,教師的工作態度不積極,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熱情不高,導致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質量都不甚理想。微課能針對單個知識點進行專題講解,因此,對知識學習具有極強的針對性。
一、微課的介紹
微課是利用視頻,以一個或者兩個知識點為核心進行教學的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微課的教學實用性受到了越來越多師生的肯定,其為教學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微課是一種情境化的教學資源,可以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質量。微課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時間短。微課最突出的特點就在于它的微,表現在它的時長和內容。和傳統的課程相較而言,微課的時長保持在5~10分鐘,時間比較短。而在內容上,一般微課只包含一兩個知識點,這也是它和傳統網絡課程最大的區別,傳統網絡課程的時間比較長,內容也比較多,而微課則是直擊核心要點,因此,更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第二,共享性。因為微課本身容量比較小,所以更方便下載和上傳,實現網絡上的傳輸。在信息時代下,學生可以使用電子設備隨時隨地下載視頻進行微課學習。由于微課本身儲存空間比較小,所以更加有利于網絡平臺的建設。
第三,交互性。微課是輔助教學的工具,多媒體資源最大的特點就在于其良好的交互性,微課視頻也有這種特征,學生可有效利用資源,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中也會因為微課生動形象的展示方式提高學習的熱情,自覺主動地進入學習當中。
第四,可重復利用。微課本身是一種視頻教學方式,當對同一個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直接使用一個微課,而不用再進行二次制作。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進行重復使用,學生也能夠根據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多次觀看,直到完全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第五,內容個性化。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以及教學的內容,微課能夠實現個性化的定制,從而避免傳統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模式。為了更好地滿足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教學設計,使用不同的多媒體設計開發軟件來進行制作,所以微課具有很明顯的個性化特點。
第六,靈活性。微課不僅能夠應用于課前導入,還能應用于課間教學以及課后復習,在課前可以輔助學生進行預習,在課中可以幫助學生學習以及輔助教師教學,在課后可以引導學生做好知識點的復習和鞏固。因為微課具有應用靈活的特點,所以微課在教學中能夠應用的環節非常多。
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其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短,再加上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比較枯燥,因此,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不高。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其信息技術水平也有所不同,在面對同樣一個知識點時,學生的掌握程度也大不同,但是教師的精力和課堂教學時間都比較有限,無法對學生進行逐一指導,導致學生的問題越積越多,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微課進行教學能夠完成分層教學,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知識掌握情況選擇相應的微課進行觀看,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一般是先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然后進行親身演示,再讓學生上機進行操作。這種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學習效率不高。
三、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使用微課的作用
微課能夠利用視頻、音頻、動畫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感官,將信息技術中的枯燥知識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微課還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個性化的教學服務,結合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分層教學,讓學生選擇不同的課程內容進行學習,從而提高知識掌握程度,做好查漏補缺工作。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可以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觀看微課,比如學生能夠反復拉取進度條,直到熟練掌握重難點知識,所以微課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做到因材施教。重難點知識是學生容易產生學習問題的地方,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對其進行講解,但是教學的質量仍然不高。而結合微課,學生能夠做好預習和復習,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完成知識點的掌握,解決學習難題。采用微課學習還能夠鍛煉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實現自由學習。
四、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課的環境
(一)課前預習
通過微課學生能夠提前對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進行梳理,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做好準備。由于學生是剛剛接觸到新的知識,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沒有微課,在缺乏教師的正確引導的情況下,學生將無法順利地解決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影響其預習工作的順利開展,利用微課則能夠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
(二)課堂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的知識點和教學的實際情況將課堂劃分為多個教學環節。在教學導入環節,利用微課生動形象的展示方式能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提高其學習熱情;在知識教授環節,對一些難度比較高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先對其進行講授,然后再播放微課來鞏固教學效果,對比較簡單的知識點,教師可以直接播放微課,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利用微課來進行分層教學。
(三)復習共軌
教學完成之后,利用微課能夠幫助梳理相關知識點,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水平。通過觀看微課,學生能夠對自己在課堂中沒有聽懂或者沒有熟練掌握的知識點進行二次學習,從而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
五、將微課應用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模式
教學媒體不僅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工具,讓教學走出了教材的局限,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一般是用傳遞—接收式和發現式的教學模式來進行組合教學。微課能夠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多個教學環節中進行應用:在教學導入中,微課生動形象的展示方式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熱情;在演示環節中,利用傳遞—接收式的教學模式,讓教師將知識點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抽象概念;在自主學習的環節中,利用發現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完成新知識的學習。
六、微課設計開發的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
以學生為主體,強調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進行微課設計時,教師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對教學展開設計。微課設計的第一步就是要充分分析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從而制訂更加合適的教學方案。
(二)教學目標作為中心
在進行微課的設計和開發時,教師要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設計,制訂切實可行且明確的微課教學目標,并且要圍繞該目標進行微課教學。雖然微課有生動形象的展示形式,但是內容更為重要,在設計中要突出內容,針對某一個知識點來進行設計。微課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以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開展,特別是在設計微課腳本時更要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設計。知識點是微課視頻中的內容,所以對微課的設計都要圍繞知識點展開,實現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微課的形式要服務于教學,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三)將碎片與整體統一起來
由于微課是圍繞某一個重點知識所展開的視頻教學,所以它也有碎片化的特點,看起來微課的每一個視頻都是獨立存在的,但事實上,教師應該將看似獨立的微課視頻串聯起來,借由系列課程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微課的知識點教學有時需要其他知識作為支撐,碎片化的學習很可能會造成學生所了解的知識比較零散,所以教師要將碎片和整體相統一,用微課的“微”來體現出其特點,同時也要讓學生從點到面進行全方位的學習,從而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獲得全面的提高。
七、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微課的設計
(一)設計分析
首先,教師要提高對學生學情的掌握程度,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水平各有不同,因此,教師要確保微課有更強的針對性。其次,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把握教材的整體結構,突出教學中的重難點。最后,教師要為微課設計提供技術支持,以確保微課的質量。
(二)設計過程
在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教學的三維目標,讓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學習完成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比如在教學文本和藝術字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將其歸為操作類的教學,而對計算機的基本組成教學可以分為知識類的教學。
(三)開發過程
開發是微課設計的重要內容,教師首先要明確微課制作的方式方法,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更為合理的方法,比如信息技術課程的實踐操作性要求比較高,這就會出現大量重復性的操作練習,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下載相應的操作方式,用動態展示方法來進行呈現。
(四)實施過程
教師在應用微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其教學效用,掌握正確的使用時機。教師要明確微課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方式,利用微課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空間,將知識教授轉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和技能。此外,即便微課具有再多的優勢也是無法替代傳統教學,師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是微課無法替代的。
(五)評價
評價是對微課教學結果的反饋,教師可以利用問卷等方式讓學生對自己學習的結果進行自評和互評。學生通過自評能夠更好地掌握自身的學習情況,通過互評讓學生學會從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學習結果,學習他人的長處,彌補自身的不足,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反饋了解到教學的實際效果,從而根據學生的反饋內容來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優化微課的質量,利用微課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微課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根據學生的學情,采取更為個性化的教學完成分層教學,以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重難點,滿足新時代下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需求,讓學生能夠獨立學習,提升教學的質量,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教師要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方法,發揮出微課的輔助教學作用,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妍.淺談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實踐研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