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華
(南寧理工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1)
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擴散,通過網絡信息平臺與高校教育融合,是現階段教育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是集藝術創新型、復合型、操作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的綜合應用型專業,兼具很強的實踐性。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學時較少校外實訓基地閑置,課程知識及實踐環節脫節等現象。作為專業人才培養的高校前沿,環境設計專業課程建設應緊跟時代發展需求,豐富教學項目教學內容與前沿專業實訓融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知識感知與創新性。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是對傳統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優勢,為滿足不同課程、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提供可能。適應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具有明顯必要性。
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包含理論與實踐,專業課程涵蓋范圍較廣,授課內容涵蓋理論與實踐知識點,專業作業要求在理解知識點前提下將設計實踐融入其中,并達到創新的設計的效果。傳統教學方式有悖于學生自身知識架構的差異性,使學生掌握知識點與實踐工作過程不相匹配,導致作業偏題,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效果一般,創新能力滯后。
當下高校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環節,依然以教師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要教學方式。理論與實踐環節結合點基本靠學生自我理解,影響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能動性,限制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最終導致學生創新能力相對滯后。授課形式單一固化,間接導致學生能動性不足,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的同時降低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關鍵以實踐技能授課為主,項目導向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實踐性思考。學生知識理解與實踐過程有差異,完成項目教學效果不理想。提升實踐教學效果,必須重視校外實訓環節與課程理論知識點的融合,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知識架構,融合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創新優化教學結構及線上線下評價體系建設。
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學生難以及時有效地得到實習實訓工作過程的支持,限制了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依托名華慕課平臺鏈接課堂與實訓基地兩端形成線上線下教學資源,合理安排學生課前在線預習,課中教師指導示范教學,融合線上企業在線與學生實訓互動,課后在線復習。便于環境設計學生按實操課程特點和需求來學習。構建環境設計學科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將有利于突破時間、空間和環境的局限性,使教與學更具有多樣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靈活度。
建立專業一流課程是現在高校的發展趨勢。針對環境設計專業應用型課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促進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結構的改革與優化。任課教師及企業教師可依托名華慕課教學平臺,構建應用型資源視頻及題庫,實現移動資源共享設置。學生同樣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習慣、學習工作安排等自主靈活展開在線學習互動提問,依托網絡教學平臺獲取學生學習反饋情況,統計學生重點難點等大數據收集,并根據實際進程調整教學計劃、實訓方案等。對大數據顯示實訓工作進度不足的個別學生,提出指導建議或線下輔導,切實提升學生知識架構。
以環境設計專業材料與施工工藝課程為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建構,整合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教學資源,打破實習實訓基地區域化的束縛,開闊生源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優化校企業協同,促進學生多維知識建構,便于學生進行課程實訓、畢業實習,提升就業率。考核評價方式主要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模式,將學習過程性評價、課堂評價、線上企業作業評價、期末作品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提高考核評價的公平公正性和客觀透明性。
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依托名華慕課平臺分為課前線上自主預習、課中線下課堂教學、課中線下融入線上校外實訓基地的教學、課后線上線下綜合評價4 個教學環節,如圖1。

圖1 環境藝術材料與施工工藝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過程示意圖
環境設計專業都是以實操技能和藝術素養課程為主。課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課前教學準備,建構網絡教學平臺與環境設計項目教學案例,依托名華慕課網絡平臺鏈接課堂與實訓基地兩端形成線上線下教學資源,課前通過線上平臺觀摩校外實訓基地直播、視頻、錄像,課程App 課件等,構建課程實訓知識預習資料庫,并結合相應章節在線測試題庫,合理規劃學生課前在線預習,明確學習任務及知識點。并以學生知識架構為基礎提出拓展性內容,引導學生有目的預習。
課堂中教師梳理課程知識點并講解、討論、答疑,檢查課前預習知識點并進行示范教學,課中線上依托名華慕課鏈接企業在線指導,與學生進行實訓互動,便于環境設計學生按實操課程特點和需求來學習,使學生對課程知識點清晰化,明確設計意圖完成設計創新。課堂中依托網絡平臺突破了時間、空間和環境的局限性,使教與學在課堂相互交融。學生通過理論學習與線上實訓的方式達到交互學習的目的。課堂中教師對學生教學實訓中完成情況進行實時督促和定期表揚,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后在線,關注學生線上學習進度、試題完成度,及學生提出的問題等,教師與學生通過名華慕課平臺展開交流互動。完善、整理學習內容或者借助在線課程回放強化知識的應用與實踐,反饋在課堂上的收獲。明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易錯點與難點,并集中整理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調動學生的原有知識架構和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反過來提升課程教學質量。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主要采用任課教師對學生的作業結果性考核及實訓企業教師對學生的工作過程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任課教師考核是對整個課程教學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包括課前線上自主學習階段、課堂教學階段的作業完成程度。實訓基地企業教師考核主要是對學生的項目工作過程、小組協作情況、設計作品完成情況等進行考核。通過線上線下教學模式整合實訓課程內容,合理架構學生的教學評價機制。
按照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在各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引入實際項目。課堂教學融入線上校外實訓項目教學,形成工作過程實時交互教學。可有效解決傳統課程模式無法實現工作過程實時交互的問題,促進校企協同育人。線下實踐教學受限于空間場地的局限性,以及企業設計部門的容量和施工現場的特殊性,導致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果不佳現象。依托名華慕課教學平臺結合線下實訓內容,豐富課程體系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升環境設計專業學生工作實踐基本技能及實踐創新能力,補齊線上名華慕課不涉及項目教學具體工作過程實習實訓內容,有效架構學生的工作過程學習提升教學管理,形成具有良性循環的教學方式。
在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基礎上,引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融入實訓課程內容,豐富了專業視野,合理融入校外實訓基地資源豐富教學的形式、 方法,加強校內外教師對學生的信息交流互動,構建出適用于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特點的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基于專業內容有著應用范圍廣、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充分利用線上與線下混合式授課形式,力求使不同層次、 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課堂教學融入線上校外實訓基地項目教學,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課程模式無法實現工作過程實時交互的問題,促進優化校企協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創新能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