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艷紅
摘要:目的:產科急危重癥主要是因在產科護理過程中所產生的多處器官衰竭的問題,或者是某些器官的功能損傷,嚴重者會直接威脅產婦與新生兒的生命健康,現探析研究在產科危重癥產婦中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對其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選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并分娩的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病房區域不同進行分組(常規護理組和風險管理組)。比較兩組產婦護理總滿意度,并追蹤兩組的妊娠結局情況。結果:風險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2%,而常規護理組的滿意度僅有80%;風險護理組不良妊娠結局占6%;常規護理組不良妊娠結局占22%,P<0.05說明存在對比意義。結論:將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產科急危重癥產婦中,可提升護理滿意度,幫助產婦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產科;護理風險管理;危重癥產婦;妊娠結局;臨床影響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我國醫療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對治療技術與護理質量要求及生育質量的需求越來越高,而產科急危重癥主要是因在產科護理過程中產婦產生的多處器官衰竭,或者是某些器官的功能損傷的問題,由于急危重癥產婦的病情較嚴重,病情發展快,會直接對產婦和胎兒生命安全產生威脅【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并分娩的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病房區域不同進行分組(常規護理組和風險管理組),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妊娠,妊娠周期大于28周,且意識清楚,治療依從性較高,排除多胎妊娠或胎兒畸形,或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礙者、惡性腫瘤、精神障礙、肝腎功能障礙及免疫系統疾病和治療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產婦平均年齡:(28.69±1.72)歲,平均孕周為:(39.28±1.14)周,初產婦65例,經產婦35例。產婦資料比較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規護理組:告知產婦正確哺乳方式以及健康宣教。
風險管理組:
① 護理培訓:組建由專業素養過硬的護理人員組成的護理風險小組,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合理分配工作內容,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關于產科專業護理知識的培訓,包括護理技能、產科安全知識,并進行定期考核,提高護理能力的同時提升護士的責任心、工作積極性及風險化解能力。
② 用藥風險管理:加強產科用藥管理,嚴格規范用藥劑量、滴速,針對特殊藥品需張貼醒目標識,對于危重癥產婦護理所用的各種藥品器械都須提前進行準備并定期進行檢查,以免影響臨床醫護工作的開展。
③ 規范化書寫護理:護理期間需及時、準確地填寫產婦個人情況,加強護理文書書寫的正確性、規范性,避免字跡過于潦草,護理文書要經過后期核對后保存。
④ 風險意識教育:在產婦進入產房之后,護理人員應告知產婦可能在分娩中遇到的風險,向產婦家屬告知一些操作可能引發的風險,例如人工破膜,獲取產婦的理解和支持,并告知檢查的各個環節,或應用藥物的目的,最大程度避免后期發生護患糾紛【2】。
⑤ 心理護理:由于過于擔憂自身及胎兒的健康,同時由于懼怕分娩疼痛,產婦易出現自卑、悲觀、煩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給予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進行安撫及鼓勵,指導其掌握自我調適的方法,幫助產婦順利度過孕產期。對于危重癥產婦,其在發病時極易發生產婦家屬過于激動、不配合、暴躁等情況,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必須合理應用相應的溝通技巧,及時與患者和家屬進行溝通,全方位了解患者在妊娠期間以及產后的各方面情況,防范臨床風險,確保產婦安全,產婦也會因為危重癥的應激反應而產生心理方面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因此需及時解答患者對病情的疑問,提高其對疾病的認知度,穩定患者的不良情緒【3】。
⑥ 分娩護理:針對分娩中的產婦,密切關注其生命體征,給予產婦相應的分娩指導,檢查產科使用到的相關器械、醫用物品等,要注意防范感染或紗布遺漏等風險事件出現。
⑦ 產后護理:對產后新生兒窒息情況及產婦出血情況密切觀察,防止有危險事件發生。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產婦護理總滿意度,并追蹤兩組的妊娠結局情況。
1.4 統計學分析
各項統計數據通過 SPSS26.0 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x?檢驗,若P<0.05說明存在對比意義。
2. 結果
風險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達到了92%(滿意46例,不滿意4例),而常規護理組的滿意度僅有80%(滿意40例,不滿意10例);風險護理組發生新生兒窒息1例(占2%),胎盤早剝1例(占2%),先兆子癇1例(占2%),無子癇發生,不良妊娠結局占6%;常規護理組發生新生兒窒息3例(占6%),胎盤早剝5例(占10%),先兆子癇2例(占4%),子癇1例(占2%),不良妊娠結局占22%,P<0.05說明存在對比意義。
3.討論
產科護理作為臨床護理中的難點和重點,一方面是由于影響產婦和新生兒安全的各方面風險因素相對較多,另一方面則是由于產婦和新生兒的特殊性,對護理服務的質量要求非常高,特別是對于急危重癥產婦,由于其病情發展極其迅速,在臨床治療中易發生傷殘以及死亡等不確定性,具備極高的風險。護理風險管理可全面評估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可提升護理滿意度,幫助產婦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韓傳生.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急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 2020年38期,98頁,2020.
[2]高敏.探究細節護理管理在降低婦產科風險時間發生以及護患糾紛方面的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9):25-26.
[3]張東梅,李海濤,劉艷妮.護理風險管 理在產科急危重癥產婦中的應用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研究[J].貴州醫藥,2021,2(45):310-311.2847406A-B42C-476D-8A72-2EE07BEF8653